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Q3財報:3943億!AI業務飆升62%,加速衝刺AI賽道

5G通信
10/22

5G通信

數十萬5G與信息領域關注者的頭部科技媒體

中國電信發佈2025年Q3財報,前三季度營收3943億元,同比增長0.6%,利潤308億,同比增長5%。

文 趙哲超/5G通信

總營收

3943億元,同比增長0.6%。歸母淨利潤

308億元,同比增長5.0%。5G滲透率

66.9%。智能業務收入增速

62.3%。量子收入增速

134.6%。研發費用

91億元,同比增長4.4%。

乍一看,中國電信2025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得波瀾不驚:營收微增0.6%,淨利潤穩健增長5%。然而,在這份看似平淡的成績單深處,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正在悄然發生,清晰地勾勒出這家電信巨頭在AI時代的生存與發展藍圖。

真正的故事,隱藏在傳統業務與「戰新業務」的冰火兩重天之中。

一方面,作為基本盤的傳統通信服務已高度飽和。5G用戶滲透率逼近67%,千兆寬帶滲透率也達到31%,這些高位的數字意味着增長空間已然觸頂。儘管用戶月均流量(DOU)依然保持着11.4%的增長,達到22.3GB,但這更多是網絡能力的自然溢出,而非驅動營收高速增長的核心引擎。可以說,傳統業務的角色已從「增長引擎」轉變為提供穩定現金流的「壓艙石」。

另一方面,以「產數業務」(產業數字化)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業務,正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智能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3%,量子收入更是暴增134.6%,IDC和安全業務也分別實現了9.1%和12.4%的穩健增長。這一系列高速增長的數字,共同指向一個明確的結論:中國電信的「第二增長曲線」不僅已經找到,而且正在加速陡峭化。

這場轉型的核心武器,是中國電信近年來傾力打造的「雲網融合」能力,及其智能雲平臺「息壤」。這並非簡單的概念包裝。運營商手握遍佈全國的數據中心(IDC)和光纖網絡,這是其與互聯網雲廠商競爭的最大差異化優勢。通過將雲(計算、存儲)與網(高速、低時延連接)深度綁定,中國電信得以提供「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有效避開了在通用公有云市場的紅海肉搏,轉而切入對網絡質量、數據安全和定製化要求更高的政企市場。

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是這場轉型的燃料。前三季度91億元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4%,並明確投向了網絡、雲網融合、人工智能和量子/安全等關鍵領域。這表明中國電信的創新正從業務模式轉向更底層的核心技術攻關,試圖構建起真正的技術護城河。

對於整個通信行業而言,中國電信的這份財報極具示範意義。它宣告了單純依賴「管道」收費的時代正走向終結。未來,運營商的價值將不再由連接了多少用戶來衡量,而是取決於其網絡之上承載了多少計算、賦能了多少智能應用。

從中國電信的實踐來看,這場從「電信運營商」到「科技服務商」的身份躍遷,雖然充滿挑戰,但已然駛入快車道。

更多精彩內容

每天掌握最新5G/6G/通信/科技內容!點下面關注

投稿郵箱:5g@mscbsc.com

公衆號規則變化,設定星標後纔可以每篇看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