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X」:馬斯克帶來的變化,對中國賣家意味着什麼?

深響DeepEcho
10/20

2023年7月,Twitter那隻象徵性的藍鳥,在上線 17 年後被徹底換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冷峻的黑白 「X」。舊金山總部外的藍鳥標誌也隨之被拆除。彼時埃隆·馬斯克以 440 億美元拿下了這家社交媒體平臺,一石激起千層浪,爭議與質疑源源不斷。他對公司的願景遠超社交:X將成為一款能承載信息與金錢一切流轉的萬能應用(Everything App)。

而在這兩年馬斯克按照目標對Twitter大刀闊斧的同時,全球社交媒體的版圖也發生着迅速的變化:

TikTok商業價值已毋庸置疑,多家機構預測其2025年全球廣告收入將突破 300 億美元;

Meta繼續押注短視頻,Reels的權重在Instagram進一步上升,Threads的社區化運營不斷加深,成為X的直接競爭對手;

Snapchat短視頻板塊Spotlight的月活躍用戶已達5億,觀看時長同比飆升;

Telegram、Discord、Reddit、Bluesky等平臺也因為各自的獨特性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些變化,對於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品牌和跨境商家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出海之路漫漫修遠,社交媒體一直是跨境生意公認的放量捷徑。馬斯克的傳奇人生,在東方世界裏是隻是飯桌上的談資;但X的一舉一動,在務實的中國跨境人眼裏卻是決定生意成敗的關鍵。

Twitter成為X之後,動盪在所難免。但現在,情況似乎走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據YouGov BrandIndex的數據,X的形象正在慢慢恢復到馬斯克之前的水平;「改版」後,X的特點和主線逐漸清晰,在不斷變化的社媒風雲中,終於給出了「確定性」。

注意力在哪兒,品牌商家就去哪兒——當平臺的紅利與過去的認知之間有了錯配,最先意識到的人總能搶佔最不費力的甜頭。撥開迷霧,我們需要重新理解「X」,重新理解這個平臺的變化與機會。

X的品牌健康度恢復到馬斯克入主之前的水平

01

重新理解「X」:

基本面、AI、萬能性

中國跨境賣家對於X,是有困惑的。

在跟多位跨境從業者的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普遍的困惑在於三方面:一是平臺定位,X究竟是社交媒體,還是購物平臺,或是二者結合體?這種不確定性使賣家難以制定長期策略;二是政策與生態的穩定性,馬斯克領導下的X,其內容政策、廣告產品更新較快,有時廣告主會擔心品牌安全問題,擔憂廣告與不當內容相鄰;三是用戶接受度與習慣,用戶是否願意在X上直接購物?新的電商功能能否被廣泛接受,仍需時間驗證。

這些困惑,有些已經有了顯性的答案。

先可以明確的是,X仍然是全球熱點事件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明星、名人、意見領袖在X上持續活躍,無論是體育、娛樂、還是高科技領域的各項重要事件也都在X上發源、發酵,激發全球受衆的關注與討論。換句話說,X的依然是匯聚全球熱點的「超級廣場」,是實時的文化與商業事件的發生地。

這構成了品牌出海的基本「土壤」:

一方面,X用戶體量龐大。《X賦能全球決策鏈:成就中國科技品牌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X的月活躍用戶達5.5億,日均84億次互動、用戶日均使用時長25分鐘。

相較而言,X用戶規模確實不及社交媒體巨頭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 這些超20億月活的應用,也落後於短視頻平臺TikTok超15億月活的數據。但其在開放式公共平臺領域仍然有明顯優勢,Meta推出的一同類競爭對手Threads月活約為4億。

另一方面,X用戶的消費力不容小覷,且有着鮮明的興趣標籤。X亞太區總裁藍偉綸告訴「深響」:「X用戶不僅收入水平更高,而且消費行為更具探索性。

以美國市場為例,其最新區域研究報告顯示,X用戶家庭年收入中位數超過9萬美元,顯著高於非X用戶的不足8萬美元。在消費傾向上,他們更熱衷於玩具、電子遊戲、運動裝備及電子產品等領域。

