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主鄭重:老鋪黃金「囤金+配售」雙動作,是底氣還是風險?

新浪財經
10/30

各位朋友,我是幫主鄭重,幹了20年財經記者,見過市場裏不少「左手佈局、右手承壓」的事兒,但最近 老鋪黃金 這波操作,還真得咱們掰開揉碎了嘮——畢竟一邊是金價十週來首跌,大家都在慌黃金還能不能拿;一邊是老鋪要砸27億港元配售H股,而且70%的錢都要用來囤金,比上次比例還高,這裏面的門道可不少。

前幾天有個做珠寶生意的朋友跟我吐槽,說今年黃金價漲得兇,他們補貨成本比去年高了一大截,利潤都被壓縮了。我當時就想到老鋪黃金,果然沒多久就看到它要配售的消息——你想啊,老鋪上半年擴張得多猛,存貨從去年的41億直接漲到87億,光銷售成本就花了76億,材料成本佔了70億,要是不趕緊囤金,後續賣什麼?所以這次加大囤金比例,一方面是為了填「存貨缺口」,另一方面也是它明着告訴市場:我看好未來金價,敢賭。

但這事兒的麻煩也很明顯。首先是配售價格倒掛,它定的732.5港元一股,現在股價還不到670港元,誰會放着便宜的市價不買,去買更貴的配售股?這配售能不能成,10月30號截止後才見分曉。要是成不了,老鋪缺錢囤金,大概率得去借債,可上半年它經營現金流已經是-22億了,再背上債務,流動性壓力就太大了。

更現實的是利潤問題。金價漲得兇,老鋪補貨成本跟着漲,毛利率從去年的42%掉到今年上半年的38%,沒辦法纔在10月26號第三次調價,這次直接漲了20%,比2月、8月那5%-13%的漲幅狠多了。但漲價是把雙刃劍啊——現在金價剛好在跌, 消費者 會不會覺得「買黃金首飾不划算」?要是銷量掉下來,營收又得受影響,到時候毛利率沒補上,營收再下滑,這就麻煩了。

其實現在市場還有個有意思的選擇:一邊是黃金十週首跌,大家對黃金的信心有點動搖;另一邊是A股股指十年後再破4000點,不少人開始琢磨要不要從黃金轉去股市。老鋪現在面臨的這幾個坎——配售結果、提價後銷量、高增長能不能續、毛利率能不能回來、現金流啥時候轉正——本質上也是給咱們普通投資者提了個醒:不管是買黃金實物,還是買黃金股,別光看熱度,得盯着「基本面」。

我做了20年財經記者,一直主張中長線投資,不會讓大家追漲殺跌。對老鋪黃金這事兒,我的建議是先「等等看」:等配售結果出來,看市場買不買賬;等一兩週,看提價後門店銷量有沒有變化;再盯着金價後續走勢,彆着急下判斷。投資這事兒,穩一點,比啥都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