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KO.US)FY25三季度電話會:2026年增長重點將放在推動銷量驅動的均衡增長

智通財經網
10/22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可口可樂(KO.US)召開FY25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三季度公司整體銷量同比增長 1%,有機營收增長 6%,主要由價格與產品組合共同驅動。其中約 4 個百分點來自提價,2 個百分點來自產品結構優化。本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0.82 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0.78 美元,超出幅度約 5.1%。管理層重申全年指引,維持增長預期不變,公司預計有機營收增長 5%–6%,按不變匯率計算的可比每股收益增長約 8%

2026 年,公司整體增長重點將放在推動銷量驅動的均衡增長,在通脹趨緩的背景下,定價策略將逐步迴歸常態。公司同時強調將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在實惠化與高端化之間取得平衡。基於當前匯率與對沖頭寸,預計 2026 年全年匯率因素將對營收和每股收益帶來輕微順風。

管理層表示,公司擁有強大的品牌組合實力,旗下擁有約 30 個價值 10 億美元的品牌,數量約為最接近競爭對手的兩倍。創新是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在前三季度對營收增長貢獻顯著。具體案例包括:在北美推出 Sprite Plus Tea,在墨西哥和歐洲推出 Bacardi 混調可樂,並在南非為 Powerade 添加春季風味。同時,Diet Coke 通過如"No Design"等營銷活動吸引新一代消費者,實現強勁銷量增長,並在美國重新推出復古風味的櫻桃和青檸口味。

Q&A

Q:第三季度初動能低於預期,但 9 月出現改善。這種加速是因為市場趨勢轉好,還是公司採取了主動措施?這對第四季度和 2026 年規劃有何影響?

A: 改善主要來自公司主動出擊,而非外部環境變化。團隊加大營銷與創新投入,強化與裝瓶商協同,在價格管理和終端執行上更加聚焦,從而推動了 9 月的恢復。整體市場環境仍復雜,公司將在第四季度保持投資力度,仍需高強度執行。展望 2026 年,公司預期通脹與定價趨穩,將繼續追求量價平衡的長期增長模式。

Q:在消費者壓力上升的環境下,是否看到本地品牌競爭加劇?你們如何應對?

A: 各地市場確實出現更多區域和本地品牌競爭,但這不僅是價格問題,也反映了消費更加趨於 「本地化」。公司通過加大前線資源配置、增強區域響應能力,以靈活應對不同市場特徵。目標是在保持全球品牌規模優勢的同時,更貼近本地消費者,實現差異化競爭。

Q:你們提到全球消費者普遍面臨壓力。能否進一步說明拉丁美洲的具體情況?該地區與美國經濟聯繫緊密,同時也受到美國政策調整的影響。請分享墨西哥和巴西最近幾個月的最新動態,這些消費環境變化如何影響你們未來業績表現?另外,當地戰略方向是否有相應調整?

A: 拉丁美洲整體仍是結構性強勁的市場,經過多年增長後基礎穩固。過去幾個季度,公司在該地區持續改善表現,本季度整體持平但關鍵市場依然穩健。巴西、哥倫比亞和智利實現增長,表現亮眼;墨西哥雖逐步改善,但尚未完全達到預期目標。當地宏觀經濟環境仍具挑戰,公司已推進針對性調整計劃並取得階段性進展。

總體來看,拉丁美洲尚未完全擺脫宏觀壓力,但增長勢頭在鞏固中。部分市場已顯現積極跡象,而區域整體仍需更多時間恢復至穩定增長軌道。

Q: 能否更新一下特許經營的最新進展?今天宣佈的關於 CBA(可口可樂飲料非洲)的交易,是實現全球輕資產化目標的重要一步。請問這筆交易完成後,其他地區還有哪些尚待推進的特許經營機會?另外,公司此前曾提到經營利潤率目標為 35% 左右,請問在交易完成後該目標是否已基本實現?

A: 公司已宣佈與印度 Jubilant Bhartia 集團及 Bhartia 集團達成兩項重要交易,這標誌着自 2015 年啓動的全球特許經營重組戰略進入最後階段。通過這些交易,公司將與長期有能力投入、並願持續增資的本地合作伙伴合作,以提升系統效率和盈利能力。隨着印度和非洲交易的完成,公司基本完成全球範圍的特許經營轉型,僅剩少量地區(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仍待處理。

從財務角度看,重組完成後公司已非常接近既定的中 30% 至 35% 運營利潤率目標。未來,管理層將重點提升資本效率與成本控制能力,以確保利潤率持續改善並支撐長期增長。

Q:能否請您重新闡述對咖啡戰略的最新思考?為何近期復甦略顯艱難?驅動近期改善的因素有哪些?您如何看待該品類未來的發展前景? 另外關於零糖產品線,它在 2023 年增速放緩後,過去兩年實現了強勁的加速增長。能否談談該業務的增長空間?

A: 咖啡仍是高潛力品類,Costa 業務恢復增長,英國門店和自動咖啡機網絡擴大,帶動營收回升。零售和即飲渠道均恢復增長,但仍處擴張早期。零糖與健怡產品合計佔氣泡飲約 15%,兩者均持續增長,其中健怡可樂在主要市場恢復正增長,與 Coke Zero 形成雙增長引擎。

Q: 消費品行業出現壓力,貴公司的實際業務情況?

