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欠薪345萬元、80名員工被拖欠工資」的消息,將黃石錦欣婦產醫院推至輿論風口。儘管該醫院被澄清不屬於上市公司「錦欣生殖」直接旗下,而是其關聯方「錦欣醫療集團」所有,但這場破產清算事件仍折射出錦欣系在擴張與管理中潛藏的多重風險。
關聯切割背後:風險未真正隔離
黃石錦欣婦產醫院已於今年10月徹底停業,醫院大門被車輛封鎖,電話停機,落葉堆積,一片蕭條景象。儘管錦欣生殖早在2021年10月從該醫院股東中退出,試圖實現業務剝離,但品牌關聯性仍讓市場對其整體運營能力產生質疑。
從股權結構看,黃石錦欣醫院的唯一股東為成都錦欣潤怡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穿透後實控方為錦欣環球醫療(香港)有限公司。儘管與上市公司體系分開,但共用「錦欣」品牌,一旦出現經營問題,仍會波及上市公司聲譽與市場信心。
經營不善還是行業寒冬?
黃石錦欣婦產醫院位於黃石磁湖風景區湖心島,雖環境優美但遠離主城區,客流量不足或是其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法院公告顯示,該醫院對外負債合計達2262.35萬元,其中員工薪資欠款345萬元,運營費用50萬元,而應收賬款僅為192萬元醫保結算資金,資金鍊斷裂跡象明顯。
這並非孤例。近年來,隨着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婦產專科醫院普遍面臨客源萎縮、收入下滑的挑戰。錦欣生殖在2025年半年報中也坦言,「產科行業的不利因素」對業績造成衝擊。黃石醫院的破產,可視為行業下行週期中的一個縮影。
上市公司業績承壓,商譽減值致鉅虧
儘管黃石醫院不在上市公司體系內,但錦欣生殖自身的經營也並不樂觀。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2.89億元,同比下降10.7%;期內利潤為-10.44億元,由盈轉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經調整淨利潤也大幅下滑68.3%。
公司解釋稱,虧損主要源於商譽減值、金孖展產減值、投資虧損等一次性因素。但其核心業務——輔助生殖服務收入也同比下降11.18%,取卵週期數減少8.26%,顯示其主業增長乏力。
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價格紅利還是利潤擠壓?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是政策變化。隨着輔助生殖服務逐步納入醫保,服務價格出現下調,雖然可能帶來患者數量的增長,但也直接擠壓了毛利率。錦欣生殖在報告中明確提到,「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後服務價格下降」影響了業績表現。
結構複雜、品牌聯動,風險管理成關鍵
錦欣醫療集團官網顯示,其旗下共有7家醫療機構,分佈於成都、瀘州、黃石等地。這種跨區域、多層控股的結構雖然有助於分散風險,但也增加了管理難度和品牌連帶責任。一旦某家機構出現經營問題,容易引發市場對整體體系的信任危機。
結語
黃石錦欣婦產醫院的破產,不僅是一家地方醫院的經營失敗,更揭示出在人口結構變遷與政策調整的雙重壓力下,專科醫療集團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如何優化業務結構、加強關聯交易與品牌風險管理,將是錦欣生殖及其關聯方未來必須正視的課題。
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
責任編輯:AI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