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週四,美股市場整體承壓,三大股指集體收跌,納指跌1.57%,標普500指數跌 0.99%,道指跌0.23%,其中科技股成為拖累市場的主要力量。
前一日公佈季度業績的Meta股價收跌11.33%,創下三年來最大跌幅,微軟也下跌2.92%,核心原因是投資者對兩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持續增長的支出預期感到擔憂。
這一擔憂同樣蔓延至芯片板塊,導致芯片股整體承壓。
費城半導體指數當日跌1.53%,30只成分股中22家下跌,AMD 跌3.59%,博通跌2.46%,英偉達跌2%且市值失守 5 萬億美元關口。
對此,Miller Tabak 股票策略師 Matt Maley 表示,這並不代表 AI 泡沫即將破裂或股市迎來重大逆轉,但確實增加了短期回調的可能性。
熱門中概股同步多數收跌,小馬智行跌6.79%,百度跌4.54%,阿里巴巴跌3.36%,騰訊音樂跌3.23%,京東跌2.88%,理想汽車跌2.34%,蔚來跌1.82%,拼多多跌1.5%,小鵬汽車跌0.99%。
市場波動背後,美國經濟基本面與政策走向的爭議也持續升溫。
高盛集團CEO David Solomon警告,若美國經濟增長未能提速,不斷攀升的債務水平將給經濟帶來 「清算」 風險。
他週四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接受採訪時指出,當前財政刺激和激進財政操作已深深嵌入美國及其他經濟體,且過去五年這一情況顯著加劇,新冠疫情期間的刺激措施進一步加深了經濟對債務的依賴,而走出困境的核心出路在於增長。
不過他同時強調,近期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較低」,且本週早些時候已駁斥了少數破產案例可能引發美國信貸 「系統性」 危機的擔憂。
另一位關鍵人物也對美國經濟政策相關機構提出批評。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週四表示,雖讚賞聯儲局週三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的決定,但聯儲局釋放的 「謹慎言論」 顯示其仍停留在過去,亟需全面改革。
他指出,聯儲局今年的通脹預測一塌糊塗,模型已經失靈,無法理解其為何暗示12 月 「按兵不動」,且對GDP 與通脹的預測 「始終不準」。
貝森特透露,他將在12 月初展開第二輪候選人面試,遴選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繼任者,目標是讓特朗普能在聖誕節前確定人選,找到一位能重塑聯儲局內部流程與運作機制的新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