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中國銀河證券發研報指,公募基金髮布2025Q3重倉持股數據。我們選取主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持倉數據進行分析;同時,我們統計了北上資金持倉情況。主動型基金對銀行低配比例擴大,重倉比例降至近五年低位:2025Q3銀行板塊低配比例為8.38%,環比擴大0.53pct。細分板塊來看,城商行由超配轉為低配0.36%,其他銀行低配比例均有擴大,其中,國有行擴大3.52pct至9.96%。主動型基金對銀行持倉總市值為300.98億元,環比-52.63%;持倉佔比為1.81%,環比-3.03pct,為2020年以來倉位最低、降幅最大水平;倉位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14,環比下降7位。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倉位分別為0.23%、0.59%、0.81%、0.18%,環比均下降,其中城商行降幅最大(-1.45pct)。7月以來,銀行集中派息期基本結束,疊加市場風格切換,資金風險偏好提升,更多流向電子、通信等科技成長板塊。被動型基金對銀行重倉比例下降:2025Q3,被動型基金對銀行持倉總市值為841.12億元,持倉佔比5.44%,環比-5.67pct,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7,環比下降3位。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持倉佔比分別為0.82%、4.26%、0.35%、0.01%,其中,股份行持倉佔比下降最多(-4.43pct)。Q3銀行板塊普遍回調,在主要指數中的權重降低,以寬基ETF為主的被動資金從銀行權重股流出。以滬深300為例,截至9月末,銀行板塊權重 較Q2下降3.61pct至11.84%,其中股份行、國有行權重分別-2.04pct、-0.7pct。該機構表示,三季度市場風格切換,資金整體流出銀行板塊。近期關稅不確定性催生防禦性配置需求,紅利價值再受青睞。十五五規劃出臺推動銀行業轉型,關注變革進展及基本面修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