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發佈25 年第三季度最新業務狀況,25Q3 整體收益同比增長245-250% , 其中中國收益同比增長185%-190% , 海外同比增長365%-370%。其中25Q1 同比增長165-170%,25H1 同比增長204.4%。
投資要點
整體:預計環比提速。根據公司披露口徑,我們試圖推測25Q2的同比增速。因公司產品銷售季節性明顯,Q4 是銷售旺季,但Q1 和Q2 受節假日影響、春節工廠放假備貨等因素影響,我們認為Q1、Q2季節性並不明顯。因此我們假設:1)Q1、Q2 銷售基數差異不大;2)25Q1 取用區間中樞,推測25Q2 的增速,與25Q3 區間中樞進行比較(以下皆同)。根據公司公告, 25Q1 同比增長165-170%,25H1 同比增長204.4%。我們折算25Q2 整體收入增速為241%,25Q3 整體收入增長245-250%,整體環比提速。
中國區:labubu 發貨,銷售環比提速。根據公司公告,25Q3 中國整體收入增長185-190%,其中25Q1 中國收入同比增長95%-100%,25H1 中國收入同比增長135%,我們預計25Q2 中國增長170%+。25Q3環比提速。
1)線下渠道:25Q3 同比增長130%-135%,其中25Q1 同比增長85%-90%,25H1 同比增長212%,25Q3 環比降速。
2)線上渠道:25Q3 同比增長300%-305%,其中25Q1 同比增長140%-145%,25H1 同比增長117%,25Q3 環比提速,我們認為主要是labubu 預售發貨大部分在Q3 有關。
海外區:整體略有降速。根據公司公告,25Q3 海外增長365-370%,其中25Q1 同比增長475%-480%,25H1 同比增長440%,25Q3 環比降速。
分區域來看;
1)亞太:預計持平。25Q3 同比增長170%-175%,其中25Q1 同比增長345%-350%,25H1 同比增長258%,我們預計25Q2 同比增長168%左右,25Q3 增速預計與25Q2 持平。
2)美洲:略有降速。25Q3 同比增長1265%-1270%,其中25Q1 同比895%-900%;25H1 同比增長1142%,我們預計25Q2 同比增長1387%左右,25Q3 增速預計略有下降。
3)歐洲及其他:略有降速。25Q3 同比增長735%-740%,其中25Q1同比600%-605%,25H1 同比增長729%,我們預計25Q2 同比增長856%左右,25Q3 增速預計略有下降。
全年展望:旺季來臨,展望積極。Q4 是泡泡瑪特的傳統銷售旺季,萬聖節、黑色星期五及聖誕節來臨,歐美為核心的海外市場將迎來強勁的禮品和潮玩消費需求。10 月初泡泡瑪特萬聖節主題新品「whyso serious」系列搪膠毛絨掛件盲銷售火爆。我們認為未來隨着後續聖誕等新品的發售,將進一步帶動產品的銷售增長。
中長期:新業務不斷試水,綜合平臺逐步推進。發展十餘年來,POP MART 泡泡瑪特圍繞全球藝術家挖掘、IP 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潮玩文化推廣、創新業務孵化與投資五個領域,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24 年公司推出飾品、積木產品,25 年推出雜誌、娃衣、k 金產品,近期公司推出純金等產品,全產業綜合平臺佈局逐步推進。
公司展望:國際化+新品放量,公司增長動能不斷。
1)出海:根據公司規劃,2025 年將繼續提升海外業務佔比,簽約核心地標城市的門店並提升開店質量,重點關注美國和歐洲市場,以及拓展地標門店和旅遊景區銷售渠道。新業務方面,將推動國內已爆發的新業務拓展到海外,線上重視直播業務,英語系直播間由國內統籌管理,小語種直播間在當地運營,2025 年預計直播在海外電商中的佔比超20%。成本管控方面,未來計劃在東南亞及歐洲地區設立區域地倉,預計可節省50%成本,提高補貨效率。
2)創新:公司堅持以IP 為核心的集團化戰略,未來將持續推出新品類,秉持「少就是多」的理念對SKU 數量相對剋制。2025 年SKU絕對值預計不多於2024 年,成熟品類嚴格控制數量,新品類初期嘗試後進行刪減,保持精簡。
3)未來:按照公司計劃,25 年公司計劃海外開店100 家,海外營收預計佔比將超過50%,北美市場有望達到20 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公司擬在東南亞及歐洲地區設立區域地倉,將有效降低公司的營業成本,公司淨利率有望持續上行。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內潮玩行業龍頭,具有良好的IP 獲取、孵化及運營能力,我們持續看好公司的中長期價值。我們預計公司25-27 年營業收入增速為172%、38%、36%(均上調),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51%、42%、39%(均上調),EPS 分別為8.16、11.59、16.16 元/股,當下股價對應PE 分別為26x、18x、13x,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消費復甦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上市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風險;國內政策不及預期風險;海外形勢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