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I 投入 「捨命飆車」,資金信仰要被飆沒了?

海豚投研
10/30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Meta(META.US) 於美東時間 10 月 30 日盤後發佈了 2025 年第三季財報。雖然 27 億的 「驚悚」 淨利潤是 「噪音」,但這業績,尤其是收支指引組合背後隱含的趨勢,絕對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好事。

具體來看:

1. 廣告強勢加速:廣告收入增長 26%,進一步加速增長。廣告商調研來看,主要受益 Reels 時長提高、AI 工具 Advantage+ 帶動 ROI 提高。從實際量價分別來看,三季度延續二季度趨勢,廣告展示量增長加速增長到 14%,單價增長 10%。

從分區趨勢來看,量的增長應該主要是 Reels 在用戶端的進一步滲透(主要體現在 Facebook);而廣告單價來說,歐美市場,美國是因為經濟增長加好,單價沒有因為 Reels 這種低價廣告而受到侵蝕,而歐洲則應與歐元走強帶動了單價增速的進一步拉高。

整體來看,廣告一片繁榮景象。

2. 四季度指引 「平平」:相比於二、三廣告同比增長的持續加速趨勢,公司給了一個四季度總收入 560-590 億的總數(vs 賣方市場預期 574 億,買方預期 580-600 億之間),對應 16% 到 22% 的增長區間。

由於廣告收入在 Meta 中佔到了 98% 的權重,這個收入的增長指引基於等同於廣告增長,換句話說四季度增長要放緩。考慮到 Meta 每次都會超出指引的最高端,但即使四季度 Meta 收入最終如買方最高預期,落袋 600 億,同比增長也就 24%,仍然是一個增長放緩的趨勢。

這種收入增長趨勢下,如果經營開支和資本開支雙雙走高,就會呈現出收入增長放緩、投入加速,現金流擠壓導致股東回報變小,而當下估值仍然高懸在 28X PE 上下的情況。

3. Opex 蹭蹭漲:大模型進展不順,AI 實驗室高薪挖人,挖完又大裁員。再加上高增長的折舊費用,引發市場對支出不受控的擔憂。

三季度這個擔憂正在被印證:研發同比高增 35%,管理支出因為法務支出、員工薪資高增等,同比更是增長了 88%,徹底重回高增區間。

四季度支出指引:按照公司目前更新後的全年指引 1160-1180 億美金(底線比上季度拉昇 20 億美金),按中間指引來算,這裏隱含的四季度成本 + 運營支出,同比增幅會進一步拉昇到 38%,不考慮去年的 15.5 億的法務費用計回,同比增長 30%,明顯高於四季度收入端 16%-22% 的指引區間。

首尾覈算下來,對應四季度經營利潤率可能會擠壓到 42% 左右,相比高峯期 55% 的利潤率,嚴重下滑。換句話說,從四季度開始,市場就會真切的感受到 Meta「肆意」 投入給報表端帶來的壓力。

最終,收支雙雙高增下,三季度經營利潤 205 億美金,同比增長 18%,雖說超了賣方預期,但買方早已在高增的收入下拉高的收入和利潤預期,實際 Beat 應該並不明顯。

分業務,核心業務,App 服務經營利潤率 49%,低於賣方預期。反而在市場不太關心的 Reality Labs 上,虧損有所減少,收窄到了 44 億美金。

海豚君這裏提醒一下,由於明年 AI FOMO 心態持續下,AI 投入過高。這種情況下,Reality Labs 業務可能會成為降本裁員、縮減支出、諾騰到 AI 領域的 「重災區」。這個操作的過程,就是主營 APP 利潤率持續下滑,同時 Reality Labs 虧損持續收窄的趨勢。

4. AI 肆意投,市場要慌了?三季度業績業績本身,甚至四季度的指引,三季度財報中市場最為擔心的還是 2026 年的定性指引。這個炸彈,Meta 還是無情投出來了:

二季度財報時候,資本開支指引已經從 640~720 億提高到 660~720 億,下限提高了 20 億;這次在三季度實際資本開支達到 194 億後,高出市場預期接近 10 億之後,直接把去年 660 億的下限拉到了 700 億,上調了 40 億,相當於四季度資本開支要進一步拉高到 210 億上下。

