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10月22日 - 英特爾週四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將顯示,在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試圖重振這家瀕臨破產的芯片製造商之際,近期一系列備受矚目的投資能否支撐其緊張的財務狀況。
Nvidia(輝達/英偉達)和日本軟銀(SoftBank)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以及美國政府在九月份史無前例的注資,為英特爾INTC.O長期以來的扭虧為盈提供了亮點。
這些投資幫助其股價在今年翻了一番,並超過了人工智能寵兒Nvidia(輝達/英偉達)的漲幅,為該公司設定了一個很高的標準,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該公司第三季度銷售額預計將下降1%,至131.4億美元。
英特爾投資者 Equity Armor 的投資組合經理喬-蒂蓋(Joe Tigay)表示,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該公司更廣泛戰略的進展。
"把所有(近期的投資),英特爾的大局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現金狀況如何?蒂蓋說。
現金增加,盈利攤薄
Nvidia(輝達/英偉達)上個月表示,將向英特爾投資 (link) 50 億美元,在發行新股後持有英特爾約 4% 的股份。今年 8 月,英特爾又從軟銀獲得了 20 億美元的投資。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要求首席執行官陳立夫(Lip Bu Tan)因與中國的關係而辭職後,一場匆忙安排的華盛頓會議 (link),達成了一項不尋常的交易,美國政府以 89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特爾 10% 的股份。
在被趕下臺的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多年的失誤之後,英特爾的生產擴張使利潤率捉襟見肘。
但有關這些交易的細節並不多,華爾街一直在等待其潛在收益的明朗化。
預計該公司第三季度每股虧損 22 美分,調整後每股收益 1 美分。
英特爾投資者加貝里基金(Gabelli Funds)的分析師牧野龍太(Ryuta Makino)表示,英特爾9月季度的每股收益可能會受到政府交易的股份攤薄影響,而根據Nvidia和軟銀協議的完成情況,第四季度的每股利潤可能會受到損害。
"這將導致股份稀釋,但在我看來,股份稀釋是英特爾股東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
問題依然存在,但終端市場不斷擴大
儘管這些交易被視為對英特爾未來的信心投票,但分析師和投資者一致認為,近期的孖展交易並不能緩解英特爾長期存在的問題。
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服務器中央處理器(CPU) 市場的份額一直被 AMD AMD.O所佔據,而基於 Arm 的 ARM.O架構對其傳統的 x86 芯片藍圖構成了威脅。
不過,由於 Windows 更新週期促進了銷售,終端市場的整體需求正在改善,研究公司 Gartner 的初步結果顯示,全球第三季度 PC 出貨量增長了 8%。
英特爾 PC 芯片部門預計將增長 11%,達到 81.2 億美元,原因是其 Panther Lake PC 處理器(採用其 18A 製造技術生產的首款芯片)的產量增加,首批產品將於 2025 年底前出貨。
在陳天橋大幅削減其前任蓋爾辛格的鉅額擴張計劃後,18A製造節點的成功對英特爾的合同製造業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預計第三季度製造部門的營收將持平於 43.7 億美元。
分析師預計,英特爾數據中心部門的銷售額將增長 18%,達到 39.5 億美元。
雖然英特爾未能在由Nvidia(輝達/英偉達)主導的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器行業中獲得牽引力,但數據中心容量的快速增加擴大了其與 GPU 配套使用的服務器 CPU 的市場。
英特爾重振旗鼓,計劃明年推出一款面向數據中心的新人工智能芯片 (link),在GPU市場大展拳腳。
"市場對英特爾目前的困境給予了極大的肯定,"Equity Armor的蒂蓋說。
"基於對新合作關係將帶來的預期及其新產品設計,英特爾有很大的迴旋餘地。"
(為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為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為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為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