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河內10月25日 - 週末,約 60 個國家將在越南首都河內簽署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聯合國網絡犯罪條約,該條約旨在打擊每年給全球經濟造成數萬億美元損失的犯罪行為。
該公約將在40個國家批准後生效,預計將簡化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合作,但因擔心可能侵犯人權而受到活動人士和科技公司的批評。
"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開幕式上說:"網絡空間已成為犯罪分子的沃土......每天都有複雜的騙局欺騙家庭、竊取生計,並從我們的經濟中流失數十億美元。
"聯合國網絡犯罪公約》是一份強有力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旨在加強我們對網絡犯罪的集體防禦。
據估計,網絡犯罪每年給全球經濟造成數萬億美元的損失。
越南國家主席永強(Luong Cuong)說,公約的簽署 "不僅標誌着一項全球性法律文書的誕生,而且也肯定了多邊主義的持久生命力,在多邊主義下,各國克服分歧,願意為和平、安全、穩定和發展的共同利益共同承擔責任"。
批評者警告說, (link),其對犯罪的模糊定義可能會導致濫用。
包括MetaMETA.O和微軟MSFT.O在內的《網絡安全技術協議》(Cybersecurity Tech Accord)將該協議稱為 "監控條約",稱其可能會促進政府間的數據共享,並將測試系統漏洞的道德黑客定為犯罪。
領導條約談判的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UNODC))表示,該協議包括保護人權和促進合法研究活動的條款。
歐盟、美國和加拿大派出外交官和官員在河內簽署了該條約。
越南作為東道主的角色也引發了爭議。美國國務院最近指出了越南的 "重大人權問題",包括網絡審查。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稱,今年至少有 40 人被捕,其中包括因在網上表達異議而被捕的人。
越南認為該條約是在關鍵基礎設施遭受攻擊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提高其全球地位和網絡防禦能力的一個機會。
(為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為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為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為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