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商圈:舊時歇腳地 變身繁華新地標

北京日報客户端
10/28

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北京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浪潮中,一批新興商圈正以多業態融合之勢,不斷釋放消費新活力,展現出這座城市年輕、自由與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五棵松商圈是突出代表。它從昔日的城郊交通節點,變為如今現代化的體育文化新地標,親歷並見證了北京城市變遷的每一步。如今,五棵松體育館、華熙LIVE、萬達廣場等多元空間在此交相輝映,共同構築起京城文化、體育與娛樂的新高地,成為越來越多人爭相到訪的潮流聚集地和網紅打卡點。

·探訪·

荒蕪之地變為潮流聚集地

五棵松仍可見到五棵松樹

提起五棵松這個地名,大概不少人首先會生出一個疑問:這裏真的有五棵松樹嗎?從公開信息來看,的確如此。

五棵松這一地名的歷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清代時,此處有官員邵英的墓地,當年十分荒涼,連大路都沒有,墓地裏的五棵松樹卻很醒目,五棵古松有十多米高,枝繁葉茂,是當時京西一帶的標誌物之一。舊時,許多從門頭溝往京城送煤的、拉駱駝的人會途經五棵松附近,並在此歇腳兒。民國年間,阜成門外人煙稀少,時有打劫的強盜出沒,為了安全起見,去往京西的人們相約在五棵松樹下聚齊,搭幫而行,「五棵松」也被當成地名叫開了。時代變遷,曾經的五棵松樹早已不復存在,但地名卻保存下來。1965年修建地鐵1號線正好經過此處,由於技術問題五棵松樹相繼死掉,為了紀念這個地名的歷史意義,又補種了五棵松樹。如今,在五棵松地鐵站西北出口處仍可見到五棵松樹。

深受年輕人喜歡的新商圈

要是說到五棵松商圈,就不得不提到華熙LIVE·五棵松、五棵松萬達等核心項目,這裏已經成為京西區域集體育、演藝、休閒、消費於一體的新地標,繁華又熱鬧,深受年輕人喜愛。

家住公主墳附近的小林約好友逛街都會首選五棵松商圈,她們選擇的聚齊地點便是靠近那五棵松樹的五棵松地鐵站口。步行或者騎共享單車抵達目的地,喫個飯、喝個奶茶、看一場電影、逛一逛品牌店,或者在書店裏品讀都成為放鬆解乏的方式。

北京青年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華熙LIVE·五棵松西鄰西四環,南接復興路,與地鐵1號線五棵松站無縫接駁。從五棵松地鐵站B口出站,無需走出地面,穿過一段由花花草草、燈光裝扮而成的花廊,便可通往華熙LIVE中心。而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花廊也成為熱門打卡點,給人一種走花路的體驗感。

據瞭解,華熙LIVE·五棵松由雙奧場館——五棵松體育館、北京奧運會籃球訓練館——M 空間、北京冬奧會冰球訓練館——華熙LIVE冰上中心、HI-PARK籃球公園、華熙LIVE中心(寫字樓)以及配套商業區組成,總佔地28萬平方米。在這裏,不僅可以一站式滿足喫喝玩樂購的生活需求,還能沉浸式體驗體育賽事、大型商業演出、全民健身設施、體育培訓等業態帶來的樂趣。

地上的五棵松體育館作為北京著名的演出場館,已成為國內外一線明星北京演唱會的首選場館,碧昂斯、艾薇兒、后街男孩、Super junior、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王菲等國內外知名藝人都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演出足跡。場館工作人員說:「與去年相比,今年演出和賽事數量有了明顯增長。預計今年場館將承接演唱會達80場。」截至目前,華熙LIVE·五棵松·場館共舉辦演唱會55場、賽事7場,M 空間舉辦演唱會16場,籃球公園賽事14場,冰上中心舉辦賽事105場。