事實上,遊戲和科技內容在Twitter時代就是平臺上的優勢領域,這在馬斯克接管後更為突出。從AI模型發佈、芯片發佈會到最新論文發佈,X幾乎是所有重要科技事件的第一現場。平臺聚集了全球最活躍的科技從業者、投資人與意見領袖,加之算法偏好實時性與高互動內容,使得科技新聞與AI話題得以迅速擴散、形成輿論焦點。

中國消費電子品牌,比如小米,將X作為海外產品宣發及品牌營銷的主陣地之一,迄今官方主賬號已經積累了超過430萬粉絲,另外由各地區垂直賬號形成矩陣

中國的AI明星企業DeepSeek,一向對媒體保持緘默,但其歷次模型更新都會第一時間在X官方賬號進行預熱和宣佈,並與技術社羣展開充分互動。以其8月宣發3.1版本更新的帖子為例,超過200萬閱讀、1.5萬讚好——X平臺用戶的科技屬性由此可見一斑。

據藍偉綸透露,在美國,X用戶早期採納新產品的比例比非用戶高出32–36%;在韓國,81%的Z世代將KOL評論作為購物決策依據;在泰國,41%的X用戶傾向於「隨時購買」,表示只要折扣合適就會立即下單。他認為:「X已成為消費者從‘發現—互動—轉化’全流程中的關鍵平臺。」

這些,是X不變的「基本面」。

X平臺科技消費者畫像圖源

《X・賦能全球決策鏈,成就中國科技品牌》白皮書

當然,要理解今天的X,光看基本面遠遠不夠。兩個關鍵的變量也值得中國出海品牌分外關注,一是AI在X生態中的全面滲透,二是X邁向「萬能應用」的長遠目標。前者是當下,後者是未來。

2023年,馬斯克成立AI公司xAI,與OpenAI、Anthropic、Google等展開直接競爭,並於同年推出聊天機器人Grok,持續迭代模型能力,不遺餘力投入技術基建。今年3月,xAI以全股票交易形式收購X,使X成為xAI的控股公司。

這裏面最核心的是Grok。

今年以來,Grok已深度集成至X平臺,全面介入了用戶的交互,包括及時總結帖子、回答問題、分析趨勢。馬斯克希望廣告能成為「用戶期待看到的內容」,而Grok正是實現這一幾乎不可能的目標的核心工具——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廣告投放給正確的人,持續提升廣告精準度和轉化效果,實現真正的實時廣告適配。

目前,X的一系列功能更新均圍繞着這一思路。

比如Prefill with Grok(Grok 智能預填),品牌只需提供網站鏈接,系統即可自動分析並生成廣告文案及創意素材——包括圖片和視頻,廣告主可以快速選擇並立即使用;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Grok 智能廣告分析),廣告管理工具可以實時分析廣告活動的表現,並提供優化建議,例如哪些創意效果更好,以及如何調整競價策略,從而幫助企業提升效率。

再比如升級後的動態產品廣告(DPA),可以自動同步商品目錄,生成高轉化廣告,小企業也能快速接入;美學評分與落地頁優化機制會優先推送美觀的廣告和高質量落地頁,降低轉化或點擊成本。

「這些更新的核心目標是讓廣告投放更簡單、更智能,也更具確定性。」藍偉綸說。

在9月4日馬斯克與X廣告團隊的直播交流會上,X還分享了幾個通過Grok實現新增長的案例,幫我們進一步理解Grok的作用。

幾乎只在X上投放廣告的加拿大薯片初創品牌Rancher’s Chips藉助AI生成的短視頻廣告,每次點擊成本低至5美分,轉化率極高,以至於經常售罄。未來他們還計畫通過Grok Imagine探索將產品圖片快速生成帶旁白的視頻,以降低創意製作成本。

