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首席執行官凱茜·伍德週二表示,她並不認為當前的人工智能(AI)市場存在泡沫,但警告稱,AI相關股票的估值可能很快會面臨一次「現實檢驗」。
伍德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辦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期間表示,隨着利率開始上升,「市場將出現一次震動」。伍德指出:「我們將在未來一年內迎來這樣一個時刻——市場討論的焦點將從降息轉向加息。」「人們認為創新與利率呈反向關聯,但從歷史上看並非如此。我想打破這種誤解。不過,儘管如此,我們認為市場仍會迎來一次現實檢驗。」
不過,凱茜·伍德旗下的Ark Invest仍在持續進行一系列聚焦創新與科技股的重大投資操作。其中值得注意的買入包括Robinhood (HOOD.US)、奈飛(NFLX.US)以及百度(BIDU.US)等股票。同時,該基金也進行了部分減持操作,如Shopify(SHOP.US)與AMD(AMD.US)的股票。此外,該基金在10月出售了4,064股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以來,隨着AI相關公司估值飆升、大規模的AI投資以及AI生態系統的日益閉環,有關AI泡沫的擔憂再度浮現。華爾街對此觀點不一。
例如,美國銀行在10月進行的一項基金經理調查顯示,隨着今年以來AI概念股經歷了一輪強勁上漲,認為該板塊已陷入泡沫的全球基金經理比例創下歷史新高。在這項調查中,約54%的受訪者表示科技股當前估值過高。
Impactive Capital管理合夥人勞倫·泰勒·沃爾夫則指出,AI行業正處在泡沫之中,最終必將破裂。她將當前AI投資狂潮與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提並論,並表示:「我們絕對正處於AI泡沫中。泡沫會破裂。我不知道具體時間,也不清楚破裂程度,但許多人將損失慘重。」她的核心擔憂在於AI領域投資與回報的嚴重脫節,「數萬億美元資金正被規劃投入AI領域,而科技七巨頭僅產生數千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她對當前AI投資的財務可持續性提出質疑:「誰能證明未來五年能產生數萬億美元利潤?這根本無法實現,從數學角度看就不成立。」
不過,高盛表示,雖然都看到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因素,但他們總體上認為美國科技行業目前尚未陷入泡沫(至少目前還沒有)。該行策略師指出,雖然當前時期的一些特徵與過去的泡沫相似,而且交易的循環性值得警惕,但公開市場估值和資本市場活動水平仍低於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峯值。他還指出,「美股七巨頭」繼續產生超額的自由現金流,進行股票回購並支付股息,這種行為在網絡股泡沫期間是很少見的。此外,高盛強調,科技行業的機會依然存在,但多元化是明智之舉。
英偉達(NVDA.US)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週二於華盛頓舉行的GTC大會上罕見正面回應市場對「AI泡沫」的質疑,稱AI產業已進入「客戶願意為模型支付真實現金」的拐點,昂貴算力基礎設施的商業回報已出現,從而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