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將在10月29日美股盤後發佈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注:微軟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市場聚焦Azure與Copilot在企業側的落地速度與商業雲合同能見度的延續。機構預期微軟2026Q1預計實現營收753.90億美元,同比增加14.95%;預期每股收益3.66美元,同比增加10.94%。
一、2025財年Q4財報簡要回顧
微軟25財年Q4業績表現強勁,營收達764.41億美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為272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4%。調整後每股收益3.65美元,同樣超出市場預期。受此影響,在財報發佈會後,公司盤後股價大漲近8%。
二、2026財年Q1財報前瞻
隨着新財季財報即將發佈,市場密切關注Azure雲服務與Copilot等AI業務能否繼續交出超預期成績,而產能緊張是否將隨大規模基建投入得到緩解,也成為業界觀察重點。
AI驅動能否繼續超越預期?
Azure:
Azure作為微軟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上一財年Q4實現了39%的驚人增長,遠超市場預期的33%。根據微軟的指引,本季度Azure營收增長約37%,其中16個百分點來自AI相關服務,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瑞穗認為Azure增速有望高於公司約37%的指引,理由是雲與AI需求表現穩健。瑞銀分析師卡爾·凱爾斯特德認為,企業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態度再次改善,大型Azure合作伙伴指出增長趨勢正在加速,他預計微軟與ChatGPT開發者OpenAI的合作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改善Azure的前景。
從業務結構看,Azure的優勢在於其與微軟Office 365、Dynamics 365、GitHub等產品深度集成,同時支持混合雲部署(Azure Arc),在企業客戶中建立了很強的粘性。CEO納德拉表示,隨着經濟放緩,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工作負載轉向高效的雲。
截至2025年三季度,微軟Azure在全球公有云(IaaS+PaaS)市場的份額約22%-23%,穩居第二,僅次於AWS的29%-30%。但從增長速度看,微軟Azure正在快速追趕。最新的Q2 2025數據顯示,AWS增長17.5%,Azure增長39%,在增量市場中,微軟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搶佔份額。
Copilot:
數據顯示,微軟copilot使用者持續增加,貨幣化也在加快。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微軟的Github copilot用戶超2000萬,環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3,是微軟史上增速最快的商業產品。據微軟透露,超過80%的財富500強企業正在使用Copilot,預示着其巨大的企業級市場潛力。
數據中心產能緊張,2026財年Q1微軟計劃投入超300億美元
在AI需求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微軟正加速數據中心建設,以支撐其日益增長的AI訓練與應用服務。在2025年7月30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CFO艾米·胡德明確表示,2026會計年度首季的資本支出及孖展租賃資產總額將超過300億美元,年增率超過50%。
近期多項投資也進一步印證了微軟在AI基礎設施上的戰略佈局。9月,微軟宣佈已簽署協議,將在三年內投入40億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設第二座數據中心;與雲服務商Nebius簽訂194億美元AI算力訂單,從新澤西州Vineland數據中心獲取專屬服務器容量;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表示,公司將在未來四年內在英國投資300億美元,支持倫敦AI實驗室等項目。
不過,微軟CFO艾米·胡德透露,2026財年資本開支增速可能放緩,服務器、GPU等、CPU、網絡和存儲短期資產佔比有望提升,以應對更多的未交付訂單及AI算力需求。
合同基礎穩固,現金流能見度高
在上一季度,公司強調千萬級和億級美元以上大客戶合同數量持續增加,且約98%為年金型收入模式,這為未來收入確認提供了高可見度和穩定性。商業雲的剩餘履約義務(RPO)目前處於高位且保持同比增長,與公司在AI與雲的長期資產投入形成匹配。隨着數據中心的迭代和能源效率的提升,現金流的季節性和增長節奏有望逐步改善。市場對高資本支出的耐受度將隨着RPO和收入的持續增長而提高。微軟CFO艾米·胡德表示,微軟目前有3680億美元的已簽約未交付訂單需要完成,涵蓋公司雲業務的方方面面,在投資回報率、增長率及相關性方面,信心十足。她此前曾表示,當資本支出放緩到一定程度,公司就會進入加速增長階段。
三、機構觀點
各大機構普遍看好微軟前景,評級以「買入」為主,上調主要受Azure增長、AI佈局和25Q4財季超預期驅動。但仍需關注數據中心供應短缺和資本開支風險。
四、總結
微軟即將發佈的Q1財報核心看點高度集中於Azure雲業務的增長韌性與Copilot等AI產品的商業化兌現能力。儘管激進的資本開支帶來短期壓力,但其背後龐大的未交付訂單和清晰的AI需求前景,為公司的長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此次財報能否再次證明微軟在「AI競賽」中的領先優勢和商業化效率,將是決定市場情緒走向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