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導體業績不及預期 股價暴跌熔斷

中國經營報
10/26

  歐洲半導體巨頭意法半導體10月24日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後,市場隨即上演劇烈震盪。受其第四季度營收展望不及預期、資本支出計劃下調等利空因素衝擊,該公司股價遭遇重挫,巴黎證券交易所與米蘭證券交易所股價均暴跌超10%,其中米蘭證券交易所股票一度觸發暫停交易機制,美股盤前跌幅同樣超10%。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意法半導體的業績下滑,反映出成熟半導體市場當前面臨的複雜困境。一方面,全球汽車電子需求增速放緩,直接衝擊其車規級芯片主業;另一方面,功率器件領域競爭加劇,這種雙重擠壓態勢,讓市場對行業拐點判斷產生重大分歧。

  財報數據透寒意

  意法半導體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多項公司經營核心指標同比出現明顯下滑。其中,營收實現3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2.55億美元下降2.0%。

  盈利能力的下滑更為顯著,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3.51億美元降至2.67億美元,降幅達24%;營業利潤率從11.7%大幅收縮至6.8%,縮水近5個百分點。毛利率表現同樣不及預期,本季度為33.2%,略低於公司此前給出的展望中值。

  意法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將其歸因於「汽車和工業產品組合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若計入3700萬美元的資產減值、重組費用等特殊項目,公司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僅為2.37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更是錄得-0.26美元/股的負值,與非通用準則下0.29美元/股的每股收益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公司資產運營與成本控制面臨嚴峻挑戰。

  對此,薪火私募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翟丹分析認為,這一表現主要受其核心業務——汽車與工業產品增長未達預期的拖累。從行業角度來看,全球半導體市場正處於緩慢復甦階段,但需求低迷、庫存高企以及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對行業整體造成了壓力。特別是汽車和工業芯片市場,受中國汽車銷售持續低迷的影響,需求恢復速度遠低於預期。此外,意法半導體的資本支出計劃下調也反映出其對短期市場前景的謹慎態度。因此,意法半導體的財務壓力既有行業共性挑戰的影響,也與其在汽車和工業市場的業務組合表現不佳有關。

  在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及祕書長吳高斌看來,意法半導體核心財務指標全面承壓,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全球半導體行業面臨共性挑戰,如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緊張等,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二,意法半導體自身經營策略可能存在一定問題,如產品結構、市場佈局等方面調整不夠及時,無法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除財務指標承壓外,真正引發市場恐慌的是意法半導體對第四季度的業績展望。其預計第四季度淨營收中值為32.8億美元,環比僅增長2.9%,且顯著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3.5億美元。

  業績利空消息一經發布,資本市場立即給出劇烈反應。10月23日當天,意法半導體在歐洲兩大核心交易所的股價同步暴跌:巴黎證券交易所股價單日跌幅超10%,米蘭證券交易所股價跌幅同樣突破10%,並因波動過大觸發暫停交易機制,這是該公司近三年來首次因股價暴跌引發熔斷。美股市場方面,儘管尚未開盤,盤前交易中該股跌幅已迅速擴大至10%以上,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態度明確。

  券商機構迅速調整對意法半導體的評級立場。摩根大通在財報發佈前維持的「中性」評級與26.40歐元目標價,在事後被解讀為暗含預警——該行此前已指出,2026年汽車市場問題將持續存在,整體庫存仍處高位,除非出現大規模經濟復甦,否則產能利用率將持續受壓,且2026財年增長預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疲態盡顯

  若將視線拉長至2025年全年,意法半導體的業績呈現出明顯的「前高後低」態勢,在2025年一季度時,公司延續了2024年的增長勢頭,受益於汽車電動化與工業自動化的持續推進,營收同比實現小幅增長,毛利率維持在34%以上。

  但從第二季度開始,業績增長動能明顯減弱。受全球汽車市場復甦放緩、工業訂單不及預期的影響,意法半導體當季總營收從上季度的25.2億美元小幅增至27.6億美元,環比增長10%,同比下滑14%;毛利潤9.26億美元,同比下降28.5%,毛利率為33.5%。

  汽車半導體市場的疲軟是影響意法半導體業績的最直接因素。儘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但全球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且汽車半導體庫存經過此前的補庫週期後,已進入去庫存階段。

  摩根大通的分析指出,2026年汽車市場問題將持續存在,整體庫存仍將處於高位,除非出現大規模經濟復甦,否則產能利用率將持續受到影響。作為全球車規級MCU與功率器件的主要供應商,意法半導體直接承受了庫存高企與需求放緩的雙重壓力,這與AI芯片數據中心半導體等領域的供不應求形成鮮明對比。

  在需求疲軟的同時,意法半導體還面臨着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在汽車半導體領域,英飛凌安森美等競爭對手紛紛加大車規級產品佈局,尤其是在碳化硅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領域,多家企業加速擴產以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

  翟丹認為,與英飛凌、安森美等競爭對手相比,意法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劣勢主要體現在產品組合的競爭力不足,儘管其成像傳感器和微控制器銷售表現強勁,但電源和分立產品的疲軟影響了整體業績。市場響應速度較慢,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變化,意法半導體未能及時調整產品策略以滿足客戶需求。客戶合作深度有限,與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可能未達到預期深度,導致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蠶食。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與英飛凌、安森美等競爭對手相比,意法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劣勢體現在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靈活性上。競爭對手能更快地將新技術應用於產品中,滿足汽車廠商對高性能、高可靠性產品的需求,同時能更靈活地調整市場策略,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客戶的需求,而意法半導體在這些方面相對滯後。

  翟丹表示,意法半導體的財務表現受到行業共性挑戰和自身業務短板的多重影響,未來需通過優化產品組合、加速市場響應以及調整區域策略來應對市場變化。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