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國泰海通發研報指,強勁需求支撐,去庫預期推動鋰價上行。周內碳酸鋰現貨價格穩步上行、期貨區間震盪;供應方面,鋰輝石端和鹽湖端均有新產線投產,市場供應穩步增加,鋰鹽廠開工率維持高位。需求方面,主力下游表現依然強勁,動力電池快速增長、儲能市場供需兩旺,下游料廠開工率持續走高對現貨成交形成支撐。據SMM,中國碳酸鋰周度產量環比上升2.43%、周度庫存量環比下降1.73%庫存連續去化已超過兩個月,反映出本輪旺季下供需格局明顯改善、產業正反饋情況明顯。需求側,10月1-19日,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63.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新能源零售滲透率56.1%,增速與滲透率均較前一週改善,延續旺季特徵。供給側,海內外低成本產能仍在釋放,產量壓力仍不容忽視。我們認為,需求端強勢為鋰價提供充分支撐,但海內外供應項目在下半年大量集中投放與爬產,鋰價在11月末後或面臨一定壓力。根據SMM數據,上週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7.45-7.633萬元/噸,均價較前週上升2.79%。電池級氫氧化鋰(粗顆粒)價格為7.21-7.53萬元/噸,均價較前週上升0.82%。該機構維持鋰鈷行業增持評級。鋰板塊:需求延續旺季特徵,去庫推動價格上漲。1)無錫盤2511合約周度漲1.32%至7.65萬元/噸;廣期所2511合約周度漲4.25%至7.89萬元/噸;2)鋰精礦:上海有色網鋰精礦價格為881美元/噸,環比上升35美元/噸。海外礦端挺價情緒延續,下游詢盤、採買意願濃厚,礦價水漲船高。
鈷板塊:電鈷下游需求偏弱,庫存壓力下價格先漲後跌;鈷鹽則處於供需博弈狀態。鈷業公司多向電新下游延伸,構成鈷-鎳-前驅體-三元的一體化成本優勢,增強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