智能睡眠科技公司8sleep則利用Grok精準定位特定興趣社區(如生物黑客羣體),實現了獲客成本下降61%、廣告支出回報率提升至3倍。此外,他們在X Originals節目中投放的前貼片廣告,效果比靜態廣告高出3%,顯示出實時興趣圖譜如何幫助品牌在合適的內容環境中觸達目標受衆。

對於中國出海品牌而言,理解Grok、理解X「廣告即服務」的理念是當務之急。一邊是讓數據驅動創意,讓智能優化效果;另一邊則是轉變思路,如果廣告能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提供用戶想要的產品或服務,那麼廣告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內容。

藍偉綸告訴「深響」,傳統互聯網營銷依賴人羣標籤和人口統計學特徵。而在 X 上,品牌更多依賴實時興趣和意圖信號,需要轉向「以需求為中心」。換句話說,品牌營銷的邏輯不再是基於靜態的用戶畫像,而是基於動態的、當下的用戶需求和行為。

更進一步來看,隨着視頻廣告與購物功能和未來將推出的X Money支付功能不斷與Grok深度結合,X也確實正在走向「萬能應用」,把對話、內容和交易整合在同一平臺,為品牌帶來更高的商業確定性。

這一點是中國品牌出海需要看到的「潛力」。在中國,內容APP與電商APP的融合早已發生,像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起家的平臺都具備了完整的電商體驗,而像淘寶、京東等電商基因的平臺也早已補齊了內容種草能力。但中國市場司空見慣的絲滑體驗,在海外市場確是「奢侈品」。

一年前,X與Shopify實現深度集成時,這種全鏈路的打通就被不少品牌視為關鍵信號。X與Shopify合作、同時構建「X Money」支付能力,正是X成為萬能應用(Everything App)的重要節點。對於中國品牌商家來說,「種草+拔草」一站式轉化的玩法可算是來到了「舒適區」。

「早期,許多賣家將Twitter視為品牌曝光的補充渠道,預算有限且預期主要是海外聲量。更名X並整合電商功能後,賣家開始認真評估其直接轉化效果。他們對平臺能否帶來切實的ROI更為關注,心態從「試試看」轉向「看效果」。」

AI驅動的全球增長數字化服務商鈦動科技是X在中國的官方代理合作伙伴,鈦動科技高級媒介總監鍾惠雅告訴「深響」:「過去投放以品牌知名度和話題曝光為主。現在,隨着X推出購物功能,賣家開始測試直播帶貨等更具轉化導向的形式。廣告目標更多元,品效協同成為新訴求。」

由於X改革還顯然在進行中,許多賣家並未將其作為核心渠道,而是採取測試性預算進行探索。他們期待看到更明確的成功案例和穩定的平臺政策後,再考慮增加投入。

02

中國跨境賣家如何借道X?

有了對X頂層設計的理解,相信中國出海品牌賣家能在具體的生意佈局中更好地有的放矢。落到具體的實際業務上,在X做營銷,也有着一套成熟的基本章法。

第一,洞察出海目的地的市場特點和實時熱度話題,結合本地用戶需求進行日常運營。

比如在美國市場,科技產品的消費者就習慣於通過用戶口碑與社區互動進行決策,那麼品牌就可以通過激勵用戶分享真實體驗,強化社區內容運營,將口碑轉化為增長,降低用戶的嘗新門檻。

在歐洲市場,用戶對體育的熱愛是品牌的突破口,在X平臺上的歐洲體育愛好者高度活躍且年輕,正是中國品牌出海急需觸達的高潛力消費人羣,因此參與或綁定賽事與體育話題,與用戶熱愛趨同,是品牌的必選項。

在日本市場,日本用戶對視頻內容,尤其是豎版視頻有着沉浸式的消費習慣,這是品牌的黃金入口。據瞭解,X平臺的視頻觀看量在2024年增長40%,Video Tab的推出也讓視頻消費體驗更加沉浸。

