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正好,太行披彩,田野鋪金。奔赴鄉野尋詩意,走進村莊品生活,在田野間感受豐收喜悅,于山路上解鎖運動激情……如今的石家莊鄉村,已成為很多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石家莊錨定農業、生態、文化三大資源優勢,催生出一批鄉村旅遊新業態,推動農、文、體、旅深度融合。如今,以「農文體旅」為核心的鄉村旅遊,不僅成為全市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更成為激活鄉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
紅葉漫太行
層林盡染醉遊人
秋日的石家莊,最動人的風景莫過於西部太行山區的「紅葉盛宴」。眼下,這片山脈已進入紅葉最佳觀賞期,處處皆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詩意畫卷。
10月21日清晨,井陘縣仙台山景區便熱鬧起來。遊客們舉着手機、相機穿梭林間,只為定格那抹驚豔的「太行紅」。抬頭是澄澈藍天,低頭是霜染林木,仙台山的紅葉格外特別——不只有連片的火紅,還點綴着金黃、翠綠與紫紅,遠遠望去,宛如五彩綢緞在山間鋪展,陽光灑下時更顯熠熠生輝,讓人沉醉其中,不捨離去。
作為賞秋勝地,仙台山以山峯、森林、溶洞、峽谷為特色,植被覆蓋率超90%,坐擁原始次森林、仙台峯、護國院三大景區,96處景點藏着無限驚喜。憑藉優質生態,景區先後斬獲「中國森林氧吧」「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等多項榮譽,成為秋日打卡的必選項。
不遠處的井陘礦區清涼山,同樣美得令人心醉。深秋時節,紅、橙、黃等色彩層層疊疊,點綴在山間峽谷,整座山彷彿披上了五彩霞衣,隨手一拍都是秋日大片。
在石家莊,賞紅葉的好去處遠不止這些。平山縣的天桂山、黃金寨,讚皇縣的嶂石巖……每到這個季節,都吸引着遊客登高望遠,在秋日暖陽中邂逅如畫美景。就連平山縣一些成熟的山野鄉村線路,也成了賞紅葉的「隱藏款」,讓人流連忘返。
田園採碩果
甜蜜豐收富鄉村
秋日的鄉村,不僅有美景,更有豐收的甜蜜。在井陘縣孫莊鄉洛陽村,沃野之上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這裏的蘋果迎來了成熟採摘期。
走進洛陽村的果園,一望無際的果樹間,一個個粉紅圓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清甜的果香撲面而來。這個有着井陘「江南水鄉」美譽的小山村,如今因優質蘋果和大片溼地「出圈」,成了石家莊周邊自駕一日遊的熱門地,徹底告別了過去的偏僻與寂靜。
「今年蘋果收成好,來採摘的遊客也多!」果農齊彥超戴着草帽,一邊在自家近30畝的果園裏忙碌,一邊笑着說。額頭的汗水擋不住他的喜悅:「蘋果是咱村的主打產業,現在宣傳力度大了,來採摘的人越來越多。果農們也更上心,捨得投入提升品質,客商早早來訂貨,今年不光產量高,價格也給力!」
同樣沉浸在豐收喜悅中的,還有井陘礦區天戶峪村的村民。秋日陽光穿透雲層,灑在村裏的果園裏,成片的果樹熠熠生輝,淡淡的果香瀰漫在山村的每個角落。
近年來,天戶峪村找準「產業興村、蘋果富民」的路子,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如今,村裏累計種植蘋果、甜柿等林果1100餘畝,200多戶村民喫上了「生態飯」,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林果種植成了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不僅如此,天戶峪村還延伸產業鏈,研發出蘋果酒、杏汁等產品,讓果品附加值更高。同時,村裏還盤活自然資源和百團大戰遺址等紅色資源,發展生態遊、紅色遊、研學遊,既傳承了紅色記憶,又帶動了集體和羣衆雙增收,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
運動融山水
活力鄉村煥新顏
秋日的石家莊鄉村,除了靜謐的美景和甜蜜的豐收,還有充滿激情的運動體驗。在元氏縣黑水河鄉的「鐵裹門」,每天都能看到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的身影——他們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比拼,感受山地騎行的速度與激情。
「鐵裹門」盤山路全長十餘公里,九曲十八彎的路線充滿挑戰,路邊的樹木和五彩野花又為騎行增添了不少樂趣。這裏不僅是騎友的「聖地」,還是滑翔傘愛好者的樂園。每到秋季,一架架滑翔傘在空中綻放,宛如五彩鮮花,場面蔚為壯觀。
依託豐富的地貌資源,元氏縣做足了「運動+旅遊」的文章。當地將「鐵裹門」與「騎者嶺」串聯,規劃出一條精品騎行路線,沿途串聯起「攬紫溝產業園」「松鼠巖森林地質公園」「千年白果樹」等景點,還建了34個農業旅遊觀光示範點,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騎行品牌。
在蟠龍湖,元氏縣更是借「水」發力——依託廣闊水域和綿長堤岸,成功舉辦「水上嘉年華」「京津冀鐵人三項賽」「國際動力衝浪邀請賽」等賽事,讓水上運動成為當地的又一張「名片」。
如今,元氏縣的戶外休閒場所遍地開花:無極山的「滑雪、滑草、滑翔」基地、萬花山森林休閒運動基地、封龍山登山步道、蟠龍湖環湖「小天路」……還有元氏夜宴、漢街、漢風堂等充滿古韻的建築羣,共同構成了石家莊南部的文體旅遊新領地。
未來,元氏縣還將秉持「生態優先、產業立本、運動體驗、文化內涵」的理念,繼續推動文體旅遊融合發展,通過更多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讓「文化+體育+旅遊」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