顯然,隨着 Blackwell 的拉貨,Meta 資本開支的閘門徹底打開。同時展望 2026 年,Meta 雖然沒有給出總支出的具體數值,但定性已經是非常 「激進」,已經開始給投資者鋪墊下季度的定量指引了:

a. 2026 資本開支:2026 年增長機會誘惑太大,雖然 2026 資本開支具體數據沒有定下來,但是預期會通過自建和三方合建數據中心方式「激進投入」( invest aggressively),資本開支絕對值會 「顯著拉高」(notably larger)

b. 2026 年經營開支:2026 年增速會「顯著快於」(significantly faster)2025,主要是因為更高的雲開支以及攤銷折舊基建成本,其次是因為 2025 大幅招聘 AI 和技術人才導致員工費用會大幅增加。

5. 現金使用與股東回報:三季度末 Meta 賬上現金 + 短期投資合計 440 億美元,環比上季度又少了 30 億,主要是 PPE 投入又拉高,消耗了現金流。

本季度自由現金流 106 億,派息 12 億,回購 31 億。其中,回購相比上季度的 100 億大幅下降。今年截至三季度股東回報合計 300 億多一點,去年同期 340 億。這個這個季度平均算下來,股東回報收益率已經下降到 2%。

6. 業績指標一覽

海豚君觀點

以上總體可以看出,三季度本身業績不錯,主要問題是業績定量和定性指引背後隱含的收支趨勢:

a. 首先四季度的收入增長指引來看,Meta 走高收入高增期,後續的增長趨勢會逆轉之前兩個季度收入加速增長的趨勢,接下來要放緩了,或者 2026 年樂觀點估計,可能最多也就是穩在 20-25% 的增長區間。

b. 但這種背景下,資本開支和經營開始定性指引基本是 「油門拉滿」:別的不說,看定性用詞——「aggressively、notably、significantly。這三個詞放在投資和開支的前面,任何一個拋出來,都是讓投資者 「眉頭一皺」,三個詞一起拋出,市場必然徹底慌了。

c. 投入加大了,現金流減少了:股東回報的大頭——股票回購一下子所說了很多,而股價還在走高,直接把股東回報收益率拖到了 2%。

d. 按照收盤 1.89 萬億的市值,2025 年稅後不到 700 億的經營利潤,Meta 當下 PE 估值 28X 上下。

這四個信息放在一起,2026 年 Meta 的業績和估值矛盾躍然紙上:

2026 年會是一個嚴格意義上高投入期,這裏的高投入涵蓋了 AI FOMO 心態下,2026 本身進一步邊際拉大的資本開支高投入、人才的高薪爭奪戰,以及之前 2025 年已然形成的資本高增,從 2025 年底開始對報表端持續產生的明顯業績侵蝕。

這種情況下,Meta 能夠給出了一個 「WOW」 全市場的收入高增指引至關重要。而恰恰是在這個問題上,Meta 四季度並沒有給出收入邊際進一步拉速的指引,反而增長速度邊際放緩到(16%-22%)。這種情況下市場可能樂觀情況下也只能把 2026 年預期增速 20-25% 上下。

收支、估值共振的結果就成了:收入增長放緩、高投入開始侵蝕報表上的運營支出,同時資本開支還會 「縱情向前」,直接擠壓股東回報的能力空間。

這樣,2026 年對 Meta 而言,會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收支錯配期,利潤增長很可能是低雙位數,或者高個位數的增長。這樣的利潤增長預期匹配目前 25-30X 的高 PE,顯然不合時宜。因此,接下來殺估值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但這裏海豚君要提醒的是,別被瞎破膽。海豚君到目前為止一直強調的是殺估值,不是殺邏輯。雖然三季度的業績指引確實印證了市場的擔憂:Meta 大興土木、廣招人才,業績要難受了,但這只是公司自身的投入產出週期錯配。

首先,行業還算穩定:雖然有關稅的擾動,2026 年美國財政貨幣兩寬鬆給 Meta 這種以廣告變現為主,嚴重綁定宏觀經濟 Beta 的公司劃了一個隱形的業績安全底線。

