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交易新篇章:掙脫束縛,開啓更多合作可能

環球市場播報
10/29

  OpenAI 擺脫微軟(MSFT)影響的過程並沒有花費太長時間。

  鑑於 ChatGPT 已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深遠影響,融入手機終端、用戶認知乃至(爭議不斷的)工作成果中,您若認為 OpenAI 早已躋身科技巨頭行列,也情有可原。不過,週二(10 月 28 日)OpenAI 與微軟達成的新協議,才正式標誌着其進入新階段:OpenAI 發展的新篇章將使其得以開展更多合作,推動這家人工智能領域的 「新星」 進一步接近科技巨頭陣營,成為其中的重要一員。

  在與微軟達成協議後,OpenAI(股票代碼:OPAI.PVT)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公佈了該公司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發展計劃,並表示將投入 1.4 萬億美元,致力於開發總規模達 30 吉瓦(GW)的計算資源。

  這一營利性合作協議與衆多其他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類似,因投資者的熱情追捧和巨大的增長前景而備受關注。協議中包含互利互補的條款,將推動雙方實現收益增長。目前 OpenAI 的估值已達 5000 億美元,擺脫非營利組織的身份後,該公司在孖展、招攬人才及明確發展目標方面都將更加靈活。

  微軟此前通過對 OpenAI 的投資已獲得約 10 倍回報,此次協議達成後,微軟將持有這家新成立的公益型營利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27% 的股份,同時還與 OpenAI 敲定了價值 2500 億美元的 Azure 雲服務採購協議。此外,微軟對 OpenAI 模型及產品所享有的知識產權權限將延長至 2032 年。

  然而,該協議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其背後蘊含着更宏大的戰略佈局。通過重組為傳統營利性公司,OpenAI 掃除了在孖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也為未來可能的上市鋪平了道路。

  此前,微軟一直是 OpenAI 營利化計劃中最具影響力的反對者之一。其他外部人士(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埃隆・馬斯克)也對 OpenAI 偏離最初的非營利使命表示不滿。(馬斯克旗下的競爭對手人工智能公司 xAI 目前還在起訴 OpenAI 和蘋果,指控二者通過 App Store 推廣 ChatGPT 的行為涉嫌反競爭。)

  但顯然,在科技巨頭級別的人工智能競速賽中,非營利組織已無立足之地。而微軟此前的種種反對意見,如今也已煙消雲散。這或許得益於微軟與 OpenAI 之間早已形成的高收益合作關係 —— 雙方很可能會繼續維持這一合作態勢。

  過去,OpenAI 依賴微軟 Azure 雲平臺,而微軟則向 OpenAI 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這家軟件與雲服務巨頭的股價借人工智能熱潮一路攀升,其 「先發優勢」 也使其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甚至可以說已超越亞馬遜(AMZN)和谷歌(GOOG)等競爭對手。

  這種市場動態如今已並不新鮮:新合作協議公佈後,微軟股價上漲近 4%。近幾周來,沃爾瑪(WMT)、超威半導體(AMD)、博通(AVGO)和英偉達(NVDA)等公司在與 OpenAI 宣佈合作後,股價均獲得了 「OpenAI 提振效應」。

  即便在重組計劃啓動前,OpenAI 也已通過相互關聯的孖展與合作網絡,將自身打造成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中的核心節點 —— 一個 「大到不能倒」 的存在。轉型為營利性公司並非其發展的終點,也無法確保其最終能實現 「不可替代」 的地位,但這無疑將為其未來發展提供有力助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明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