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合併,全球又一行業巨頭或許將產生。
近日,美國兩大射頻芯片巨頭Skyworks(思佳訊)和Qorvo(科沃)宣佈合併,將形成一家估值達22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Skyworks和Qorvo最為人道的標籤是果鏈公司,它們都是iPhone射頻(RF)芯片的重要供應商。
據瞭解,全球射頻前端市場集中度很高,長期被高通、博通、Skyworks、Qorvo、Murata等幾大國際巨頭所壟斷。根據行業機構Yole的數據,2024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前四大廠商為博通、Skyworks、高通、Qorvo,如若不出意外的話,按照2024年這些廠商在這一市場份額估算,Skyworks、Qorvo兩者合併後會達到27%,或超過博通的16%,成為全球射頻前端芯片「新王」。
「我自己也不知道會合併。」Qorvo亞太區無線連接事業部高級行銷經理林健富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自己事先並不知情,和很多人一樣都是當天才知道。「兩邊的手機生意都在下滑,只能合併纔有話語權。」
Skyworks和Qorvo預計該交易將於2027年年初完成,但需獲得監管部門和股東的批准。鑑於Skyworks和Qorvo在射頻前端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市場份額,這次合併可能引發監管機構嚴格的反壟斷審查,最終能否獲得監管許可還需觀察。
「這兩家公司現在都面臨生存壓力,因為中國廠商開始崛起。」行業機構Omdia分析師蘇廉節表示,Skyworks和Qorvo的合併,監管部門不一定會最終同意。
合併纔有話語權
根據協議條款,Qorvo股東將獲得每股32.50美元現金以及0.96股Skyworks股票,Skyworks計劃通過手頭現金和額外孖展相結合的方式為交易的現金部分提供資金(已獲得美國高盛銀行的債務孖展承諾)。據估算,合併後的企業價值約為220億美元,預計總收入約為77億美元,調整後EBITDA為21億美元。
交易完成後,Skyworks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63%的股份,而Qorvo股東將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擁有約37%的股份。Skyworks首席執行官菲爾·佈雷斯(Phil Brace)將擔任合併後公司的首席執行官,Qorvo首席執行官鮑勃·布魯格沃斯(Bob Bruggeworth)將加入合併後公司的董事會;合併後公司的董事會將由11名董事組成,其中8名來自Skyworks,3名來自Qorvo。
「此次合併是業內及Skyworks的重要里程碑。結合Skyworks與 Qorvo互補的產品組合及世界一流的工程技術團隊,將增強我們滿足移動及多元化廣泛市場客戶需求的能力。藉助更大的規模、更多元化的客戶基礎及運營協同效應,我們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多創新,同時為股東創造可持續的價值。」Phil Brace表示。
Bob Bruggeworth則表示:「Qorvo與Skyworks秉承共同的創新文化,始終致力於解決客戶最複雜的技術難題。與Skyworks攜手後,我們能夠加速創新,並在衆多增長領域提供更廣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我們期待能充分利用雙方團隊及產品和技術組合的綜合優勢,鞏固在移動領域中的能力,並顯著擴大在國防與航空航天、邊緣物聯網、AI數據中心、汽車及其他由長期增長趨勢驅動的行業中的影響力。」
雙方列出了對於此次交易的戰略理由與交易亮點,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一點提到:「此次合併將融合互補的射頻技術和一流的產品,拓展移動業務的機遇,同時提升收入穩定性,創造51億美元移動業務。」
由於射頻技術市場的價格內卷、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近幾年Skyworks和Qorvo的日子並不好過。此外,兩者都高度依賴單一客戶。
有數據顯示,蘋果公司長期佔據Skyworks收入的60%以上,也達到Qorvo 40%左右。不過,蘋果公司自研射頻芯片已在iPhone 16e上開始試水,這直接威脅到兩家公司的遠期訂單安全。
業內分析認為,此次併購將顯著提升合併後企業在射頻前端領域的規模與議價能力,有助於應對蘋果自研芯片帶來的競爭壓力。
在林健富看來,美國射頻芯片企業互相競爭,比規格比價格,「我們鎖定大客戶蘋果、谷歌,兩家‘互殺’,東西要好、整合度要高還要便宜;而蘋果有兩家供應商,可以兩邊比價互相牽制,導致毛利愈來愈低、要求愈來愈高。」 他認為,此次合併有利於提高新公司的話語權和毛利。
中國廠商善於單點突破
據瞭解,射頻前端是無線通信設備的核心組件,主要處理射頻信號,其功能決定了移動終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接收信號強度、通話穩定性、發射功率等重要性能指標,直接影響終端用戶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射頻前端芯片屬於集成電路中的模擬芯片,在模擬芯片中屬於進入門檻較高、設計難度較大的細分領域。
由於5G/6G技術的迭代,研發成本正呈指數級增長。5G射頻前端模組所需頻段數量比4G翻倍,6G將再上一個量級,對應濾波器、PA(功率放大器)、開關、LNA(低噪聲放大器)的迭代成本直線上升。
此前,高通與博通已形成雙寡頭壟斷:博通在高端BAW濾波器市場佔有率高達87%,幾乎壟斷iPhone高端頻段的關鍵器件;高通則憑藉「調制解調器→射頻前端→天線」一體化方案,蠶食蘋果、三星旗艦機份額。
或許,這場合併將改寫全球射頻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新Skyworks」在「高通+博通」雙寡頭閉環之外,打造第三個具備全頻段、全場景、全客戶覆蓋能力的射頻超級平臺。
Yol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約255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超300億美元,未來6年全球市場年複合增速預計超3%,整體增速趨穩。增長空間相對有限,主要受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市場的增長影響。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和消費國,射頻芯片對外依賴程度高,國產替代存在很大空間。近幾年,以卓勝微為代表的國產射頻大廠加速突破。
「中國廠商會挑東西做,善於單點突破,例如只做某個頻段的PA,做得很好但沒法整合別的頻段;或是隻做濾波器,不整合PA,類似這樣的。」林健富表示,國內廠商只要做好一個東西就能出售,而美企要整合度高,除了卓勝微,綜合技術、市場等因素看,唯捷創芯、慧智微等中國廠商近年來表現都很不錯。
然而,國內廠商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同質化競爭激烈,疊加近幾年價格戰加劇,行業目前面臨較大困局。
雖然有分析指出,短期內這次合併面對美國監管部門的反壟斷風險不高,但未必能夠通過中國、歐洲等主要市場監管機構的反壟斷調查。比如,國內審查的核心關注點將集中在智能手機射頻前端作為5G關鍵器件,國內手機廠商高度依賴這兩家供應商,合併後若形成「一家獨大」態勢,可能削弱中方企業的價格談判權。
同時,卓勝微、飛驤科技、昂瑞微等本土廠商仍在追趕階段,該合併可能進一步壓縮其生存空間,與「自主可控」的產業政策目標存在衝突。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