而最為重要的競爭格局上,海豚君認為市場對於 Tikok 迴歸、Sora 橫空出世的擔憂當下有點多慮了,Meta 的社交娛樂帝國仍然穩固:

a. Sora 橫空出世,敘事似乎很嚇人。但目前看用戶留存率表現則很一般,我們相信大部分用戶應該將 Sora 當成了工具,在 Sora 上生成視頻然後發佈到原來的社交平臺上。因此,股價初期表現明顯反應過度,海豚君點評參考《OpenAI 要刮油,誰會掉層皮?》。

b. 老對手 TikTok,雖然交易即將達成(已經無實質性阻礙),但 TikTok 美國背後的數據中心遷移到 Oracle,可能會導致前端的一些功能受限,這其中是否會面臨用戶流失也說不定,因此在遷移工作真正塵埃落定之前,海豚君預計對 Meta 的總體影響應該仍然可控。

因此,在最關鍵問題上沒有重現 2022 年的壓力,Meta 就不會有太大的危機。目前看因為利潤率壓力,2026 年業績增長肯定是要明顯放緩的(除非 Meta AI 在一年內發揮神勇),但這依然會顯得估值上並沒有太多 buffer。

但如果走出 2026 年的短期產能錯配,如果 OpenAI to C 產品還要比較長的 「養蠱期」。那麼,2027 年之後走出短期投產錯配,用長期視角來看,Meta 的強大社交護城河在 AI 加持下,仍然有領先行業的能力。

因此長期價值角度,不妨從剛對 27 年預期的 25x P/E(估值中樞)或者 15x EV/EBITDA,按每年要求回報率 10% 來折現回來,估算下來對應現值 2 萬億。

當然,這個價值目標對應當下基本面下的市值水位完全雞肋。而對 Meta 的擊球區,更多應該是要對應着本次回調之後,比如說因 OpenAI 進軍社交 APP、Tiktok 重新出發,再加上 2026 年某個財報季報表暴雷的綜合刺激下,跌出一個比較好的長期 「機會坑」 時(比如 20X PE 或以下 vs 今日跌後大約 26X),再尋找適合入手的時機。

以下為詳細解讀

一、廣告還在 「加速度」

三季度 Meta 營收 512 億,同比加速增長到 26%,超出指引上限,但由於市場已提前預期了三季度收入的增長(三方跟蹤平臺數據顯示廣告核心指標三季度廣告展示量加速增長到 15%),並不算非常超預期。

而高增長主要是因為 Meta 在 Reels 等產品加持下,用戶質量維度指標如時長、DAU 粘性等持續鞏固,推動收入佔比 98% 的廣告業務持續加入增長。而 VR 新品(Quest 3S 和新一代的 Ray-Ban AR 智能眼鏡)9 月末才上線,因此對當期沒有拉動。

Q4 的收入指引:Meta 管理層預計 4Q25 總營收 560~590 億區間,對應變動為同比增長 16%~22%,匯率依然是推動 1 點的增長。

這一指引與賣方一致預期 573 億基本一致,但低於買方預期 580-600 億。而且從指引趨勢上來,上季度指引 17-24% 的增長,vs 這個季度 16-22%,恐怕實際四季度實際最終收入增長降速風險大。

具體分業務來看:

1. 廣告業務:展示量增長加速,或為 Reels 進一步滲透

對於廣告業務,海豚君一貫傾向於拆分當期量、價的增速變動趨勢,便於更好的理解當下的宏觀環境、競爭等問題。

1)廣告展示量:Reels 成功的紅利還在釋放

三季度廣告展示量增長進一步加速增長到 14%。

一方面來源於用戶盤子還在擴大,DAP(Meta 集團 APP 全家桶的 DAU)同比進一步加速增長到 7.6%;另一方面,從最近幾個季度趨勢來看,應該還是 Reel 廣告變現加速滲透中。海豚君測算下來三季度平均單個用戶展示量同比增長 5%,尤其是這個增長是在廣告單價持續上升下實現的。

