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31日 11:13,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下跌3.76%。成分股方面升跌互現,艾森股份領升5.01%,華興源創上漲2.32%,神工股份上漲1.54%;拓荊科技領跌6.96%,盛美上海下跌6.60%,中微公司下跌5.67%。科創半導體ETF(588170)下跌3.72%,最新報價1.42元。
流動性方面,科創半導體ETF(588170)盤中換手10.99%,成交4.18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30日,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近1月日均成交6.52億元,領先同類。
規模方面,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近2周規模增長3.52億元,實現顯著增長。
隔夜美股市場整體承壓,三大股指集體收跌,納指跌1.57%,標普500指數跌 0.99%,道指跌0.23%,其中科技股成為拖累市場的主要力量。
前一日公佈季度業績的Meta股價收跌11.33%,創下三年來最大跌幅,微軟也下跌2.92%,核心原因是投資者對兩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持續增長的支出預期感到擔憂。這一擔憂同樣蔓延至芯片板塊,導致芯片股整體承壓。
雖然或有悲觀情緒蔓延,但A股市場半導體仍有基本面支撐
消息面上,中微公司於10月29日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報。公告顯示,中微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0.63億元,同比增長約46.40%;歸母淨利潤為12.11億元,同比增長32.66%。收入按產品來看,前三季度刻蝕設備收入61.01億元,同比增長約38.26%;LPCVD和ALD等薄膜設備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約1332.69%。
中信證券認為,從產能角度看,國內晶圓廠全球市佔率有望從目前的10%提升至30%,存在約3倍擴產空間;設備國產化率若從目前的20%提升到60%至100%,則有3至5倍的增長空間。短期來看,今年國內晶圓廠投資節奏雖相對平穩,但頭部存儲廠商新項目有望啓動,先進邏輯廠商亦在加大擴產力度,半導體設備行業或迎來新一輪增長。
相關ETF:公開信息顯示, 科創半導體ETF(58817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4417;C類:024418)跟蹤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囊括科創板中 半導體設備(61%)和半導體材料(23%)細分領域的硬科技公司。 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行業是重要的國產替代領域,具備國產化率較低、國產替代天花板較高屬性,受益於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導體需求,擴張、科技重組併購浪潮、光刻機技術進展。
半導體材料ETF(5625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0356、C類:020357),指數中半導體設備(61%)、半導體材料(21%)佔比靠前,充分聚焦半導體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