10月16日,蔚來港股收盤跌了8.99%,盤中最大跌幅超過13%。蔚來大跌的直接原因是被告的事情被掀開了!近日,財新和彭博都報道了關於蔚來以及李斌、蔚來前首席CFO奉瑋被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簡稱GIC)告上美國法庭的事件。GIC是管理936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第六大主權基金,按照財新的報道,這是首例一國主權財富基金以原告身份單獨起訴中概股企業的案件。起訴發生在8月份,近兩個月,蔚來新車賣得好、正全力衝刺四季度盈利,股價走勢也不錯,可見絲毫沒有受到被訴的影響。直到掀開真相的手出現,該來的還是來了。可見,有時候情緒比事實本身更重要。有些事不上秤只有四兩重,上了秤沒有一千斤打不住。GIC的核心指控是蔚來與寧德時代、國泰君安國際等共同成立的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簡稱蔚能)涉嫌誇大收入與利潤、隱瞞控制關係,並誤導投資者。電池租賃是一項長久的服務,如果蔚來直接對接車主,那麼就要履約一年確認一年的收入,這纔是權責對等。但蔚來將電池租賃業務「賣給」蔚能,就可以將這筆錢一次性計入營收。這種收入確認方式是否合理,核心就在於蔚來和蔚能的關係。如果是「一家人」,那就是提前確認收入,如果不能認定為「一家人」,那就像企業和買斷制的經銷商,只要企業賣出去就能確認收入,經銷商什麼時候賣出去都和企業沒關係。GIC認為,蔚能「從上到下的運營、管理、甚至股權結構,全部由蔚來自己設計與控制」,所以,「蔚能的存在,只是為了幫蔚來提前確認收入」。GIC還列舉了蔚能沒有市場定價權、業務依賴蔚來等證據。GIC在2020年8月到2022年7月之間,買入了超過5400萬股蔚來美國存托股(ADS),GIC認為虛高的收入抬高了當時的股價,導致自身在蔚來的投資上遭受損失。怎麼確認收入、怎麼認定蔚來和蔚能的關係,三年前灰熊的沽空報告就涉及這些問題,蔚來方面的回應是,該報告內容充滿了大量不實信息以及對蔚來披露信息的誤讀。當時,美國SEC也問詢了蔚來。關於訴訟的最新進展,有消息稱,因為圍繞蔚來與蔚能交易先前已有集體訴訟,法院同意在集體訴訟案判決出結果前,暫停處理GIC的個別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