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綁」東嶽集團,未來材料獨立性被問詢!近七成專利靠繼受取得,退換貨金額逾千萬元

深圳商報·讀創
10/22

  10月21日,上交所官網披露關於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未來材料」)科創板IPO首輪審核問詢函之回覆。公司就資產來源和獨立性、關聯銷售、產品銷售退回和換貨等方面情況作出說明。

  據招股書,未來材料前身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公司現主要從事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關鍵材料、衍生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業績方面,報告期(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各期,未來材料分別實現營收約5.24億元、7.2億元、6.4億元、3.49億元,淨利潤約1.43億元、2.3億元、1.65億元、9266.91萬元。其中,2024年,公司營收、淨利同比雙雙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材料「深綁」東嶽集團,在股權結構、採購、銷售等方面均與該集團或其下屬公司存在關聯。

  上交所問詢函指出,東嶽集團下屬東嶽氟硅直接持有未來材料8.33%股權,東嶽硅材直接持有未來材料5.14%股權。關聯方東嶽氟硅為未來材料第一大供應商。報告期內,未來材料向東嶽高分子銷售全氟離子交換樹脂、PPVE、含氟表面活性劑等。

  與此同時,上交所關注到,未來材料成立之前,主要由東嶽集團進行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及上游關鍵原料、配套衍生產品的研發工作。未來材料成立之後,初期向東嶽高分子、華夏神舟購買相關專利。通過歷次資產購買及出售,華夏神舟、東嶽高分子相關資產均轉移至未來材料,與未來材料主營業務不相關的資產均轉移至東嶽集團其他下屬企業。

  據此,未來材料被要求說明控制權穩定性、公司獨立性、關聯銷售公允性等。

  未來材料回覆稱,公司與東嶽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在技術、資產、人員方面進行了嚴格區分。公司報告期內向關聯方採購商品和接受勞務金額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7.47%、34.72%、21.49%和14.40%,呈逐年降低趨勢。對於重大關聯銷售,公司向第三方銷售的價格與向關聯方銷售的價格無重大差異,關聯銷售具有公允性。

  另據未來材料招股書,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公司共擁有已授權境內專利187項(其中發明專利177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境外(PCT)專利5項。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材料擁有的專利權中,近七成是靠繼受取得。其中,有20項境內專利系自東嶽高分子繼受取得,106項境內專利及5項境外(PCT)專利系自華夏神舟繼受取得。

  未來材料表示,公司已足額支付轉讓價款,該專利權人變更的相關手續已辦理完成,公司受讓取得該專利不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上述專利受讓取得符合公司業務模式發展需要,未對公司持續經營及獨立性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另需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未來材料存在產品銷售退回和換貨情形,其中,退貨金額分別為62.40萬元、651.88萬元、808.46萬元和186.98萬元,換貨金額分別為669.50萬元、2010.62萬元、2988.44萬元和1104.59萬元,合計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1.41%、3.71%、6.18%和3.75%。

  未來材料在回覆上交所問詢函時透露,報告期內產品發生退換貨主要原因為質量問題和包裝問題。公司發生退換貨的HFPO、PPVE、含氟表面活性劑等屬於特種含氟化學品,可以通過精餾的形式進行二次加工,二次加工後的產品品質與正常生產的產品品質一致,可以正常銷售和使用,不存在減值。

  來源:讀創財經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