在東南亞,文娛內容,尤其是偶像文化是核心社交貨幣,品牌就可以通過X平臺聯動明星、粉絲二創等形式,將營銷活動深度融入到用戶興趣場景中。

而在中東市場,中東消費者高度依賴專家、KOL或用戶推薦。那麼品牌通過既有頭部KOL背書,又有長尾口碑擴散的分層合作策略,就能儘快促進消費決策。

第二,參考X全週期運營方案,用品效合一的思路達成「種草拔草」的持續影響。

過去,中國品牌出海大多專注於「效果」「ROI」「流量玩法」,認為花一塊錢賺兩塊錢就是好營銷。但包括X在內,所有的海外廣告平臺都是有競價的,如果只做轉化,大家做得越精越好,量就會越貴,且越來越小。

現在,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出海生意走到了一個必須長遠考慮品牌打造和消費者擁躉維護的階段。一邊通過品牌營銷構建用戶信任與忠誠,另一邊通過效果營銷精準引導轉化與復購。一個覆蓋全週期的、可持續的營銷方案變得非常必要。

X曾在一份面向中國科技品牌的白皮書中給出了「X全週期運營方案」:

在預熱期,用信息「種草」,製造話題熱度,引發用戶好奇和期待。比如品牌可以通過X Polls以投票的形式發起問題,一鍵投票,及時反饋,提升社羣活躍度。

在爆發期,通過「Takesover」、直播等工具進行集中曝光、快速擴大認知,建立品牌好感度。Takesover是X平臺頂級的大規模覆蓋廣告,確保品牌始終處於最佳曝光C位,大幅提高用戶觸達率。X Live則讓廣告主可以向全球用戶實時直播品牌的重要時刻的大事件,並邀請觀衆進行實時對話與互動。而延展功能Live Shopping則允許廣告主在直播過程中展示商品,實現「邊看邊買」。

在延續期,持續強化核心信息,深化用戶興趣,引導轉化和「拔草」。我們看到X的Target CPA出價方式支持廣告主為廣告活動設定理想的每次轉化成本,例如廣告主可以為「 每次購買的目標成本〞或 「每次下載的目標成本」 設定出價,以匹配其在營銷漏斗下層所關注的轉化目標。當廣告累積達到10次轉化後,系統算法將根據目標轉化成本進行自動調節,以接近該出價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X Amplify和Grok是貫穿從種草到拔草全過程的。X Amplify為品牌匹配X平臺上由專業內容發行商上傳的兼具文化屬性與優質內容的視頻,並向合適觀看的用戶羣體精準投放,把「對的內容」給到「對的人」。而就如上文已經分析到的,Grok可以幫品牌生成創意廣告、定位目標受衆、快速分析廣告效果,驅動從創意到投放的全鏈條效率提升。

而大家倒不用擔心以Grok為代表的AI掀起新一輪「內卷」的問題。雖然當越來越多品牌在X上投入,市場競爭肯定會逐步加劇。但AI在X平臺的作用正是動態調配廣告資源,讓競爭保持在良性水平。

「一方面,平臺的競價與匹配系統已經顯著提升,過去幾周跨網頁目標的轉化提40%,CPI成本下降31%。這說明即便廣告主數量上升,AI依然能夠通過更精準的匹配和優化,讓投入保持高效。」藍偉綸告訴「深響」:「另一方面,AI也在持續拓展新的庫存,例如回覆廣告、沉浸式視頻廣告等場景,確保有更多低成本、高相關性的觸點供品牌使用。這樣可以避免用戶被同類廣告「轟炸」,同時保證不同廣告主都能找到合適的受衆。」

第三,抓住關鍵節點,將本地特點與全週期運營方法融會貫通。

以今年11–12月「黑五網一」的購物旺季為例,藍偉綸告訴「深響」,品牌可以從四個維度來發力:

其一,聚焦品類。美國市場可聚焦玩具、遊戲、電子產品、運動裝備;韓國市場可聚焦美妝、時尚、食品飲料;泰國市場可聚焦電子大件、旅遊、時尚配飾。

其二,強調價值與送禮,在促銷信息中加入「送禮」場景,讓消費者在有限預算下依然願意犒勞自己和家人。

其三,提前佈局,從10月即啓動預熱,而非等到11月黑五/雙十一。

其四,採取「雙軌策略」,保持品牌持續曝光 + 大促節點爆發,確保廣告回憶度與即時轉化同步拉動。

鍾惠雅認為,現在的X適合以下類型的中國品牌/賣家:

