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花錢排隊談「虐戀」,一次698元,值嗎?

虎嗅APP
10/25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Vista氫商業,作者:何愚,編輯:盧力麟,原文標題:《打工人花698排隊跟男店員談6小時虐戀,「掐脖強制愛比短劇還狗血」》,題圖來自:AI生成

最近的劇本殺,開始流行起和工作人員(DM)談戀愛,俗稱「戀陪」。

管他的人設是大明第一佞臣抑或神魔人三界至尊,皆為你而生,也為你而死;公主抱轉圈、掐脖強制愛,曾經隔着次元壁的偶像劇橋段終於照進現實,還附帶喫瓜觀衆圍觀驚歎。

上個月,還有店家激情推出了全員一對一戀陪本《神墟》,立志為每一位玩家都提供「全程互動戀愛陪伴,震撼演繹」,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到698元/位。

「但是想從一個店裏找出來八個長得還行的男DM,實在是莫大的挑戰。」

不想談戀愛的年輕人,正湧進劇本殺尋找完美戀人

雖然一個店裏很難找出八個帥哥,但有毅力的玩家可以跑八個城市找一個帥哥。

劇本殺行業有自己要追的愛豆,不僅是「當地著名打卡景點」,而且最近還搞起了「全國巡演」,有當紅炸子雞的場次起步就是498元/人,和明星見面會差不多。

而令他們火出圈的角色,不是偶像劇,更不是話劇音樂劇,而是劇本殺中的「戀陪」NPC。

圖源:小紅書@顧念の劇本殺世界

戀陪,顧名思義,戀愛陪伴,也就是以特定玩家戀人身份出現的陪伴型NPC。如果說傳統DM的工作更多是以第三方旁觀者的姿態進行主持和引導,那麼戀陪DM的主線任務就是「以身入局」,專門陪玩家談戀愛。他們所提供的,正是東亞小孩最稀缺、也最渴望的東西——「無條件的愛」。

這份無條件的愛,一般建立在相當嚴格的條件之上。

最常見的就是DM卷顏值不輸內娛。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劇本殺廠牌試圖將自家DM打造成網紅明星和人形招牌,將金句演繹高光片段剪成短視頻,配上催人淚下的bgm,光影模糊的落日燈下,一張比普通人更加精緻的面龐,配上深情款款的角色濾鏡,就是王炸。

另一方面,不僅DM要看顏值,連組局的玩家也開始互相卡顏值,「上一次聽說卡顏局還是在酒吧,沒想到這次是在會議室」。

顏值不夠出衆,親密互動來湊。十指相扣、深情擁抱逐漸淪為了基礎配置,現場辦婚禮也只是儀式感的開胃菜,部分店家甚至開始比拼起哪家雙人小黑屋的時間更長、掐脖壁咚的氛圍更曖昧,還有「公主抱轉圈」「臉貼臉鼻貼鼻」「嘴對嘴餵食」乃至「強制愛」的戲碼在各路喫瓜PDF中廣為流傳。

圖源:公衆號@劇庫劇本殺

可偏偏,「願意為你付出所有乃至生命」的角色最能打動人心——「每個戀陪本,都是一本亡夫回憶錄」。為了還原虐身虐心的橋段,DM也是拼了,有咣咣往地上摔的,有扇自己耳光的,還有灌一大口醋或者喫一整條芥末的,虐得玩家肝顫,直呼「戀陪本能不能別虐待DM了」。

發現玩家對自家的「亡夫」們愈發上頭,戀陪發行商也順勢在幾萬字的內容裏擴展戀陪位的數量,幾乎成指數級增長——從最初的一位,到男女各一位,再到四個戀陪位,直到上個月《神墟》發行,八人全員1v1戀陪終於照進現實,甚至由DM一人分飾性格迥異的兩個人設,讓玩家體驗到陰陽兩界的「兩個人」同時對你進行拉扯追求的極致快樂。

圖源:小紅書@哎雅

在招募《神墟》獨家授權的小紅書帖子中,工作室強調,這類全員戀陪劇本不僅具備更高的客單價溢價能力,還能顯著提升引流與復購,吸引全市乃至周邊城市的玩家慕名而來,輕鬆打造「網紅爆款店」。

