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
日報
前沿
當OpenAI宣佈收購Mac端AI工具開發商Software Applications(SAI)時,整個科技圈炸開了鍋。網友調侃:「剛跟谷歌掰完手腕,又敢動蘋果的奶酪,現在連大股東微軟都不放在眼裏了?」 這場看似普通的收購,實則是OpenAI的戰略宣言——它要將ChatGPT從一個對話工具,升級為掌控桌面端的AI原生操作系統核心,一場顛覆人機交互規則的戰爭已然打響。
視頻速覽
一、收購核心:被OpenAI
「震撼」的技術與蘋果基因團隊
OpenAI此次收購的標的,藏着兩大關鍵價值:一款名為Sky的革命性AI工具,以及一支深耕蘋果生態的頂級團隊。SAI成立於2023年,三位聯合創始人清一色出自蘋果——CEO Ari Weinstein與CTO Conrad Kramer曾創辦Workflow,被蘋果收購後演化成如今的「快捷指令」技術;COO Kim Beverett在蘋果任職近10年,主導過Safari、FaceTime、郵件等核心產品線的研發。這樣的豪華陣容,讓SAI對Mac系統的理解遠超普通初創公司。
真正打動OpenAI的,是SAI的核心產品Sky。這款尚未公開上線的AI助手,以懸浮界面覆蓋在Mac桌面之上,既能「看懂」螢幕內容、理解上下文,又能直接操作用戶的本地應用——從打開文件、總結郵件,到生成報告、執行系統命令,全程無需用戶手動介入。用ChatGPT負責人Nick Turley的話說:「當看到Sky演示時,我被徹底震撼了,它把我們‘讓AI執行任務’的空想變成了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SAI此前已獲得650萬美元種子輪孖展,投資方就包括OpenAI CEO山姆·奧爾特曼,這場收購更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深度合作」。按照計劃,Sky的技術將全面整合進ChatGPT桌面版,SAI的12人團隊也將整體加入,加速OpenAI「AI嵌入日常工具」的佈局。
二、戰略野心:從「對話工具」到「AI原生操作系統」
如果說過去的ChatGPT是「能聊天的助手」,那麼OpenAI想要打造的,是「能幹活的系統中樞」。此次收購的核心戰略意義,在於推動ChatGPT從「回應指令」向「完成任務」跨越——這正是AI原生操作系統的核心雛形。
傳統操作系統中,AI只是獨立應用;而OpenAI設想的未來裏,AI將成為操作系統的「意圖中樞」。用戶無需學習複雜操作,只需用自然語言表達需求,ChatGPT就能主動理解螢幕內容、調用對應應用、自動化完成工作流。比如,用戶說「整理今天的會議紀要併發送給參會者」,AI會自動提取視頻會議中的關鍵信息、生成文檔、同步到郵件客戶端並精準發送,全程無需用戶點擊任何按鈕。
Sky的技術恰好填補了ChatGPT的短板。它的懸浮界面設計打破了應用壁壘,系統級集成能力讓AI能深度操控Mac生態,這與OpenAI的願景完美契合。正如Nick Turley所言:「操作本地應用是ChatGPT進化的關鍵一步,我們要構建一個AI真正融入日常工具的未來。」 結合OpenAI此前在多模態領域的突破——GPT-5的理解能力與Sora的視頻生成能力,ChatGPT正逐步獲得「視聽+執行」的全鏈條能力,距離成為系統級入口越來越近。
三、多方博弈:同時挑戰蘋果與微軟的「危險遊戲」
OpenAI的野心,註定要同時攪動蘋果和微軟的利益版圖。對蘋果而言,Mac生態向來是封閉的「護城河」,而Sky的系統級操控能力,相當於讓OpenAI撬開了蘋果的「後門」。網友直言:「蘋果自己的AI做得一塌糊塗,現在OpenAI帶着前蘋果核心團隊來搶飯碗,這下庫克該坐不住了。」 更關鍵的是,SAI團隊對蘋果生態的熟悉度,能幫助OpenAI快速突破Mac系統的技術壁壘,直接威脅蘋果在桌面端的主導地位。
而對大股東微軟來說,這場收購更像是「養虎為患」。作為OpenAI最大的投資方和雲合作伙伴,微軟一直將ChatGPT視為鞏固Windows生態的重要抓手。但OpenAI近期的一系列操作卻處處「無視」微軟——推出Mac專屬瀏覽器、與前蘋果設計師Jony Ive合作開發AI硬件,如今又收購Mac系統集成公司,每一步都在向蘋果生態傾斜。網友調侃:「微軟是唯一給‘離家出走的孩子’付學費的家長。」
微軟的反擊來得迅速而猛烈。就在OpenAI宣佈收購的同一天,微軟發佈新版Copilot,一次性推出12項「人性化AI」新功能,全面升級自家AI瀏覽器;微軟AI CEO Mustafa Suleyman更是公開「開炮」,暗指OpenAI「沒底線」,強調微軟絕不會涉足成人服務等危險領域,疑似回應此前奧爾特曼「OpenAI下海」的言論。這場曾經的「親密夥伴」,如今已悄然站到競爭對立面。
四、併購加速:OpenAI的生態擴張之路
收購SAI並非偶然,而是OpenAI「技術+人才」雙軌併購戰略的延續。今年以來,OpenAI的擴張步伐明顯加快:以65億美元收購Jony Ive創辦的AI硬件公司io,補全硬件生態短板;以11億美元收購產品測試公司Statsig,提升產品迭代效率;再加上多起小型技術收購,OpenAI正通過併購快速完善從軟件到硬件、從技術到應用的全鏈條能力。
目前,OpenAI的估值已達5000億美元,強大的資金實力為其併購戰略提供了支撐。而此次收購SAI,更是精準補全了系統級集成的關鍵一環。隨着Sky技術的融入,ChatGPT將實現從雲端交互到本地實操的跨越,進一步拉開與其他AI助手的差距。
結語
OpenAI收購SAI的背後,是一場關於未來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當ChatGPT從「對話窗口」進化為「系統中樞」,當AI不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主動完成任務,傳統操作系統的定義將被徹底改寫。過去十年,蘋果和微軟主導了桌面計算時代;而未來十年,誰能打造出真正的AI原生操作系統,誰就可能掌控新的科技霸權。
對OpenAI而言,這場挑戰充滿風險——既要突破蘋果的生態壁壘,又要應對微軟的反擊,還要平衡商業化與技術創新的節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當Sky的懸浮界面最終融入ChatGPT,當用戶只需一句話就能讓電腦完成複雜任務,我們或許會發現:一場比移動互聯網更深刻的變革,已經悄然到來。
回溯 2005 年,DOIT 傳媒舉辦首屆 「存儲峯會」,自此便與中國數據存儲領域共成長。20 年間,行業從萌芽走向蓬勃,我們的峯會也迎來第 21 屆新起點。
如今生成式 AI 浪潮席捲,RAG 與智能體加速落地企業場景,數據的核心價值愈發凸顯。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量與複雜的應用需求,如何高效存儲、管理數據,釋放其背後的巨大潛能,成為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關鍵課題。
11 月 18 日,以 「釋放數據潛能,加速智能湧現」 為主題的 2025 中國數據與存儲峯會將在北京啓幕。屆時,我們將與行業同仁共探 AI 時代數據基礎設施演進、存儲技術創新與智能應用實踐,一同把握智能浪潮下的新機遇,誠邀您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