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最新發聲,看好中國資產配置價值。
今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中國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認為,對外資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與H股,是跑贏MSCI新興市場等基準指數的重要策略。
回到市場層面,A股、港股市場今日全線走強,截至收盤,滬指漲1.36%,重新站上3900點;創業板指大漲超3%,恒生科技指數漲超1%。展望後市,有券商機構認為,支撐本輪A股、港股向上的中長期邏輯仍在,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另一方面結構性景氣提供支撐,資金面充裕。
摩根士丹利:增持中國資產
10月21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在香蜜湖財富管理周·灣區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致辭表示,近年來,衆多投資人對中國在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在人形機器人、自動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中國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
王瀅表示,股票配置方面,對於中國市場,摩根士丹利建議長期關注高科技板塊,包括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生物科技、高端製造等,同時建議投資者持續配置高質量紅利股,以抵禦短期的市場波動。
對於美股市場,摩根士丹利偏好於優質股票、週期性股票和高運營效率的股票,但也要防止市場波動。
在歐洲市場,摩根士丹利建議增持國防、銀行、軟件、電信以及多元化金融等板塊。
在大宗商品的配置上,摩根士丹利特別看好貴金屬,尤其是黃金。王瀅認為,黃金在目前的水平上或有進一步上漲5%的可能性。
在貨幣方面,王瀅表示,她對美元計價的資產比較看好,但並不看好美元本身。「我們預計美元指數將從目前的98左右逐漸走弱,到今年年底可能會降至95左右,而到明年年底可能會降至85左右。」她說,在配置美元資產時,投資者應當考慮採用外匯對沖策略,以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
另據摩根士丹利日前發佈的報告,今年9月份,淨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份以來單月最高。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表示,聯儲局重啓降息週期,有助於改善中國股市流動性。歷史數據顯示,聯儲局降息後A股與H股多呈上漲走勢。隨着下半年中國經濟與政策出現邊際變化,預計將進一步提振外資迴流信心。
他進一步表示,7月以來中國資產「賺錢效應」顯現,海外投資者逐漸意識到提高中國資產配置比例的必要性。對外資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與H股,是跑贏MSCI新興市場等基準指數的重要策略。
劉晨明分析稱,聯儲局降息週期有望推動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促進跨境資本流入,提振外資對A股與H股的配置需求,並為中國資產的「慢牛」格局提供支撐。
全線反攻
回到市場層面,10月21日,A股、港股市場全線走強,截至收盤,滬指漲1.36%,重新站上3900點;深證成指漲超2%,創業板指大漲超3%;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87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1363億元,全市場超4600只個股上漲。香港恒生指數收漲0.65%,恒生科技指數漲1.26%。
展望後市,中信建投證券認為,牛市邏輯仍在,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另一方面結構性景氣提供支撐,資金面充裕。
「2026年國內加碼寬鬆的時刻,可能就是新一輪行情啓動的時刻。」申萬宏源認為,2025年第四季度還有科技引領的行情。2026年春季可能是階段性高點,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點,更不是本輪全面牛市的高點。牛市還有縱深,隨着時間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繹的條件會越來越充分。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若市場擔憂解除,港股科技板塊更受益於當下產業趨勢,港股資金面有望改善,短期波動不改港股四季度牛市行情,其中恒生科技空間最大。首先,港股互聯網巨頭受益AI敘事發酵,港股資產結構優勢有望凸顯。其次,伴隨聯儲局重啓降息,港股外資力量回流存在超預期可能。最後,南向資金有望繼續流入,推動港股行情繼續向上。結構上,AI驅動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此外,港股紅利受益於政策強化派息+低利率,港股新消費、創新藥資產較A股同樣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關注。
華泰證券日前發佈研報稱,中期視角下泛科技仍是市場主線。當前AI產業趨勢仍在演繹,且2025年A股公司半年報顯示,TMT板塊訂單和補庫仍處於上升趨勢,這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TMT板塊能延續高景氣的主動補庫狀態,這與當前A股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所示信息基本匹配。科技板塊在業績期消化性價比不高的壓力後,有望重新迎來配置機會。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