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調想衝第二,格力答應了嗎?

產經頭條
11/02

小米憑什麼?

頭條君 | 作者

布丁 | 校對

產經頭條 | 出品

18180952287 | 商務

日前,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放出狠話:未來5年,小米大家電要衝千億規模,空調業務殺進中國市場前二!

8月市場份額顯示,美的29%,格力17%,海爾15%。在三巨頭把控的市場,小米空調如何衝進前二?格力、海爾又將如何出招,應對這個新的對手?

盧偉冰立FLAG

日前,小米集團第三家大型製造工廠——武漢智能家電工廠一期正式竣工投產。據悉,該廠佔地超750畝,預計年產值140億元,2026年將開啓空調產品大規模量產,實現高端空調自研自產。

在竣工儀式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披露了小米在大家電領域的成就與目標。2025年二季度,小米空調出貨量突破540萬臺,刷新單季度紀錄,且連續3個季度增速超50%。同期,智能大家電收入同比增長66%。

對於目標,盧偉冰表示,未來5年,小米大家電將衝刺千億規模,躋身國內家電頭部品牌陣營。空調業務的目標,則是進入中國市場前二。不止如此,他還強調,小米進入家電領域,堅持「做產業貢獻者,而非破壞者;做產業進步推動者,而非價格戰參與者,不參與行業價格內卷」。

這不是小米第一次給空調業務立FLAG。6月18日參加直播時,針對美的董事長方洪波提及的「小米大家電聲稱3年內成為中國頭部」這一目標,盧偉冰表示,小米對頭部的定義,至少是前三名。但美的和海爾是非常非常優秀的企業,產品做得非常紮實,企業文化也做得非常好。

當時,有評論稱,盧偉冰的這一席話,雖然在談小米大家電的目標,而且誇讚了美的和海爾,未談格力卻又處處針對格力的感覺躍然紙上。不過,雷軍在轉發盧偉冰微博時稱,「美的、海爾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我們需要認真向這些優秀企業學習。」

你品,你再品……

格力怎麼看?

面對小米空調的高調發聲,一向喜歡炮轟雷軍和小米的董明珠卻選擇了沉默。不過,格力與小米的空調輿論戰,仍然時有發生。尤其是雙方圍繞「線上誰是第一」的爭論,更是熱鬧非凡。

8月初,博主「曉春哥XCG」發文稱,奧維雲網7月中國空調線上份額數據顯示,小米以16.71%位居第二,格力電器則為15.22%,微弱劣勢位居第三。這成為雙方「鬥法」的導火索。

隨後,小米總裁盧偉冰轉發該信息並留言稱,「能力的堅實提升,才能贏得高質量的增長。再次感謝大家對小米大家電的支持。」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也轉發相關信息,並表示,「沒想到新時代這麼快就……來了。」

讓「小米空調線上銷量超格力」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當小米喜大普奔的時候,格力市場總監朱磊也坐不住了,發文稱:「我們也去奧維雲網查了一下,公開的數據和那幾張截圖並不一樣。按照同樣的查詢條件,7月線上市場格力仍然保持領先。」

格力與小米,圍繞線上空調市場份額,各說各有理,都有圖為證。網傳截圖確實小米超越格力,實際數據格力仍排第二。同樣的來源,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數據。要麼奧維雲網的數據出了錯,要麼就是小米、格力有一方造了假。對於這場爭議,雷軍、盧偉冰都沒再做出回應,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頭條君看來,面對小米等新玩家的挑戰,格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三季報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空調板塊仍處於調整週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國補退坡的背景下,格力渠道中短期內仍處於變革期。不過,從長遠來看,短期陣痛有利於長期的效率重構。

小米憑什麼?

當前的國內空調江湖,美的、格力、海爾佔據更大優勢。奧維雲網發佈的8月品牌份額數據顯示,美的佔比29%,格力佔比17%,海爾佔比15%。空調三巨頭市場份額佔比達61%。

對小米空調來說,要扳倒這三座大山,難道不小。作為新興品牌,小米空調打破了三巨頭壟斷的市場格局。2025年一季度,小米空調出貨量超110萬臺,同比增長65%。7月份,小米空調以13.7%的市場份額首次躋身行業前三。

高速增長,是小米敢於提出衝擊頭部陣營的殺手鐧。當然,這不是小米的全部底氣。在頭條君看來,隨着武漢智能家電工廠建成投產,小米空調等從依賴代工的輕資產模式向深度掌控核心製造技術轉變。

通過自建工廠,小米可以構築自己的技術壁壘。在新工廠竣工儀式上,小米強調「6.5秒/臺」的生產效率和「100%AI質檢」,依靠這種極致效率和品控優化成本和用戶體驗,為「性價比」提供強大的支撐,也增強了大家電業務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在頭條君看來,小米已經不再執着於產業鏈的整合者,而是通過自建制造體系,完成華麗轉身。這一舉措,一方面可以打消外界對「組裝廠」的質疑,另一方面又可以用產品、效率和生態,根本改變大家電市場的格局。

對小米來說,要想在大家電市場立足,這步棋是必選項。問題是,市場會不會買賬。這纔是小米大家電繼續向上的源動力。

尊敬的讀者朋友,感謝您訂閱《產經頭條》,為便於您及時收到最新推送,敬請星標產經頭條公衆號,感謝支持。

圖片來自網絡

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

PAST · 往期回顧

>

一隻腳邁進港交所,車圈「老炮兒」奇瑞熬出頭?

美團大動作:騎手贏了,顧客輸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