而從歷史過完過來來看,在 APP 類型結構穩定時期,Meta 一般廣告單價上行期(宏觀好,廣告主需求好)的時候,不會特意拉高廣告填充率,來過度變現,降低用戶體驗。只有廣告單價下行期,有創收壓力,纔會拉一拉廣告填充率來提振一下收入。

但當下已經則是比較少見的廣告和單用戶廣告展示量雙升期。因此海豚君判斷,應該主要是 Meta Reels 短視頻消費時長上量之後,短視頻廣告填充率天然較高導致集團平均數結構性拉高。

不過,老平臺的廣告加載率已然不低,因此 Meta 後續還會持續推進 Whats App 和 Threads 的商業化,以此來創造新的廣告庫存。

DAP 增長 + 單 DAP 廣告展示量增長,帶動三季度總展示量增長了 14%,表現相當不錯。而分地區的總展示量,還是能明顯看到 Meta 作為廣告平臺的廣告釋放閘門控制力:

亞洲地區因為廣告單價基本不怎麼增長,廣告展示量直接同比拉昇了 23%;而歐美等廣告單價高增 10%+ 的地區,廣告展示量是在高個位數區間上(也就是 Reels 廣告佔比拉昇導致)。

三季度綜合廣告單價的同比加速了一個百分點,到 10%。分區上很明顯,歐洲因匯率順風,同比增速迅速進一步拉到 19%,而且美國本土廣告單價也進一步增長到了 13%。

海豚君認為,這個量價增長的背後,除了宏觀的順風,本質上還是 Tiktok 持續被拿來做博弈工具而無法正常發展,Meta 再次期間用 AI 技術拉高了用戶的粘性、鞏固生態壁壘有關。也只有這個基本背景,Meta 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 「量價齊飛」。

也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海豚君認為 Meta 去投入 AI 鞏固生態壁壘,提高用戶粘性和時長;用 AI 投入提高用戶內容推薦和廣告推薦的精準度完全沒有問題,Meta 沒有長期邏輯問題,而問題只是 Meta 在追求長期星辰大海的夢想下,短期的投產錯配,導致利潤承壓而估值又顯得相對較高的現實矛盾。

2. VR:新品貢獻在下季度

三季度 Reality labs 整體收入 4.7 億,這個收入體量,說實話無論增長多少,基本就是廣告收入的四捨五入項,或者說 Marginal Error。增長同比 74%,主要是受益 Quest 3 和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

而這次核心信息,在海豚君看來是經營虧損反預期收窄,只有 44 億的虧損。海豚君已經提示,在 AI 投入加大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這塊長投入、慢見效、大虧損業務短期降本增效、縮減投入的可能性。

產品節奏上,三季度末 Quest 3S 發佈和新一代 Ray-Ban 智能眼鏡發佈,對四季度業績有拉動。

(1)Quest 3S 是一款延續 Quest 3(去年發佈)性價比風格的新款 VR 頭顯,可一鍵切換 AR/VR 模式,支持物理環境與虛擬環境場景交互,但起售價只有 299.99 美元。同時 Quest 3 降價 200 美元至 499.99 美元,目前 Quest 3 仍是銷售最好的產品,同樣基礎款下,Quest 3 的存儲空間是 Quest 3S 的 4 倍。

低價策略整體思路是對的,這樣更有利於硬件的快速滲透。不過目前 VR 行業還缺優質內容,因此銷量基本靠節假日促銷拉動,預計對四季度的業績有一定幫助。

(2)新版 Ray-Ban Gen3 主要新增了 AR 顯示屏、神經交互腕帶以及芯片換成了定製 NPU,這使得 AI 算力提升 4 倍,方便更多的 AI 功能升級。比如新版眼鏡支持實時字幕翻譯、視頻通話、AI 視覺識別等 AI 功能,售價 399/799 美元(價格偏高,恐怕會影響銷量)。2025 年主要在美國上線,明年擴展到歐洲等其他國家。

二、AI FOMO 正旺,投入縱情狂飆

三季度從重資產的投入的折舊上還沒有明顯反噬,同比只增長了 23% 了,成本總體增長 25%,所以毛利率三季度還是進一步提高的,但按照公司 2026 年的支出指引以及原因解釋,2026 年情況估計就要反轉了,2025 年資本開支的大幅增加會開始反映到收入報表上。

