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鋰電池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前瞻產業研究院
10/30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中創新航(3931.HK);國軒高科(002074);欣旺達(300207);億緯鋰能(300014);孚能科技(688567);瑞浦蘭鈞(0666.HK)等

本文核心數據:鋰電池產業鏈;鋰電池產業全景圖譜

鋰電池產業鏈全景梳理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鋰電池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核心原材料及輔材供應;中游是指鋰電池製造;下游主要是鋰電池的各領域的綜合應用及回收。

從鋰電池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中國中冶等資源供應商以及容百科技、新宙邦等核心原材料供應商;中游的鋰電池製造商主要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特斯拉等鋰電池應用商。

鋰電池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

從動力鋰電池產業鏈代表性企業分佈來看,廣東企業最多,且代表性企業涉及動力鋰電池全產業鏈;其次是江蘇和上海,江蘇分佈有產業鏈上游和中游代表性企業,上海新能源汽車代表性企業分佈最多。

鋰電池成本結構分析

不同類型的鋰電池在材料成分佔比和成本上存在差異,這主要取決於其正極材料的種類和成本、負極材料的選擇以及電解液的配方。對於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佔比約為29.6%,負極材料佔比12%;對於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佔比約為46.1%,負極材料佔比7.7%。未來,隨着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同時新型材料的應用也將推動電池性能的提升。

鋰電池價值鏈

根據Econstor發佈的《鋰電池價值鏈評估》提出,鋰電池價值鏈代表了從原材料提取到電池回收的閉環。其中,原材料獲取涉及礦產資源的開採和原材料的加工,如鋰、鈷、鎳等的提取;電池製造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化學品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電池通過回收和再利用方面,電池正負極材料具有巨大的減排潛力。通過回收其中的金屬元素和石墨等材料,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既可以緩解礦產資源壓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減少碳排放,還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抵消正負極材料獲取帶來的碳排放。由於價值鏈的前四個步驟的複雜性和必要的專業知識,因此具有最高的附加值,其價值鏈概覽如下圖所示:

鋰電池上市公司經營情況

2025上半年鋰電池代表性企業收入中,最高的是比亞迪,超過3500億元,寧德時代為1788億元,毛利率為25%,是所有企業中最高。億緯鋰能為281.7億元,毛利率為17.3%,儘管和寧德時代差距較大,但是在上市公司中收入規模龐大。欣旺達收入為26.9億元,毛利率為15.8%,國軒高科收入為19.39億元,毛利率為16.4%。孚能科技收入較低,為43.5億元,毛利率13%。

鋰電池行業代表性上市企業最新投資佈局

從中國鋰電池產業代表性企業的對外投資來看,2025年國內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加速全球化與技術迭代。海外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建基地貼近市場以應對貿易壁壘,國內推進產能擴張與電池回收形成閉環。同時聚焦綠電工廠、固態電池等技術突破,以「國內+海外」策略強化產業鏈與技術競爭力。鋰電池產業代表性上市企業最新投資動向如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