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英偉達與OpenA千億交易內幕

鞭牛士
昨天

10月21日,《華爾街日報》披露的一則消息,揭開了英偉達與OpenAI千億合作背後的博弈細節——這場被黃仁勳稱為「史上最大規模計算項目」的合作,並非一帆風順,反而充滿了「錯失焦慮」與戰略反轉。

故事的起點要回到今年1月。當時軟銀CEO孫正義與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在白宮聯手宣佈AI基建項目「星際之門」,這一幕讓黃仁勳心裏不是滋味。

作為長期為OpenAI提供芯片、支撐其崛起的關鍵夥伴,他原本期待站在奧特曼身邊的是自己。

這份「失落」很快轉化為行動,英偉達隨後祕密向OpenAI拋出投資計劃,核心是把軟銀排除在外,獨自拿下其新數據中心的算力供應權。

但談判並未按預期推進,今年夏天直接陷入停滯。轉機出現在6月27日: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OpenAI已開始租用谷歌TPU芯片為ChatGPT供能。

這則消息在英偉達聖克拉拉總部引發震動——彼時OpenAI「去英偉達化」早已不是祕密,不僅和博通合作研發自研芯片,還在考察AMD產品,甚至春季就和谷歌簽了雲計算合約。

報道發佈後,黃仁勳立刻致電奧特曼覈實情況,同時主動釋放重啓談判的信號。

他很清楚,單純的芯片供應已留不住OpenAI,直接投資纔是鎖定合作的關鍵。儘管OpenAI隨後否認使用谷歌芯片,但談判的僵局已被打破。

最終雙方敲定的協議遠超市場預期:英偉達不僅同意出租價值3500億美元的500萬顆芯片,還獲得1000億美元投資權,更私下討論為OpenAI的數據中心建設貸款提供擔保——這意味着一旦OpenAI違約,英偉達可能要扛下數十億美元債務。

而這場合作也點燃了連鎖反應:AMD迅速跟進,以出讓10%股權的方式與OpenAI達成合作,股價單日暴漲24%;博通則加速談判,最終和英偉達一樣,向OpenAI承諾提供10吉瓦算力。(轉自AI普瑞斯)

更多AI資訊請點擊:http://www.aipress.com.cn/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