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超預期,英特爾王者歸來?

美股研究社
10/28

英特爾(INTC)於週四收盤後發佈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財報,盤後交易中股價飆升逾 8%,週五盤前交易仍上漲 8.5%。

但有意思的是,該股未能維持當日漲幅,最終收盤僅上漲 0.31%。

市場對英特爾的看法,正從 「懷疑」 轉向 「謹慎樂觀」。

英特爾本季度的財報算不上 「驚豔」,但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展現出的信心,無疑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

數據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達 136.5 億美元,高於 131.4 億美元的預期;每股收益為 23 美分。

此外,英特爾本季度還公佈了每股 0.37 美元的虧損,這是因為部分股票被託管,最終將根據一份 89 億美元的投資協議轉讓給美國政府。

這筆協議於8月敲定,美國政府將以 20.47 美元 / 股的價格收購約 4.33 億股英特爾股票。

此前一年,英特爾股價大多在 「10 多美元至 20 多美元」 的窄幅區間波動,如今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

在分析師看來,8 月底美國政府決定收購其 10% 股權,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隨後與英偉達的合作,進一步為英特爾的 「業務轉型故事」 增添了可信度。

美國政府支持 + 英偉達合作,徹底改變了市場對英特爾的認知 —— 它不再是一家陷入困境的傳統芯片製造商,而是美國實現 AI 和半導體產業目標的關鍵參與者。

對英特爾而言,本季度財報無需 「驚豔全場」,只需讓投資者知道:它重新在行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今年以來,英特爾股價已累計上漲逾 90%,表現優於同期標普 500 指數。

乍看之下,這樣的漲幅似乎已 「過高」,但這其實是英特爾股價的 「突破」—— 分析師預計,當前股價水平很快會成為新的 「基準線」。

英特爾的增長勢頭已明確向好,且從週四的財報電話會議來看,這種熱度還會持續,因為公司基本面和技術指標都顯示出明顯的 「拐點」 信號。

分析師對英特爾獲得本屆美國政府的支持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中也提到:

我們完全致力於推進特朗普政府‘恢復半導體生產’的願景,並自豪地歡迎美國政府成為我們這項事業的重要合作伙伴。

不過,我最關注的還是英特爾的代工業務 —— 該業務既為外部客戶生產芯片,也為英特爾自身供貨。

目前代工業務仍面臨不小挑戰,需要約 1000 億美元的資本投入,這不禁讓人疑問:是否還會有重大合作或交易落地?

本季度,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工廠開始生產最先進的芯片,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代工業務營收達 42 億美元,同比下降 2%,且全部來自英特爾內部芯片生產,尚未有外部客戶貢獻收入。

(圖表來源:英特爾財報)

陳立武表示:

在代工業務方面,我們顯然正在與多個客戶洽談。要贏得客戶信任,就必須切實展示出良率提升、產品可靠性,同時還要具備客戶所需的各類特定知識產權(IP)。

分析師認可管理層這種 「正視挑戰、不誇大承諾」 的態度 —— 這表明英特爾清楚,代工業務是一場 「持久戰」,而非 「一夜成名的神話」。

英特爾預計,2025 年第四季度營收中點為 133 億美元(市場共識預期為 133.7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8 美分(與市場共識預期持平)。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大衛・津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

若剔除阿爾特拉(Altera)業務剝離的影響,第四季度營收與第三季度基本持平。我們預計英特爾產品營收將環比小幅增長,但受供應鏈環境影響,仍無法滿足客戶全部需求。

(圖表來源:英特爾財報)

本季度,英特爾淨利潤達 41 億美元(合每股 90 美分),而去年同期淨虧損為 166 億美元。

津斯納透露:

我們通過一系列交易獲得了約 200 億美元現金,其中包括 3 項重要的戰略合作。截至本季度,公司現金及短期投資總額達 309 億美元。

他進一步細化了資金構成:

第三季度,我們從美國政府獲得 57 億美元,從軟銀集團獲得 20 億美元,從阿爾特拉業務剝離獲得 43 億美元,從 Mobileye 股權出售獲得 9 億美元。預計英偉達 50 億美元的投資將在第四季度末完成。此外,本季度我們償還了 43 億美元債務,2026 年還將繼續優先通過償還到期債務來降低槓桿率。

陳立武還提到,公司通過 「加速孖展」 改善了現金狀況,並表示:

我們為強化資產負債表所採取的行動,為公司帶來了更大的運營靈活性,也讓我們能更有信心地繼續執行戰略。

(圖表來源:英特爾財報)

總產品營收:127 億美元,環比增長 7%,客戶端和服務器兩大業務板塊均超出預期。

儘管預計 2026 年供應鏈緊張狀況仍將持續,但英特爾仍實現了出色的業務執行。

英特爾正通過調整定價和產品結構,優先聚焦需求旺盛、產能充足的業務板塊。

1. 客戶端計算事業部(CCG)

營收 85 億美元,環比增長 8%,增長動力來自:

PC 市場進入季節性旺季,且 Windows 11 系統更新週期帶動需求。

「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兩大平臺的推出勢頭良好。

微軟擴大合作,包括 Windows ML 集成、vPro + Intune 設備管理解決方案等。

2. 數據中心與 AI 事業部

營收 41 億美元,環比增長 5%,因產品結構優化和企業需求提升,超出預期。

AI 服務器主機 CPU 和存儲計算芯片需求依然強勁,但受產能限制,漲幅未能進一步擴大。

新款至強 6 代 「Granite Rapids」 處理器,相比舊款服務器,總擁有成本(TCO)最高可降低 68%,能耗最高可降低 80%。

目前英特爾股價約為 38.16 美元,在成交量放大的推動下上漲逾 3%,盤前交易顯示股價有望觸及 41 美元 —— 至少能看出,財報發佈後的上漲勢頭仍在延續。

每次價格突破時的成交量激增,也印證了市場對該股的信心。

儘管週五收盤時漲幅收窄,股價回落至 38 美元左右,但分析師仍有信心該股會再次突破 40 美元 —— 因為英特爾的 「增長故事」 正逐步得到市場認可。

英特爾的增長勢頭已明確向好,當前價位的風險收益比更具吸引力。此前看似 「過度延伸」 的漲勢,現在看來更像是長期趨勢反轉的開端。

未來市場對英特爾的預期會更高,公司也將進入 「用執行力匹配 AI 故事」 的階段。投資者已經為 「故事」 買單,接下來的焦點將是 「實際執行成果」。

目前英特爾的估值看似偏高,但管理層持續通過孖展充實資本的舉措,為估值提供了支撐。儘管預計投資者在消化 「今年以來大幅漲幅」 的過程中,股價會出現波動,但我認為,短期回調是健康的,而非風險信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