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賣場內;藍鯨新聞 孫煜攝
藍鯨新聞10月22日訊(記者 孫煜)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6808.HK)10月20日發佈中期業績公告,截至今年9月30日為止的6個月,預計淨虧損1.1億元-1.4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1.86億元。
談及虧損原因,高鑫零售在公告中表示,營收承壓,單筆件數及商品平均售價下降,致客單價下滑,疊加中秋國慶「雙節合一」的日曆效應,營收同比雙位數下滑。
此外,商店街主動調整過程中收入下降,另有約1.5億元(未經審計)歸因於華中大區組織優化及利息收入同比減少所致。
高鑫零售公告中表示,線上B2C業務仍實現低單位數正增長,調改店表現符合預期,進程中且仍有增長空間。
就華中大區組織優化而言,今年5月下旬,大潤發宣佈裁撤華中大區,將原來的五大營運區調整為四大營運區,分別為華東區、華南區、華北區、東北區。營運區域的調整,當時高鑫零售方面的說法是,旨在「組織整合提效」。
今年年初德弘資本入主高鑫零售後,大潤發除了在組織、人事方面產生變化外,在產品創新方面有所發力。
藍鯨新聞記者獲悉,大潤發在全國門店陸續上架「超省」系列和「潤髮甄選」系列商品,截至2025年9月底,兩大品牌共計推出商品SKU數近500個,覆蓋休閒食品、酒飲、五穀、調味、麪點、水產、家庭清潔、百貨等50餘個品類。
10月21日,在大潤發上海門店,藍鯨記者注意到,潤髮甄選系列擺在商場顯眼處、配有明確標識,手撕式保鮮膜1.9元、一次性保鮮膜罩4.9元、手撕豬肉鋪每袋11.8元,高鑫零售表示,多款爆款直接對標電商底價。
潤髮甄選系列商品;藍鯨新聞 孫煜攝
高鑫零售2011年登陸港交所,從歷年業績情況看,2016年-2018年為業績巔峯,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淨利潤超250億元。2022財年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全年錄得歸母淨虧損7.39億元。此後,高鑫零售營業收入連續三年下滑,淨利潤則在2023財年、2025財年為正,分別為7800萬元、3.86億元。
根據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3月,高鑫零售共有505家門店,其中,大潤發465家、大潤發Super 33家、M會員商店7家。從門店佈局看,財報顯示,6.4%位於一線城市、18%位於二線城市、48.9%位於三線城市、19.4%位於四線城市、7.3%位於五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