打造第四個「夜京城」地標

如今五棵松商圈已成為「北京居民常來,外地遊客必來」的特色商業街。在華熙LIVE·五棵松,每逢舉辦演唱會,粉絲人羣中過半都是來自北京以外的城市。而北京居民來到這裏,消費也已經不是唯一目的,無論是和好友約飯,還是和家人散步休閒,甚至是一個人溜達,都能找到更多選擇。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街區內還有羽毛球、網球、足球、卡丁車等十多項運動場地,以及為小朋友們準備的趣味運動設施,如燈光滑梯、音樂噴泉、空中穿越、彩虹滑道、冰雪樂園等。據工作人員介紹,冰上中心和商業南區等場所有大量滑梯可以供兒童免費玩。街區內還有針對孩子和成年人的種類齊全的教培項目以及一個民辦非營利性美術館,每年舉辦各種先鋒展覽。

作為城市深夜活力的聚集地和夜生活方式的體驗地,五棵松商圈改變了北京夜生活「東熱西冷」的格局。夜晚的華熙LIVE·五棵松依舊人流如織,璀璨的燈光為夜間娛樂營造了氛圍感。愛情廣場、哈哈鏡等網紅打卡點引人駐足;露天餐吧不時傳來三五好友的歡笑;京西唯一的酒吧一條街裏,精彩表演為顧客創造了更好的逛街氛圍,也為素人歌手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間。在相聲劇場裏,演員們抖着包袱,用鮮活的方式將傳統曲藝呈現給更多年輕人。

監測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上午10點至晚10點為客流高峯時段。夜間經濟(晚10點至凌晨6點時段),華熙LIVE·五棵松項目吸引客流8萬餘人次,佔雙節期間總客流近20%。以跨界融合為主題的五棵松商圈已成為北京繼前門和大柵欄、三里屯、國貿一期之後的第四個「夜京城」地標。

·關注·

城市更新給新商圈帶來什麼?

除了奧運遺產的潛在價值凸顯,城市更新也為五棵松區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毗鄰華熙LIVE的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是北京市第三批城市更新示範項目。前身是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建成於2008年。2023年9月28日,經過改造後重新開業,更名為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

這是海淀區的首個萬達廣場,也是北京首個第四代萬達廣場店,與區域現有商業形成組合拳,填補京西大商業缺口,它由傳統零售向集商業、社交、親子、藝術、全齡家庭娛樂為一體的體驗性消費轉變,帶給消費者更多文化活動與藝術體驗,使五棵松商圈再度提質升級。

走進五棵松萬達廣場,一個垂直高度達30米、長達64米的「超長飛天梯」映入眼簾,從一層直達6層。5層至6層之間還打造了「網紅旋轉樓梯」。通過旋轉樓梯拾級而上,來到了北京首家開進商場裏的演出劇場——愛樂匯藝術空間,在這裏既有《笑傲江湖》《神鵰俠侶》等影視金曲,又有《高山流水》《青花瓷》等國風古曲,還有《貓和老鼠》《冰雪奇緣》等親子音樂會。

該劇場負責人馬子祥介紹,開業近兩年的時間,客流和營業收入翻倍增長。今年演出場次同比增加80%,「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海淀區的文化氛圍,以及五棵松商圈吸引客流的能力。」

海淀豐厚的人文土壤、藝術潮流、前沿科技,同樣吸引了方所書店2024年1月將首店落在五棵松萬達廣場。與傳統意義上的書店不同,這裏咖啡飄香,3萬多種圖書擺放在不同的美學空間裏,茶具、文具、毛絨玩偶、服飾也一應俱全。方所書店負責人說:「門店在北京首店選址的時候,更關注我們能服務到的讀者客羣究竟由哪些人羣構成,海淀有豐厚的人文土壤,高校林立,知識分子雲集,是科技大區、文化大區,我們在這家店的圖書類型選擇方面是以藝術設計、外文書、人文社科等為主,併兼顧周邊社區家庭客羣的需求,配套了兒童美育的圖書,在既滿足成人圖書需求的同時,也能夠為小朋友們提供閱讀需求。」

據五棵松萬達營運招商副總範雨萌介紹,目前商場共有308個在營品牌,從周邊消費者的生活娛樂需求出發,引入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20餘家。愛樂匯藝術空間和方所書店與五棵松萬達廣場的餐飲、購物、娛樂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構建起集展覽觀賞、打卡留念、微型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消費全新業態。

·追訪·

繁華新地標是如何養成的?

