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IT之家)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工商時報今天(10 月 22 日)發佈博文,報道稱隨着技術節點進一步微縮 1.4 納米(A14)及 1 納米(A10),臺積電面臨新的製造瓶頸,該公司決定放棄採購單價高達 4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28.37 億元人民幣)的 ASML 高數值孔徑(High-NA)EUV 光刻機。
理論上,採購荷蘭 ASML 公司尖端的高數值孔徑(High-NA)EUV 光刻機是解決該問題的直接方案。然而,最新報道指出,臺積電並未選擇採購,而是決定採用「光掩模護膜」技術作為替代方案,以推進其 2 納米等先進製程的研發與生產。
圖源:工商時報
這項決策的核心考量在於成本。一臺高數值孔徑 EUV 光刻機的售價高達 4 億美元,是一筆巨大的資本開支。該媒體指出臺積電認為,該設備目前帶來的價值與其高昂的價格並不匹配。
因此,公司選擇了一條成本更低的路徑,即在現有標準 EUV 光刻機上,通過引入光掩模護膜,保護光掩模在光刻過程中免受灰塵等微粒污染,從而實現更精密的芯片製造。
儘管光掩模護膜方案能夠規避鉅額的設備採購費用,但它也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使用標準 EUV 光刻機生產 1.4 納米和 1 納米級別的芯片,需要進行更多次曝光才能達到所需精度。
這意味着光掩模的使用頻率會大幅增加,不僅拖慢生產節奏,還可能對芯片良率構成潛在風險。臺積電需要通過大量的「試錯」來優化生產的可靠性,這無疑是一場技術上的攻堅戰。
臺積電拒絕採購高數值孔徑 EUV 光刻機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其供應量的限制。據瞭解,ASML 每年僅能生產五到六臺此類設備。對於需要採購多達 30 臺標準 EUV 光刻機以滿足蘋果等大客戶龐大需求的臺積電而言,將鉅額資金投入到少數幾臺設備上,並不符合其長期產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