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讀|劍橋科技衝刺「A+H」上市:營收波動上行,約90%收入來自海外

智通財經
10/17

港股「A+H」陣營又迎AI概念股。

10月12日,上海劍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劍橋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離港股上市更近一步。2025年4月28日,該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表上市申請,9月30日通過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備案通知書。

該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為支持人工智能發展提供關鍵基礎設施部件的行業領先者,主要通過銷售寬帶、無線及光模塊技術產品產生收入。2017年11月,該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截止10月17日收盤,其總市值為263.76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劍橋科技是少數向全球客戶提供上述三種技術產品的公司之一。2024年,以銷售收入計算,公司在全球綜合光學與無線連接設備行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4.1%。此次赴港上市,該公司又將在港股市場書寫什麼樣的發展故事呢?

年營收超36億元,約90%收入來自海外

透過收入結構來看,劍橋科技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光連接解決方案、寬帶解決方案及無線技術解決方案這三大板塊。

其中,劍橋科技的光連接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計算集羣內部及之間的高效連接及無縫通信。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全球OWCD行業中率先開發800G及1.6T光模塊產品的公司之一。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其800G光模塊代表了全球最先進的量產光模塊產品,而1.6T光模塊則是目前業內領先的研究產品之一。

該公司的高速寬帶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計算集羣和用戶之間海量數據的高效傳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劍橋科技的XGS PON產品按貨運量計佔全球10GPON市場超過30%。同時,亦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25GPON的量產,並率先開發50GPON。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25GPON為全球最快量產產品,而50GPON勢將成為寬帶領域的下一代主流產品。

而劍橋科技的無線解決方案能夠實現計算集羣與終端用戶之間的高帶寬、快傳輸速度及低網絡時延。具體來看,該公司是全球OWCD行業中率先開發並量產Wi-Fi 7產品的公司之一。公司亦與Google Fiber合作推出業界首款面向家庭及小型企業主的20G上聯Wi-Fi 7網關,可提供超過10Gb/s的網絡服務,從而增強了高速互連,並提供廣泛覆蓋。目前,我們正在對Wi-Fi領域的下一代主流產品Wi-Fi 8進行前期研發。

強勁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下,劍橋科技的營收和利潤整體保持波動向上的態勢。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37.84億元、30.85億元、36.5億元,後兩年分別同比下滑18.5%、同比增長18.3%;實現淨利潤分別為約1.71億元、9496.5萬元、1.67億元,亦呈現波動向上的趨勢。

在這其中,劍橋科技的經營業績還主要呈現兩大特點——即海外收入比重大及大客戶集中度高。

具體而言,2022年至2024年,劍橋科技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的82.9%、89.3%、92.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客戶羣橫跨52個國家及地區,當中包括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電信營運商、ICT設備提供商、MSO及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

此外,劍橋科技的主要客戶大部分包括信息與通信技術製造商。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分別約為23.99億元、21.23億元、27.38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63.5%、68.8%、74.9%。公司最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的33.6%、36.1%、41.8%,處於較高的水平。

從上述種種表現來看,不難看出,劍橋科技在光模塊領域已然具備一定實力和規模效應,但大客戶集中度高及海外收入比重大等表現,也間接顯露了公司業績波動的風險因素所在。

高景氣的黃金賽道VS競爭激烈的「紅海戰場」

劍橋科技的核心賽道是光通信模塊(光模塊)與電信接入設備領域,其業務緊密圍繞數據通信和電信網絡兩大場景。

這個賽道是數字經濟的「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且具備三大明顯的驅動因素。

一是,AI與算力需求大爆發,這是當前最強勁的驅動力。大型語言模型、高性能計算、AI訓練和推理等應用,對數據中心內部和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這直接推動了高速率光模塊(如800G、1.6T)的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劍橋科技重點佈局的數據中心光模塊業務正站在這一風口上。

二是,全球數據中心升級與雲服務擴張。雲計算、大數據、流媒體等服務持續增長,要求數據中心從100G、400G向800G及以上架構演進。每一次數據中心的升級換代,都會帶來一輪大規模的光模塊更換需求,市場持續性強。

三是,5G建設的持續與F5G(固定網絡第五代)的推進。在電信側,5G基站的持續部署和深度覆蓋需要大量的前傳、中傳和回傳光模塊。同時,全球範圍內的光纖到戶(FTTH)向千兆乃至萬兆升級(F5G),也帶動了相關電信接入設備和家庭終端產品的需求。

在上述核心驅動力的驅動下,劍橋科技所處的賽道亦是一個高景氣、高增長的賽道。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自2020年至2024年,OWCD行業的全球銷售收入已從324億美元增加至546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9%。由於迭代加速和前沿技術不斷進化,預計到了2029年OWCD行業的全球銷售收入將達到1,118億美元,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5.4%。

在這其中,劍橋科技亦存有兩大發展優勢,助力公司繼續錨定行業發展紅利。

一方面,該公司通過收購和自身發展,成功進入了多家全球頂級互聯網雲服務商和電信設備商(如谷歌微軟Arista等)的供應鏈體系。獲得這些頭部客戶的認證本身就是極高的壁壘,一旦進入,便能獲得穩定的訂單,並緊跟行業最前沿的技術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較早地佈局了400G、800G等高速光模塊的研發與生產。尤其是在800G產品上,公司已實現批量出貨,這使其在AI算力需求爆發的初期抓住了市場機遇,獲得了極高的市場關注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光模塊行業是一個「紅海市場」,聚集了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等國內巨頭,以及Coherent、思科等國際強敵。激烈的競爭導致價格戰頻繁,產品毛利率承受持續下行壓力,而公司的也利潤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2022年至2024年,利潤率分別為4.5%、3.1%、4.6%。。

此外,由於該行業是技術驅動型賽道,技術迭代風險高,研發投入較大。具體而言,「一代產品,一代技術」是這個行業的真實寫照。為了不被淘汰,公司必須持續投入巨資進行下一代產品(如1.6T、CPO共封裝光學)的研發。如果技術路線判斷失誤或研發進度落後,將迅速失去市場競爭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與收入比率分別為7.1%%、8.9%、8.8%。

綜上所述,劍橋科技身處一個高景氣、高增長的黃金賽道,其核心優勢在於成功卡位頂級客戶供應鏈、在高速率產品上具備量產能力。這使得它能夠直接受益於AI算力需求帶來的行業紅利。然而,公司也身處一個競爭白熱化、技術迭代快、利潤空間薄的行業環境中。因此,於劍橋科技而言,公司發展機遇巨大,但挑戰也同樣嚴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