五棵松商圈因奧運而起,因體育而興。

位於五棵松商圈的華熙LIVE·五棵松同樣受益於奧運會的舉辦。北京申奧成功後,五棵松體育館於2005年動工建設,2008年初正式交付併成為奧運籃球比賽場館,奧運籃球賽的成功舉辦也讓五棵松體育館迎來了高光時刻。北京首鋼籃球隊曾以此為主場,四年奪三冠,五棵松成為北京籃球迷心中的聖地,承載了不少人的青春回憶。2020年4月五棵松體育館改造工程正式啓動,五棵松體育館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球比賽場館。

作為場館投資方的華熙國際投資集團公司獲得40年獨家運營權。2011年五棵松體育館與萬事達卡簽訂冠名協議,成為全國第一個獲冠名讚助的奧運場館,也是第一個採用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場館。此後,五棵松體育館陸續改名為「萬事達中心」「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凱迪拉克中心」,現在已更名為華熙生物·潤百顏中心。

華熙LIVE相關負責人介紹,具有吸引力的服務產品是吸引消費者的核心要素,華熙LIVE·五棵松在全年52週中,每週都舉辦「沉浸式互動體驗類」優質活動,吸引衆多大型IP落戶,並創建了Hi-藝術節、啤酒嘉年華、Hi-潑水節、HI-ICE冰樂園等極具特色的自主IP。在北京深入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加快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政策指引下,打造了集體育競技、文藝展演、商業消費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成功實現「奧運遺產」向「市民生活場景」的轉型。

演藝市場更是為華熙LIVE帶來了顯著的客流與消費提升。據介紹,大型演出活動單日可吸引超過18萬人次的客流,帶動商圈整體消費:餐飲業態在演出日營業額可達平日的1.5倍;休閒娛樂消費同步激增,酒吧、Livehouse等夜間業態客流增長50%,散場後時段消費佔比提升25%。

為將「人流量」轉化為消費「留量」,華熙LIVE·五棵松還培育了「票根經濟」。消費者憑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文體活動的票根,可在商區內近百家餐飲、零售、娛樂商戶享受專屬折扣或贈品福利。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演唱會門票消費對當地消費拉動可達1:4.8,即門票花費1元,同期周邊消費4.8元。「票根經濟」正在重新定義文化消費的價值邊界。

·記者手記·

契合消費需求方可經久不衰

舊時的「五棵松」是歇腳人「集合約定」的標誌,從某種意義上說,五棵松的變化見證了海淀的過去與現在。時代變遷,古老的五棵松樹雖不復存在,但它卻為路人引路導航上百年,如今仍然發揮着地標的新作用。

五棵松商圈屬於海淀商業七大商圈之一,是海淀區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商業地標,輻射力強,最北可輻射到昌平區和順義區,最南可輻射至大興區,西至門頭溝區,東至通州區。

國慶假期的數據已經證明了其活力,五棵松商圈憑藉華熙LIVE、萬達廣場等綜合體的運營,日均客流量高居榜首。五棵松商圈文化、商業、旅遊與體育產業的深度融合,成為其激發市場新活力的關鍵引擎,併成功培育了賽事經濟、演藝經濟、夜經濟、票根經濟等消費新範式。商圈內匯聚文化、藝術、商業、餐飲、公共空間在內的多元化場景,吸引了更廣泛的人羣。

白天逛展,晚上聽演唱會,散場後還能在夜間食堂補充能量。通過夜場活動,8小時生活圈被擴展到24小時生活圈。票根經濟使得一張門票、球票、電影票變成新的消費場景的優惠券,為新的消費需求提供了引力。除了開啓商家形成聯動,商圈內的商業設施相互之間也有協同,萬達項目更面向大衆客羣,而華熙LIVE·五棵松更針對年輕客羣,客羣定位的差異化使得項目錯層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五棵松商圈發展成協作態勢。

記者在探訪過程中發現,剛開業一年的探五哩街區將華熙LIVE和萬達廣場直接連通,既有麻辣燙、炸串、肉夾饃等各色小喫店,也有攀巖、檯球、KTV、密室逃脫等娛樂項目,更接地氣的氛圍為這片充滿活力的區域注入了全新的魅力。

大衆消費需求在變,各類人羣的喜好也有所不同。每一次變化都伴隨着新的機會和挑戰,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商業邏輯,但不變的是,把握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才能切中市場命脈,在不斷奮進的時代浪潮中,經久不衰,繁華永在,如松樹長青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宋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