三季度員工人數在之前環比減少了近 1000 人,三季度又增加了 2500 人,把公司總體員工數拉高了 7.85 萬人,部分導致三季度研發和管理費用都在高增。

具體來看,研發費用增長了 36%、管理費用則因為法務開支、人員開支等高增 88%,最終收入雖然增長亮眼,但盈利 205 億,同比增長 18%,不算耀眼,經營利潤率回落到了 40%。

分業務上經營利潤上,能夠看到的一個增量信息是,高毛利業務——主營業務 APP 全家庭帶來的廣告 + 零星的其他收入,經營利潤率其實是明顯低於預期,環比回落了接近 4 個百分點,到了 49%;反而 Reality Lab 沒有市場預期的虧損拉大。

三季度資本開支達 194 億,Blackwell 拉貨上量後,Meta Capex 環比上季度又提升了 24 億,而按照指引,下季度開支已經應該會拉到 210 億上下。

也由於四季度已經是 210 億,公司又說了 2026 年會大舉提高資本開支,海豚君毛拍一個 2026 年 1000 億的資本開支。如果 2026 年公司收入能夠維持在 20%,那麼等於說進入 AI 週期,Meta 2024——2026 年的資本開支強度(Capex/收入)會是 24%、36%、42% 的高斜率曲線,輕資產公司,重資產化的傾向非常明顯。

這種時候,如果收入沒有加速增長趨勢來匹配,殺估值的概率會確定性變大。

海豚投研「Meta」部分歷史文章:

財報季(近一年)

2025 年 7 月 31 日電話會《Meta(紀要):投 AI 不含糊,明年要投 1000 億》

2025 年 7 月 31 日財報點評《Meta「逆天」 狂飆》

2025 年 5 月 1 日電話會《Meta(紀要):打造每個人的專屬 Meta AI》

2025 年 5 月 1 日財報點評《TikTok 劫,Meta 爽,老扎 AI 野心膨脹》

2025 年 1 月 30 日電話會《Meta(紀要含小會):每年都是 「關鍵年」,今年不止 Meta AI》

2025 年 1 月 30 日財報點評《Meta:又見老扎激動砸錢,為啥市場這回不慌了?》

2024 年 10 月 31 日電話會《Meta: Q4 Capex 的飆升有季節性擾動(3Q24 紀要)》

2024 年 10 月 31 日財報點評《Meta:徹底成 「AI 狂徒」,高成長能架得住高投入嗎?》

2024 年 8 月 1 日電話會《Meta:Q3 廣告高增長靠什麼?(2Q24 紀要)》

2024 年 8 月 1 日財報點評《Mag 7 雷聲滾滾,「清流」 Meta 真能挺得住?》

2024 年 4 月 25 日電話會《Meta:計劃多年投資 AI,不會過多關心短期能否盈利(1Q24 業績電話會紀要)》

2024 年 4 月 25 日財報點評《Meta:暴跌夢魘又來?驚嚇大於驚悚》

2024 年 2 月 2 日電話會《Meta:廣告穩定強勢,保持持續投入,力爭做下一代計算平臺(4Q23 電話會紀要)》

2024 年 2 月 2 日財報點評《「狂飆」 Meta:中國出海爆棚,小扎豪氣 「送大禮」》

深度

2023 年 12 月 8 日《Meta 與中概出海的 「愛恨情仇」:TikTok 踢館,Temu 送寶》

2023 年 6 月 27 日《TikTok 跌倒,Meta 喫飽》

2023 年 2 月 21 日《美股廣告:TikTok 之後,ChatGPT 要掀起新 「革命」?》

2022 年 7 月 1 日《TikTok 要教 「大哥們」 做事,Google、Meta 要變天》

2022 年 2 月 17 日《互聯網廣告綜述——Meta:戰鬥力低下是原罪》

2021 年 9 月 24 日《蘋果拔刀,第一個 「見血」 的巨頭是 Facebook?》

2021 年 8 月 6 日《Facebook:深挖全球頭號網民收割機的 「生意含金量」》

2021 年 11 月 23 日《Facebook:重金轉身 「Meta」,雙壓之後拐點不遠》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