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波司登高調牽手迪奧前設計師,一邊是lululemon憑藉中國市場25%的營收增長默默深耕產品體驗——10月下旬,羽絨服市場的戰火悄然升溫。波司登在10月20日宣佈前Dior男裝藝術總監Kim Jones出任其全新高端支線創意總監,試圖用設計師光環照亮高端化之路;而與此同時,lululemon發佈的財報卻顯示另一番景象:在中國市場逆勢上揚,營收增長25%,用實實在在的業績證明着產品力的價值。
寒冬裏的千億戰場
中國運動服飾市場這片熱土,正上演着冰與火之歌。數據顯示,這個規模超過3800億元的巨大蛋糕,吸引着衆多品牌前仆後繼。過去五年間,市場保持着7.4%的年複合增長率,讓這個賽道既充滿機遇,又暗藏殺機。
高端羽絨服市場的較量更是精彩。Canada Goose、Moncler等國際大牌憑藉萬元級單品穩坐釣魚臺,而本土品牌也不甘示弱。波司登此次押注Kim Jones,無疑是希望在高端市場的牌桌上贏得一席之地。
分道揚鑣的升級之路
波司登的選擇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Kim Jones何許人也?這位在奢侈品界叱吒風雲的設計師,不僅手握Louis Vuitton、Dior等頂級品牌的履歷,更是業內公認的「聯名鬼才」。他曾在LV期間主導與Supreme的破圈合作,堪稱連接經典與潮流的橋樑。
然而,就在波司登大張旗鼓地走設計師路線時,lululemon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這個運動生活品牌不拼設計師光環,反而把寶押在了產品體驗上。
在最新營銷活動中,李宇春和舞者們身着lululemon羽絨服在雪中起舞,演繹着「冬天不是暫停鍵」的生活主張。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真實場景下的產品表現——600蓬鬆度鵝絨的輕盈保暖,SoftMatte面料的優雅質感,都在訴說着品牌的用心。
設計師光環能否照亮前程?
波司登的高端夢,不是一朝一夕的衝動。從登峯系列的試水,到如今牽手Kim Jones,這家國產羽絨服巨頭在品牌升級的路上越走越遠。
但設計師的光環真能照亮前程嗎?波司登的AREAL系列以2399-3999元的定價直面市場競爭,用「800+蓬鬆度」、「90鵝絨」等硬指標支撐着高端定位。這是一場豪賭,賭的是消費者願意為設計師之名買單。
相比之下,lululemon的選擇顯得更為務實。最新財報顯示,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實現了25%的營收增長,同店銷售額增長17%,新開五家門店的擴張步伐堅定有力。用業績說話,或許是最有力的證明。
體驗為王的產品哲學
當一些品牌還在為設計師頭銜沾沾自喜時,lululemon已經悄然構建起自己的產品護城河。在雪中起舞的品牌大片裏,沒有生硬的產品推銷,只有服裝與身體的自然對話。
即將上市的Featherweight系列更是將產品力發揮到極致——900蓬鬆度鵝絨帶來的雲朵般包裹感,菱格絎縫的摩登設計,還有可收納至小包的便攜性,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着品牌對用戶體驗的執着。
lululemon首席財務官Meghan Frank在當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的表態更顯決心:「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中,中國將成為新店佈局的主要重點」。這份底氣,源自產品力帶來的市場認可。
誰將笑到最後?
羽絨服市場的競爭,早已超越保暖功能的初級賽道。如今的較量,是設計、場景與品牌文化的全方位比拼。
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理性。他們不再盲目追捧設計師光環,而是更看重產品的「質價比」——商品是否真正配得上它的價格標籤。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羽絨服賣出高端的價格,商品本身也必須具備能夠支撐起高價的品質。」
無論是波司登的設計師路線,還是lululemon的產品體驗哲學,最終都要回歸到同一個問題:你的產品,是否真的值得消費者掏腰包?
在這個理性消費的時代,唯有真正理解消費者需求、用心做好產品的品牌,才能在這場寒冬之戰中笑到最後。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