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市場表現回暖,發行迎來拐點。三季度市場表現強勢,主動基金淨值普遍回升,帶動基金髮行回暖。從歷史經驗看,淨值>1的主動基金佔比升至80%以上後,基金髮行有望加速,帶動基金重倉股表現。
權益配置:主動基金權益倉位歷史新高。3Q25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持倉佔比提升1.4pct至85.6%,為歷史新高。固收+基金的權益和轉債倉位佔比分別+2.5pct/-1.0pct至10%/7%。
行業配置:增配科技、週期,減配消費、製造、紅利。1)從超配比例看,三季度主動基金大幅加倉TMT中的通信、電子,以及週期方向的有色與石油石化。減配消費中的家電、食飲居前。製造中的軍工和汽車,以及紅利中的銀行、交運也有所減倉。 2)細分方向來看,CPO、PCB等硬件為主要加倉方向。
如何看基金再抱團:TMT持倉比例至歷史高位,存在下行壓力。1)三季度基金A股重倉前20個股集中度上行至33%,回升至2022年三季度以來最高。
2)行業層面,2009年以來,過往幾輪主動基金抱團幾乎都以30%左右持倉佔比為臨界點,本輪科技浪潮下TMT持倉佔比已達40%。往後看除2020年的醫藥+食飲持倉在後3年內下降幅度較緩外,此外幾輪抱團瓦解後,持倉比例幾乎均下滑至20%以下。
相對定價權:主動基金在TMT板塊擁有較強定價權。從持倉佔行業流通市值看,當前主動基金在TMT上的定價權相對來看高於被動基金與外資,其次在製造(機械、軍工)上也有小幅優勢。
行業基金:五類行業基金如何調倉? 1)TMT基金加倉CPO、PCB,減半導體、計算機軟件;2)消費基金加倉電商、酒店,減輕工、白電;3)新能源基金加小金屬,減整車、電氣設備;4)醫藥基金加生物醫藥、減化藥;5)週期基金加小金屬、貴金屬,減工業金屬、橡膠等。
港股配置:繼續加倉港股互聯網、半導體、非銀等。如阿里、騰訊等受益於AI浪潮的互聯網平臺,以及上游的中芯國際、華虹等半導體公司,此外非銀中的保險受益於牛市帶來的資產質量改善,也獲基金增配。
基金重倉精選組合:基金重倉中篩選盈利預期CAGR>30%+10月以來盈利預測上修5%以上個股,後續有望受益於基金髮行回暖帶來的增量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