這段話說得不無道理。因為多的是究極戀陪位愛好者,為了能和熱門角色和網紅DM談上一場曠世絕戀,不惜一擲千金。

現在你想打個戀陪位,和帥哥談場毫無負擔的戀愛,可能比上班還累——因為熱門劇本的檔期遠比工作日程表還要密,往往需要提前半年排隊預約,如果人在異地,那麼就需要「遠征」,算上交通和住宿則一場下來千元起步。

作為組局的「車頭」,戀陪玩家常常還需要自掏腰包給其他玩家補貼,少則一兩百塊,多則成千上萬塊,乃至請全場玩家免費打本順帶補貼666元大紅包,圈內甚至流行起一句話,叫做「無補貼,不戀陪」

此外,她們還身兼「服化」「道具」「編劇」等多種職能:根據人設圖精心打造全套妝造是完美代入的前提,搜索輸出指南提前做足功課背熟臺詞是slay全場的保證,還會貼心為DM和其他玩家準備奶茶蛋糕、以及符合各自人物設定的定製伴手禮,提前和工作人員商量加戲、遞紅包求改為大圓滿結局,甚至二刷三刷反覆刷,同一個劇本打個十來遍也不稀奇。

圖源:小紅書@黃米糕

哪怕萬事俱備,面對那位即將扮演自己戀人角色的DM,也常常是開盲盒的狀態:有人看起來和自家爹媽年紀相仿,「情深似海」變「父愛如山」;有人演技浮誇,油膩出戏,和劇本里的溫潤隱忍公子哥相比,怎麼演怎麼兩模兩樣,讓人難以代入;還有人倒反天罡,點評起了玩家的容貌身材,甚至越界強制親密互動,進行性騷擾。

而當我點進六年劇本殺行業老兵的夜之幕劇本殺刺槐的直播間時,剛好遇到戀陪玩家在吐槽自己遭遇的抓馬體驗,彈幕也喫瓜喫得不亦樂乎。

在接受氫商業訪談時,刺槐表示,他觀察到的戀陪玩家有着鮮明而複雜的畫像:00後居多,女孩居多,長得好看,有錢,一定用的是蘋果最新款的手機,現實中不乏追求者——「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很優秀,所以要體驗的劇本殺一定也是最頂級的,無論故事裏還是現實中的愛,都是要別人沒有的。」

和追星、Cos委託、乙遊等其他情感投射形式相比,戀陪玩家追求的,不只是戀愛本身,更是一種「被看見的高光時刻」,有人為了呈現出「最完美的版本」,自掏腰包補貼幾千塊,只為了讓故事繼續上演。

「只是一時很難分清楚,究竟是誰在陪誰談戀愛。」

戀陪賺錢拉小手,玩家花錢當小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戀陪的地方就有瓜。作為「流量密碼」的戀陪本,也常常深陷爭議之中。

據娛樂資本論報道,劇本殺行業在2022~2023年間經歷了一番大洗牌,接近60%的店鋪永久閉店,但核心用戶基數不降反增,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了172億。

最老派的劇本殺,不過是一羣人拿着人設劇本「角色扮演」的情況下揪出誰纔是真正的殺人兇手,也就是玩家們常說的「推理本」。但單純的「誰是臥底」玩法滿足不了戲精玩家們蓬勃的表演慾,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下存活下去,如今的劇本殺早已捲成長達12小時的真人實景沉浸式劇場了。

劇本殺進化到現在,關注點已經不在死不死人了,而是劇情能不能甜死人,同時虐死人。能讓玩家演爽了,同時兼具心理療愈效果的劇本纔是好劇本。

在小小的房間裏憋着開了八小時的會,但與劇本里橫跨幾十年的愛恨起伏相比也顯得短促。到了最後的沉浸演繹環節,長長的會議桌上已經快堆不下那麼多沾滿眼淚的紙巾了,之前還在一起插科打諢的工作人員搖身一變,身着藏袍的清秀男子在蕩氣迴腸的音樂裏緩慢轉身,背影漸遠,最後留下一張泛黃的紙條:「你的筆墨裏應記青史,記天地浩大,不必為我計較一生。」

在過去的一週裏,這樣精心編排的淚點橋段已經重複上演了許多次,每一次都賺足熱淚。結束的時候已經接近凌晨,玩家一邊捂着擦紅的鼻頭掃碼付款288元,一邊感慨哭得好爽,下次再來。

