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日報)
轉自:內蒙古日報
□本報記者 李國萍 通訊員 劉忠友
豐收的時節,在赤峯市寧城縣小城子鎮寧南「酵素」蘋果採摘基地,滿眼的紅蘋果如盞盞燈籠掛滿枝頭。依託生物技術,這裏的蘋果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受到買家追捧。
在採摘現場,內蒙古綠髮農業科技發展公司負責人李洪全向來客介紹,這裏的500畝蘋果基地全過程使用「酵素」種植,沒有任何化肥農藥成分。其技術特點就是利用廢棄的果蔬和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發酵成具有分解、轉化、重組和催化功能的活性液態肥「酵素」水,最大限度地分解掉土壤、樹體裏的農殘及重金屬。經過3年有機轉換,改良後的基地土壤顯著提升了有機質含量,隨機挖開一處土壤,便可見蚯蚓等有益生物的身影,形成了「土壤—生物—作物」的良性循環。得益於這種獨特的種植模式,產出的蘋果自帶顏值和口感。
如今,這種綠色發展模式已在寧城縣的小城子、大城子、三座店和五化等鄉鎮鋪開,種植面積達3500多畝。截至目前,寧城縣果樹經濟林面積有25萬畝,覆蓋16個鎮鄉街205個行政村,從業人員9.8萬人,培育林果專業合作社23家,年產各類果品16.8萬噸。培育了蒙富蘋果、新蘋紅蘋果、南果梨和寒紅梨等多個優質品種,產值達8.2億元。寧城縣也先後榮獲經濟林建設示範縣、蒙富蘋果標準化示範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