擁有品牌獨立站(特別是使用Shopify等建站平臺),並希望拓寬引流渠道的賣家。

目標受衆為高知、高收入羣體,或產品本身具有科技感、創新性的品牌。

願意投入資源進行內容創作(尤其是短視頻和直播內容),而不僅僅是硬廣投放的賣家。

而要想在X上獲得成功,跨境品牌賣家們需要理解X的實時性、對話性和興趣社羣價值。成功不在於簡單鋪量,而在於參與對話、提供價值。同時還要投入內容創意,特別是短視頻內容。X是一個注意力競爭激烈的平臺,高質量、有創意的原生視頻內容更容易脫穎而出。更重要的是保持測試與學習心態:將X視為一個重要的測試和學習渠道。通過小步快跑、測試不同廣告形式(如垂直視頻、創作者合作)和營銷目標(曝光、引流、轉化),積累一手經驗,動態調整策略。

03

結語

這是中國品牌商家跨境生意的混沌時刻。

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調研顯示,中國品牌全球信任度在五年間(2019-2024)提升了20%以上。但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在出海過程中仍面臨品牌心智建設週期長、海外內容生態碎片化、以及本地社會文化習俗理解不足等挑戰。

對於中國賣家來說,出海跨境的不同觸達消費者的平臺各有其優勢:TikTok以沉浸式短視頻激發購買衝動,亞馬遜憑藉成熟的履約體系和消費心智承接轉化;而X作為全球實時熱點與興趣社區的聚集地,憑藉高黏性的社羣互動與AI能力的加持,正在吸引更多注意力。

隨着X不斷向「萬能應用」演進,AI進一步滲透,廣告、購物、支付等環節被打通,這裏或許正孕育着一個更廣闊、更具參與感的全球市場。

以下為「深響」整理後的部分訪談實錄:

深響:「AI在廣告和營銷中究竟帶來了哪些實質性的變化?尤其是在降低成本、支持跨境電商及非科技類品牌,以及幫助中小廠商受益方面,AI 的價值體現在哪裏?同時,X 是如何通過 AI 技術,幫助不同規模和不同行業的廣告主實現增長的?」

X:X已經轉型為全球最強大的文化信號和全球羣聊平臺。我們的兄弟公司xAI僅在兩年前成立,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裏,已成為全球最有實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xAI建成了全球最大的AI訓練集羣,在其超級計算機Colossus中部署了20萬塊GPU。整個建設分兩期完成,總共只用了214天。NVIDIA的CEO黃仁勳在2024年的一檔播客中提到:「通常建造一臺超級計算機需要三年的規劃,再花一年時間才能讓所有設備全面運轉。馬斯克和xAI在速度與效率上的成就前所未有。」

xAI的AI工具Grok的獨特之處在於與X平臺的深度整合,它能夠結合約5億X用戶的日常對話與內容,實時分析並洞察人們的所思所見,從而不斷演化為更智能、更快速、更強大的AI工具。我們也在以極高的速度持續擴展算力,確保在AI能力方面保持全球領先。

通過X與xAI的結合,我們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廣告投放給正確的人,實現真正的實時廣告適配。這不僅僅是大企業的優勢,對中小型企業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深知它們是經濟的支柱,也正因此幫助它們以全新而高效的方式展開競爭。許多新興的全球公司缺乏足夠的文案、設計和創意資源,往往難以快速針對不同市場調整廣告。為瞭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美國市場推出了兩項新功能:

第一:Prefill with Grok(Grok 智能預填):品牌只需提供網站鏈接,系統即可自動分析並生成廣告文案及創意素材——包括圖片和視頻,廣告主可以快速選擇並立即使用。

第二: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Grok 智能廣告分析):廣告管理工具可以實時分析廣告活動的表現,並提供優化建議,例如哪些創意效果更好,以及如何調整競價策略,從而幫助企業提升效率。