圖源:小紅書@我就是命好(見到侯明昊版

上述這類側重情感沉浸、弱化兇案與推理元素的故事類型,在劇本殺圈子中被稱為「情感本」。它精準擊中了打工人厭倦了日常開會、扯皮、甩鍋的痛點——主打一個不用燒腦,也能體驗愛恨情仇、波瀾壯闊的一生。哭一場算療愈,順便把班味洗乾淨。

而「戀陪本」正是情感本中的一個分支。據資深玩家青山的觀察與體驗,大概2019年左右,戀陪NPC最初的出現,其實是為了彌補情感本主線劇情中邊緣角色的遊戲體驗,「最開始大家都更關注和玩家之間的羈絆,因此沒有人願意打戀陪位」。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情況逐漸反轉。擁有「上帝視角」的專業DM,在情感把控和互動節奏上都更有保障,戀陪位因此開始受到追捧。越來越多玩家願意為這種確定性的親密付費,甚至出手更闊綽。

市場嚐到了甜頭,便順勢加碼,發行商和店家開始重點服務這些付費意願更強、復購率更高的戀陪玩家——戀陪位也就理所當然地,從配角變成了主角。

不過,之前的戀愛多在玩家與玩家之間上演,而如今的高光時刻卻傾斜給了戀陪玩家和DM。對許多不愛玩戀陪的劇本殺老玩家而言,就這樣被迫成為他人Play中的一環,替人尷尬的毛病又犯了。

「為啥戀陪賺錢拉小手,我還得自己花錢當小丑?」

更有誤入戀陪本的傳統推理向玩家一臉懵,一會兒苦惱「就非得和DM牽手嗎,那我一會兒怎麼喫飯」,一會兒疑惑「等了十個小時都結束了,怎麼都沒死人」。

許多劇本殺從業者也會抱怨,戀陪本的爆火讓整個行業的生態開始「失衡」。一方面,它擠壓了傳統推理本和普通情感本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一些劇本靠「戀陪」二字當噱頭,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文筆和可玩性,更有少數作品打「擦邊球」,讓本該浪漫的情感體驗變了味,也讓劇本殺整體陷入「污名化」的泥淖。

於是,連做戀陪本的店家都忍不住發出「反詐聲明」——「劇本人都是老騙子,請勿上當受騙。」

不過,在刺槐看來,戀陪本並無原罪,和其它類型的劇本並無高下優劣之分,只是服務於不同的受衆需求,甚至有時因為投入更多,在文本、流程和演繹上更勝一籌,重點是店家需要搞清楚自身的細分定位。

「雖然我天天沒事發一些奇奇怪怪的瓜,好像在勸退一樣,但我其實還是想讓大家知道,玩劇本殺是件很浪漫的事——每個人可以藉着劇本,說出自己平時不敢說的話,被故事治癒,或者成為故事的一部分去感受愛,這纔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也有玩家告訴刺槐,玩情感類劇本殺有被治癒的感覺,能感受到愛,然後帶着這種愛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裏,變成了一個很能給別人愛的人。

大學前禁止早戀,大學後儘早結婚,在家長和社會為女性規劃的「婚戀標準答案」裏,似乎不存在自由探索「愛」的餘地。而996的生存壓力下,現實戀愛的不可控性和高昂成本也令一身班味的牛馬望而卻步。然而,對親密情感聯結的渴求尚未被當代智人進化掉。

於是,年輕女性越來越不想談戀愛了,但「戀愛經濟」卻越來越火。

AI伴侶、乙女遊戲、團播掃腿舞、一日店長、委託男友等「戀愛替代品」層出不窮,當女性消費者選擇為「模擬戀愛」付費,她們想要的並非單純地消費「男色」,而是在一段可以由自己選擇、自己掌控的關係裏,低風險地體驗「愛與被愛」的無限可能。

參考資料:

1.錢江晚報,《22歲姑娘迷上「戀陪」:每月花一兩千,為情緒價值買單!有人卻說:惹上就完蛋》,2025.06

2.娛樂資本論,《172 億市場的劇本殺,用戀愛本席捲三四線城市》,2025.03

3.娛樂資本論,《2000元/8 小時:劇本殺「男模」為完美戀愛定價》,2025.04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Vista氫商業,作者:何愚,編輯:盧力麟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