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書記與雷軍交流

市場資訊
10/29

  來源:政知見

  撰文 | 餘暉

  10月28日上午,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到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調研智能終端產業發展情況。

  他強調,要強化創新突破、拓展應用場景、集聚產業生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智能終端產業發展高地

  此次調研,王忠林先後前往鴻蒙生態(武漢)創新中心、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等地,還與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交流。他提到,希望小米集團推動更多智能終端先進技術產品在湖北轉化生產,打造智能製造領域的示範標杆。

  什麼是智能終端

  簡單來說,智能終端是一類嵌入式計算機系統設備。大到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小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運動手錶等,只要具有單獨數據處理能力的終端設備,都可以歸納為智能終端。

  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終端交互方式及服務方式發生深度革新,推動智能終端進入萬物智聯、協同智慧新紀元

  智能終端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產業鏈深度融合了硬件製造、操作系統研發、中間件設計、應用軟件創新及內容創作等多個核心環節,場景應用廣、科技融合度高、市場空間大、發展潛力足,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也是連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重要橋樑

  國家層面也對這一產業高度重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8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

  在這一背景下,各地已紛紛展開佈局。

  今年9月,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就 《杭州市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終端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此舉意在「打造全國一流的人工智能終端產業高地」。根據《方案》,到2027年,杭州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

  10月,上海發佈《上海市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6-2027年)》,明確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終端產業總體規模突破3000億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消費級終端品牌,培育2家領軍企業,實現三個「一千萬」臺規模,即人工智能計算機、人工智能手機、人工智能新終端規模各達到千萬臺以上。

  湖北同樣在積極發力。

  湖北省智能終端產業基礎好、創新實力強、發展前景廣,已涵蓋經濟社會各行各業。在此次調研中,王忠林提到,要圍繞智能手機、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重點領域,強化創新突破,搶佔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制高點」。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

  王忠林調研的其中一站,是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這是小米集團首個自建智能家電工廠和小米「人車家戰略」的關鍵支撐。項目2024年11月開工建設,今年10月28日正式投產。當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現身投產儀式。

  「這是繼手機工廠、汽車工廠後,小米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廠,在智能製造領域,小米又邁了一大步。」當日,雷軍在其個人微博分享了這一消息。雷軍表示,這座數字化工廠每6.5秒就能下線一臺高端空調,關鍵部件可以實現100%AI視覺質檢。

  在此次調研中,王忠林與雷軍親切交流他說,希望小米集團加快推進武漢智能家電工廠項目二期建設,推動更多智能終端先進技術產品在湖北轉化生產,打造智能製造領域的示範標杆;發揮頭部企業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產供鏈企業集聚,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羣效應,為湖北做大做強智能終端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調研中,王忠林強調

  • 要着力推動智能終端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強招商引資,着力引進一批上下游配套骨幹企業,推動企業上鍊成羣、集聚發展。

  • 要加強推廣應用,加速智能終端產品應用場景開放創新,積極拓展在實體經濟、民生服務、數字消費等領域的應用深度,促進供給與需求良性互動。

  • 要加強統籌協調,全力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要素支撐,持續打造良好產業生態,支持智能終端企業在湖北省更好更快發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江鈺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