我們的最終目標非常明確。正如埃隆·馬斯克所說,我們的目標是讓X成為全球最好的廣告平臺,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巨大的機會實現這一目標。AI的價值不僅體現在降低成本上,更重要的是在效率和效果上的提升。我們有信心幫助各類品牌,尤其是正在走向全球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實現更高效的增長並找到新的突破點。

深響:AI如何讓X轉向成為"萬能應用"?當X成為「萬能應用」,對於品牌而言有哪些機會?品牌在X上的營銷策略需要發生哪些變化?尤其是思考方式上和傳統互聯網營銷會有哪些不同?

X:埃隆·馬斯克在9月4日的直播交流會上強調,X的廣告未來將轉向「內容本身」,廣告即服務。如果廣告能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提供用戶想要的產品或服務,那麼廣告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內容。X平臺的目標是讓廣告展示的產品和服務,儘可能直接、即時地滿足用戶需求。

在這一點上, Grok的作用很關鍵。它可以實時匹配用戶興趣和產品,讓廣告成為用戶覺得「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干擾用戶體驗。

對品牌的機會——X不再只是一個對話場,而是實時文化與商業的發生地。品牌可以第一時間進入文化與消費場景,把握爆發時刻(例如美國的NFL上一季我們看到了與NFL相關的1260億次展示)。這意味着品牌不只是被動投放廣告,而是可以參與甚至創造文化和商業的實時節點。

與傳統互聯網營銷的差異——傳統互聯網營銷依賴人羣標籤和人口統計學特徵。而在X上,品牌更多依賴實時興趣和意圖信號,需要轉向「以需求為中心」。換句話說,營銷的邏輯不再是基於靜態的用戶畫像,而是基於動態的、當下的用戶需求和行為。

深響:Grok結合約5億X用戶的日常對話與內容,實時分析並洞察人們的所思所見,讓營銷更高轉化,更低成本,在廣告的精準性和尊重用戶個人隱私這兩個看起來有點衝突的事情上,如何平衡?

X:在廣告精準與隱私保護之間,X對精確性的分析是建立在公開數據,而非私人信息。Grok只會基於用戶在X上的公開行為(例如讚好、轉發、瀏覽的內容)來構建興趣和意圖圖譜,不會讀取私人對話或敏感數據。同時,用戶對數據使用有完全的控制權。

在設定中,用戶可以隨時選擇是否允許自己的公開數據用於模型訓練或個性化推薦,也可以關閉Grok個性化,甚至刪除自己的對話歷史。換句話說,系統提供了明確的設定機制,確保用戶能夠掌控自己的數據。

因此,廣告的精準性依賴的是實時意圖信號,而不是隱私信息。用戶看到的廣告之所以更相關,是因為他們當下的公開行為和興趣,而不是被動泄露的私人數據。這種機制既提升了轉化效率,也保障了用戶的隱私選擇權。

此外,在我們的官方網站上,也有關於隱私權的公開說明,進一步闡述相關原則與操作方式。

深響:如果品牌們都看到了X平臺上的機會,都來投入,是否會形成新一輪的品牌「內卷」?AI能為X平臺解決這個問題嗎?

X:隨着越來越多品牌在X上投入,市場競爭會逐步加劇,但這並不等同於「內卷」。AI在X平臺的作用是動態調配廣告資源,讓競爭保持在良性水平。

一方面,平臺的競價與匹配系統已經顯著提升,過去幾周跨網頁目標的轉化提40%,CPI成本下降31%。這說明即便廣告主數量上升,AI依然能夠通過更精準的匹配和優化,讓投入保持高效。

另一方面,AI也在持續拓展新的庫存,例如回覆廣告、沉浸式視頻廣告等場景,確保有更多低成本、高相關性的觸點供品牌使用。這樣可以避免用戶被同類廣告「轟炸」,同時保證不同廣告主都能找到合適的受衆。

換句話說,競爭會存在,但通過AI對信號、創意和庫存的動態分配,ROI依然能夠被保持和優化。

深響:可否提供一些通過Grok實現新增長的案例?

