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0月21日廣州現場報道,啱啱,TCL華星t8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全球第一條規模化量產的G8.6代印刷OLED產線。
此次在活動現場,我們看到了印刷OLED在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車載、電視等各尺寸各領域的應用案例。
華星印刷OLED顯示器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提到,印刷OLED是未來最有潛力成功的技術。t8項目會幫助中國在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的競爭中搶佔戰略制高點,會成為國內新型顯示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節點。
據公開信息,t8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約295億元,產線計劃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約為2.25萬片。
左側兩座廠房為t8項目
開工儀式前期,智東西與少數業內媒體同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長曹蔚然進行了面對面深入交流。對印刷OLED技術最新進展、產品佈局規劃以及華星對中國顯示技術產業發展的看法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長曹蔚然
一、OLED快速滲透,IT成關鍵戰場,曹蔚然:協同與競爭並存,先把市場蛋糕做大
當前,OLED已經是手機中高端標配,中尺寸領域,平板、筆記本、顯示器三類IT產品的OLED滲透率增長比較明顯,據機構預測數據,到2030年,筆記本OLED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或達38%,車載26%、顯示器15%,所有類型OLED總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或達80%。
曹蔚然特別強調道,IT產品OLED化是顯示技術發展必然趨勢,這一點是明確的,各家都在做佈局。
在產品佈局方向上,華星與國內廠商相比,產品更多偏向於顯示器、筆記本,從高端產品往上走,做產品結構的補充,形成差異化。未來華星產品進一步拓展,形成全尺寸產品的OLED化。
值得一提的是,華星目前的心態非常開放,在曹蔚然看來,未來OLED技術可能還是會「百家爭鳴」,華星希望助力推動OLED技術普及,把市場蛋糕整體做大,這樣纔能有更多機會。協同與競爭並存,會是常態。
二、印刷OLED技術優勢凸顯,華星聯合產業攻克材料體系難題,量子點QD-EL瞄準未來
回到印刷OLED技術本身,曹蔚然再次強調了其相較其他OLED技術路線的優勢。
首先,在像素排列方面,印刷OLED是唯一一個可以做到與LCD一樣的標準RGB排列的技術,文字顯示清晰度更高,目前華星已經與設備廠商一起,將PPI提升至240左右;其次,在色彩呈現上,印刷OLED在不同亮度、灰階下色彩表現很好。
在產品靈活性方面,印刷OLED技術可以通過軟件控制打印的尺寸,而不需要像傳統蒸鍍技術需要不同尺寸的金屬掩模板。未來定製化、客製化可能會是比較常見的需求,是廠商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方式,華星印刷OLED技術顯然可以更好地抓住這一市場需求。
在業內關心的量產良率方面,曹蔚然透露,印刷OLED良率已經快速提升,華星在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Know-How」。相比其他OLED技術路線,印刷OLED在向高世代產線擴展的過程中,技術難度會更小。
在覈心技術突破方面,華星牽頭,聯合材料廠商研發了一套打印材料體系,比過去有2-3倍性能提升。對於華星來說,目前材料端的問題比較小,設備端、配套零部件會是後續重點方向。
面向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華星在持續深耕量子點QD-EL技術,在這一領域已經投入了十幾年,一旦這一技術真正落地,可能會成為一項新的顛覆顯示產業格局的重要突破。
曹蔚然提到,目前中國顯示產業規模已經非常大了,在LCD領域優勢明顯,而華星希望通過硬核技術創新實現全球領先,告訴全世界,中國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顯示技術。
結語:中國OLED技術產業加速突圍
當前,OLED在各領域的滲透持續提速,繼中國在傳統LCD領域取得優勢後,OLED技術無疑是接下來全球顯示產業競爭的焦點。
華星印刷OLED技術在顯示精細度、色彩表現、生產靈活程度、能耗環保等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其在手機、平板、電腦、顯示器、車載、TV等領域均有較高應用潛力,也成為國產OLED重要技術路線之一。
隨着京東方、維信諾、TCL華星等中國頭部顯示企業陸續佈局高世代OLED產線,中國OLED屏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面對海外巨頭的激烈競爭,中國OLED技術突圍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