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李萌】10月27日,「完善全球治理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藍廳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當天在現場接受《環球時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貿易是互利雙贏的,不能把貿易作為武器。他還提到,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再次向世界強調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10月26日,中美經貿團隊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為期兩天的磋商。雙方以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雙方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並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林毅夫10月27日在回答「如何看待中美之間的交流」時表示,貿易是互利雙贏的,希望大家在世貿組織(WTO)的規則框架內推動全球化。不能把貿易作為武器,只為了單邊利益來犧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利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臺灣光復80週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臺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林毅夫對此表示,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有很重要的意義。臺灣的光復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一個偉大勝利,讓受到殖民統治的臺灣迴歸祖國懷抱,「這是我們在近代史上的一個偉大成就,當然要記住,我們應該慶祝。」林毅夫說。
林毅夫提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箇中國原則也是中國與各國發展外交關係必須明確的政治共識。當前,有些國家想利用臺灣作為棋子來遏制中國的發展,甚至在法理方面造成混淆。因此,現在我們紀念抗戰勝利、紀念臺灣光復,也是向世界再次強調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有利於臺海和平。「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中國的民族復興、中國的統一是必然會實現的,這也代表了我們的決心。」林毅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