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TMT交易員Peter Bartlett警告稱,與股價表現形成對比的是,市場對這一交易的懷疑正在累積,其中"循環投資"問題成為最大質疑點,且標普500指數雖創新高,但398只成分股下跌創紀錄,市場漲幅高度集中於少數AI巨頭,內部分化嚴重。
儘管英偉達單日市值飆升2450億美元創紀錄,但市場對AI交易熱潮的疲態正在顯現。高盛科技、媒體與通信(TMT)交易員Peter Bartlett警告稱,面對似乎永無止境的AI領域新交易、合作和投資,市場參與者已經感受到明顯的疲勞感。
僅10月28日一天,英偉達就宣佈了超過15項重大合作,涵蓋從諾基亞10億美元股權投資到與微軟、OpenAI、禮來、Uber等企業的戰略合作。這些消息推動英偉達、微軟股價大漲,分別新增市值2450億美元和800億美元,納斯達克100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均創歷史新高。
但高盛交易員Bartlett指出,與股價表現形成對比的是,市場對這一交易的懷疑正在累積,其中"循環投資"問題成為最大質疑點。儘管英偉達CEO黃仁勳當天在GTC大會的主題演講中否認AI泡沫擔憂,稱其擁有5000億美元的營收可見性,但這並未完全打消市場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500指數當天以歷史新高收盤,但指數內部有398只個股下跌,創下該指數收於歷史高位時下跌個股數量的紀錄。等權重標普500指數與市值加權指數之間的背離達到歷史性水平,凸顯市場漲幅集中於少數AI相關巨頭的現狀。
單日AI交易"狂歡":英偉達主導的合作潮
10月28日堪稱AI領域的"交易日"。據Bartlett統計,當天宣佈的重大交易中,部分在預期之內,但大量交易出乎市場意料。
一天之始,微軟與OpenAI公佈新合作協議細節,英偉達宣佈對諾基亞進行10億美元股權投資。諾基亞股價暴漲23%,市值增加100億美元。此後,英偉達的合作公告接踵而至。
PayPal與OpenAI達成合作,在ChatGPT中擴展支付和商務功能,股價上漲4%,市值增加30億美元。
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與英偉達合作開發AI代理,股價上漲3%,市值增加50億美元。甲骨文與英偉達合作為美國能源部構建AI超級計算機,股價持平。
其他宣佈與英偉達合作的公司包括:
Uber(擴展移動網絡)、禮來(構建AI超級計算機)、Super Micro(擴展政府解決方案合作)、Lucid(交付L4級自動駕駛電動汽車)、Palantir(運營化AI決策)、HPE(AI工廠創新)、Zoom(聯邦AI架構)、ServiceNow(擴展智能工作流)、Flex(部署超大規模AI工廠)、Check Point(AI工廠安全解決方案)、Pure Storage與思科(企業AI工廠)等。
此外,Booz Allen、思科、MITRE、ODC和T-Mobile也宣佈與英偉達展開合作。Adobe當天宣佈與谷歌雲擴展戰略合作,CoreWeave表示有意進入美國聯邦市場向政府機構提供AI雲服務。
股價大漲難掩市場質疑
這些公告對股價產生了顯著推動作用。英偉達股價上漲5%,單日市值增加2450億美元;微軟上漲2%,市值增加800億美元。
高盛交易員Bartlett稱,這一現象尤為突出,因為當前市場基本忽略了穩健的財報表現,卻仍對AI相關消息作出積極反應。
但Bartlett警告稱,儘管這些股票表現強勁——英偉達、費城半導體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均創歷史新高,但從他的觀察來看,市場對這一交易的懷疑似乎正在累積,"循環投資"成為質疑的最大驅動因素。
所謂"循環投資",指的是AI生態系統內部企業之間相互投資、相互採購的現象,這種模式引發市場對營收可持續性和實際需求真實性的擔憂。
黃仁勳在當天的演講中駁斥了AI泡沫論。據華爾街見聞文章寫道,黃仁勳強調英偉達通過2026財年Blackwell和Rubin產品線累計擁有5000億美元的營收可見性。但這一表態未能完全消除市場疑慮。
Bartlett直言,英偉達和OpenAI正將自己與其他AI參與者區隔開來,主導了大部分交易活動,但這種密集的交易節奏正讓市場參與者感到疲憊。
高盛交易員指出,市場內部分化加劇印證了這一觀察。標普500指數收於歷史新高,但398只成分股下跌,創下該指數收於歷史高位時下跌個股數量的紀錄。等權重標普500指數與市值加權指數之間出現歷史性背離,顯示市場漲幅高度集中於少數AI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