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0月31日消息,本月14日微軟正式終止了Win10支持,發佈已10年的一代經典退出舞臺,儘管這引發了不少爭議,但結局就這樣了。
微軟終止Win10有多方面考慮,但要是從商業角度來看,微軟此舉顯然也是希望能刺激PC銷量,更多人升級Win11或者購買全新PC,都會帶動微軟業務增長,這也很符合商業邏輯。
那結果如何呢?刺激肯定是有的,但不一定如微軟所願,在Win10終止之後,Linux陣營來搶市場了,甚至蘋果的Mac電腦銷量都大漲了。
微軟這邊肯定有增長,最新發布的Q3財報中,Windows OEM暨設備部門營收增長6%,OEM授權在Win10終止之後大漲18%。
但微軟親兒子Surface設備表現不進入人員,銷量還在下滑,意味着大家就算不用Win10了,PC設備也會選擇其他廠商的硬件,沒有如願選擇微軟自家的Surface電腦。
細究起來,OEM授權大漲18%之中收益最多的硬件也是其他廠商,微軟賺的還是系統費用,而非自家的Surface銷售費用。
考慮到Surface電腦多年來的表現,不論是x86還是ARM平臺的,顯然都談不上成功,微軟是該想想怎麼改變一下這個產品的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