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智能領航全球農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中國國際農機展開幕

中國農機化導報
10/26

10月26日,2025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在湖北武漢盛大啓幕。作為亞洲規模最大、全球知名的農機行業盛會,本屆展會吸引全球2500餘家企業、20萬人次專業觀衆齊聚,展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這是該展會十餘年來第六次落戶武漢,不僅成為中國農機行業技術創新與市場活力的「晴雨表」,更搭建起全球農機同仁交流合作的「超級平臺」,為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政策錨定方向:綠色智能成展區核心引擎

當前,全球農業正經歷「智能革命」與「綠色轉型」雙重變革。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農機行業發展指明方向。本屆展會以「創新開放賦能農業裝備,科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將智慧農業與新能源板塊列為重點主推內容,相關展區企業數量及展覽面積同比增幅超150%,立體農業智能機器人、AI視覺收割機等尖端裝備集中亮相,彰顯我國農機向「高端化、智能化」躍升的堅定步伐。

今年,展會特別設定了「精量播種與精量施肥展區」,整合全流程機械化解決方案與農產品初加工環節展示,推動農業生產從「粗放」向「精細」轉型。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會長範建華在致辭中強調,農機化發展需以創新驅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能源技術應用,「讓農機裝備更可靠、更高效、更智能」,並提出「堅持創新驅動、深化開放融通、聚焦用戶需求、推動綠色發展」四點倡議,為行業發展提供行動綱領。

市場破局增效:頭部企業競逐全球產業鏈

面對傳統農機市場「增量轉存量」的挑戰,本屆展會成為企業破局的「戰略樞紐」。展區內,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產品成為絕對主角:動力換擋拖拉機市場佔有率已接近20%,履帶式玉米收穫機因適配溼地作業需求,部分頭部企業銷量同比增長超200%,10公斤及以上喂入量的小麥收穫機市場佔比更是接近90%。

外資企業與海外展團亦積極佈局,多個國家的買家及觀衆悉數到場,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官方採購團尋求「貿易+技術」深度合作,凸顯展會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與此同時,作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重要紐帶,本屆展會國際化程度再創新高。日本首次組團參展,意大利、德國展團規模擴容,多家外資零部件企業集中亮相,凸顯全球產業鏈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外農機貿易大會」吸引衆多企業與國際買家「一對一」洽談。

針對「旺季不旺、庫存高企」等行業痛點,展會同期舉辦新能源農機研討會、市場形勢分析會等多場高端論壇,聚焦「存量市場下的產品升級」「後市場服務創新」等議題,破解行業難題。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趙剡水錶示,展會既是「技術試煉場」,也是「趨勢風向標」,通過「展示+論壇+對接」模式,助力企業從「產品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同期,主辦方還宣佈了系列重要展會信息:2025中國丘陵山區農機裝備暨甘蔗機械化博覽會將於2025年11月6日—9日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26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將於2026年3月27日—29日在河南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26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於2026年5月25日—27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26越南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將於2026年7月23日—25日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辦。範建華在總結髮言中指出:「中國農機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佔比超60%,東盟已成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唯有開放合作,方能共迎農機化的黃金時代。」

本屆展會將持續至10月28日。這座「六度牽手」農機盛會的江城,正以開放姿態擁抱全球機遇,推動我國農機從「製造大國」向「創新強國」跨越,為世界農業現代化書寫「中國答卷」。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讚好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讚好,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