X:在9月4日馬斯克與廣告團隊的直播交流會上,X分享了幾個通過Grok實現新增長的案例,其中8sleepRancher’s Chips 分別代表了全球品牌和初創企業的成功經驗。

8sleep是一家智能睡眠科技公司。他們利用Grok精準定位特定興趣社區(如生物黑客羣體),實現了獲客成本下降61%、廣告支出回報率提升至3倍。此外,他們在X Originals節目中投放的前貼片廣告,效果比靜態廣告高出3%,顯示出實時興趣圖譜如何幫助品牌在合適的內容環境中觸達目標受衆。

Rancher’s Chips是一家以牛油取代種子油的加拿大薯片初創企業。他們幾乎只在X上投放廣告,藉助AI生成的短視頻廣告,每次點擊成本低至5美分,轉化率極高,以至於經常售罄。未來他們還計畫通過Grok Imagine探索將產品圖片快速生成帶旁白的視頻,以降低創意製作成本。

這些案例說明,Grok不僅幫助大型企業更精準地獲取目標受衆,也能讓初創公司用更低的獲客成本和創意成本實現增長。無論規模大小,品牌都能在X的平臺實現低成本的高轉化。

深響:AI推薦引擎似乎已經是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標配」了,品牌應該如何判斷其產生的生意價值?(有些品牌吐槽AI引擎就是玄學,SEO失效了但GEO完全找不到方法)Grok AI能帶來哪些「確定性」?我們看到,除了整體與xAI的結合,X也有很多營銷功能方面的更新,包括Prefill with Grok、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全新升級動態產品廣告(DPA)等,可否分享下X在功能更新方面的思路,為什麼要從這些角度來進行改進?品牌應該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更新的功能?

X:AI推薦引擎的商業價值,最直觀的判斷標準就是是否能在廣告指標上帶來可驗證的成果:例如節省成本、提升轉化率和提高ROI。如之前分享,Grok已經在實踐中為客戶帶來了這些結果:CTR翻倍、轉化率顯著提升、成本下降。

我們之所以從這些角度進行營銷功能改進,是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廣告效率和用戶體驗。這不僅幫助大型企業更精準地觸達目標受衆,也讓中小企業能夠以更低的創意和獲客成本實現增長。

換句話說,AI不只是「標配」,關鍵在於它能否提供商業確定性,而過去一段時間X與X AI的結合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並會隨着Grok的優化持續提升廣告精準度和轉化效果。

功能更新的方向也圍繞這個思路:

Prefill with Grok、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 → 幫助廣告主快速生成語境化創意,並提供實時診斷優化建議。

升級後的動態產品廣告(DPA)→ 自動同步商品目錄,生成高轉化廣告,小企業也能快速接入。

美學評分與落地頁優化機制 → 優先推送美觀的廣告和高質量落地頁,降低轉化或點擊成本。

這些更新的核心目標是讓廣告投放更簡單、更智能,也更具確定性。廣告本身正在隨着AI的進化,實現對用戶實時興趣和內容場景的捕捉。隨着視頻廣告與購物功能和未來將推出的X Money支付功能不斷與Grok深度結合,X正在走向「萬能應用」,把對話、內容和交易整合在同一平臺,為品牌帶來更高的商業確定性。

深響:品牌在 2025 購物季要如何取勝?

X:一,聚焦品類。美國市場可聚焦玩具、遊戲、電子產品、運動裝備;韓國市場可聚焦美妝、時尚、食品飲料;泰國市場可聚焦電子大件、旅遊、時尚配飾

二,強調價值與送禮,在促銷信息中加入「送禮」場景,讓消費者在有限預算下依然願意犒勞自己和家人。

三,提前佈局,從10 月即啓動預熱,而非等到 11 月黑五/雙十一。

四,採取「雙軌策略」,保持品牌持續曝光 + 大促節點爆發,確保廣告回憶度與即時轉化同步拉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