A: 飲料行業長期保持增長,可口可樂通過營銷、創新、執行三大 「飛輪」 驅動營收。同時在成本、營銷、管理環節持續推動生產力提升。未來將利用 AI 和自動化提升效率,並計劃在 2026 年進行適度組織優化,以釋放資源支持增長。

Q: 亞洲市場收入增長 7%,環比加快。這種高增長是否可持續?

A: 增速主要受結構性組合效應推動,成熟市場(日本、澳大利亞)權重上升,而印度、東南亞因天氣和消費疲弱增長放緩。長期來看,亞洲仍是主要增長引擎,但季度表現會因區域節奏波動。

Q: 關於 GLP-1 減肥藥的普及,你們現在應該已有一定的數據。請問這種藥物對飲料消費行為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否看到蛋白飲料、能量飲料和補水類產品的需求增加?此外,請更新一下你們蛋白飲料業務的產能情況,以及面對新競爭者的策略。

A: 我們確實在持續跟蹤 GLP-1 用戶的消費變化。雖然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可以看到一些明顯趨勢:這些消費者整體飲食結構在調整,含糖軟飲消費下降,而零糖飲料、健怡飲料、補水類飲品、咖啡以及蛋白飲品的消費顯著上升。

在蛋白飲料領域,Fairlife 和 Core Power 在過去幾年持續表現出色,第三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紐約州新工廠的產能建設進展順利,預計 2026 年初投產,並將在全年逐步釋放產能,屆時公司將具備更強的供應能力以滿足需求。儘管市場競爭者陸續進入蛋白飲品賽道,但我們擁有領先品牌和優質產品,並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未來幾年公司將進一步擴充產能、推出新品,鞏固在高蛋白飲料領域的領先地位,這將成為中長期的增長引擎。

Q:考慮到資源配置和創新節奏,如何展望 2026 年?是否會在下半年看到進展加快?此外,從長期來看,您認為在聖塔克拉拉、墨西哥等地建立蛋白質生產基地是否具備可行性?這是否屬於供應鏈長期佈局的一部分?

A: 紐約工廠在滿負荷運轉後,產能將提升約 30%,預計有望在 2026 年實現顯著增長,並逐步擺脫對零售合作伙伴配額供貨的狀態。該工廠是美國最大規模的乳品加工設施之一,將幫助公司突破當前瓶頸,增強市場供給能力。

關於國際擴張,公司正在評估相關計劃。目前全球乳製品行業壁壘高、複雜度大且受監管嚴格。公司正關注如何將 Fairlife 在美國市場取得的經驗應用到墨西哥市場,推動 Santa Clara 品牌增長。2025 年第三季度,Santa Clara 在墨西哥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 13%,繼續鞏固其在高附加值乳製品領域的領先地位。

自十年前收購 Santa Clara 以來,公司不斷擴大其市場規模,證明了在合適的平臺下,品牌理念與產品創新能產生協同效應。公司將持續探索如何將 Fairlife 與 Santa Clara 的核心產品理念轉化為全球創新方案。

Q: 北美市場表現良好,但提到收入層級差異和渠道分化,請具體說明?

A: 北美高收入消費者支出穩定,中低收入羣體承壓。公司通過雙線策略應對:一方面發展高端品牌(如 Smartwater、Fairlife、Topo Chico),帶來組合提升;另一方面強化實惠型產品,如迷你罐裝,滿足更廣泛消費需求。

Q: 第三季度銷量改善主要來自執行提升,這種趨勢能延續到第四季度嗎?

A: 改善主要源自公司內部營銷、創新和執行強化,而非外部需求反彈。進入第四季度,公司將繼續保持投入,儘管基數較高,仍以維持正增長為目標。

Q: 明年利潤率趨勢如何?匯率影響會不會減弱?

A: 預計 2026 年匯率將帶來輕微正面影響。2025 年利潤提升部分來自營銷效率提高與數字化支出優化。未來利潤率仍將穩步擴張,但增長節奏將回歸正常水平。

Q: 北美競爭對手正在進行重組,這對可口可樂意味着什麼?

A: 公司專注自身增長與執行,繼續強化品牌、營銷及系統效率。競爭對手的內部調整為可口可樂帶來市場機會,公司將利用領先優勢加速投資與擴張。

Q: 歐洲銷量實際情況,是什麼原因?市場份額變化如何?

A: 歐洲消費呈兩極分化,高收入人羣支出穩定,低收入人羣趨向性價比產品。雖然部分地區天氣有利,但不足以抵消宏觀壓力。整體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公司將繼續優化產品組合與渠道佈局。

Q:公司在新興市場的裝瓶商治理機制是否有進一步改進?

A: 新的特許經營夥伴選擇更注重能力、意願和資本實力,並延續拉美地區的共同治理模式。包括印度、非洲、菲律賓等新合作區,均採用共同 KPI 與協同投資機制,以推動收入與回報同步提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