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醫藥魔方
在中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第三大致死疾病,然而與龐大的患病人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衆知曉率低、診斷率低,部分疾病甚至可用藥並不多等痛點。如何更好地解決呼吸慢病的診療難題,成了業界亟需破解的命題。
11月1日,2025青島呼吸產業大會暨第24屆呼吸周在青島舉行。連續24屆的長期堅守,不僅彰顯了阿斯利康在中國深耕呼吸領域的決心和雄心,更蘊藏着其破解呼吸診療難題的佈局思路。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阿斯利康中國生物製藥業務總經理林驍道出了阿斯利康連續多年舉辦「呼吸周」的深意:
「我們希望通過打造這一兼具戰略高度與實踐深度的呼吸健康領域頂級盛會,藉助‘醫、政、產、學、研’等多方深度協同,構建起覆蓋學術研討、產業聯動、政策解讀、科研轉化的全維度交流平臺,推動呼吸領域‘基礎研究-臨牀實踐-產業創新’的閉環發展。」
顯然,呼吸周是阿斯利康在中國呼吸治療領域落子佈局的重要抓手。這位行業龍頭以「推動科學創新」、「促進診療變革與共同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三大舉措持續在華深耕,呼吸健康領域的變革浪潮也聚勢而來。
創新破局
持續推動呼吸領域革新
在呼吸領域積澱超過50年的阿斯利康,在華三十餘載,也是阿斯利康持續打破治療困境的三十多年。早在1993年,阿斯利康便通過引入首個β2受體激動劑與中國哮喘治療領域結緣,滿足當時患者的未盡之需。
21世紀初,阿斯利康引入了霧化吸入療法,實現呼吸藥物給藥方式從口服到吸入治療的跨越。寥寥數年,阿斯利康的ICS/LABA二聯吸入製劑問世,進而在隨後二十年中被打造為哮喘標準化的治療方案;而作為「進階款」的ICS/LABA/SABA三聯吸入製劑,則正持續為中國廣大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帶來用藥選擇。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4500萬20歲以上成人哮喘患者和近1億慢阻肺病患者[1][2]。吸入用藥作為標準化治療方案,適用於大部分哮喘、慢阻肺病患者的常規治療需求。但中國呼吸疾病患者仍存在「未滿足」之需。以佔哮喘人羣比重5%~10%的重度哮喘為例,因臨牀治療和管理非常棘手,對患者個人、家庭、醫師和醫療衛生資源均構成了沉重的負擔[3]。重度哮喘症狀控制一般更差、急性發作風險更高,對傳統治療手段反應較差,亟待創新的解決方案。
阿斯利康以重度哮喘領域生物製劑為突破口,致力於打破治療困境,持續推動領域革新。去年8月,阿斯利康的首個呼吸領域生物製劑在華獲批用於成人和12歲及以上青少年重度嗜酸粒細胞性哮喘的維持治療,今年又擴展至6至<12歲兒童適應症。據悉,為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支付可及,阿斯利康正在全力衝刺該藥物今年醫保國談。
憑藉這款呼吸生物製劑打頭陣,阿斯利康啓動了向呼吸生物製劑領域的戰略轉型。林驍強調,以生物製劑為核心之一的呼吸業務,將成為阿斯利康整體慢病領域佈局的關鍵環節和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
阿斯利康全球呼吸管線前景可期,目前共有16條在研管線,包括多款生物製劑、吸入製劑在內,覆蓋慢阻肺病、哮喘及多個適應症。而依託未來管線與既有產品組合,阿斯利康構建起的是一個強大、多元,並且不斷升級的呼吸創新治療矩陣。
細究來看,這些產品管線都沿着「全病程管理」邏輯,緊扣臨牀需求展開。好比二聯、三聯吸入製劑、呼吸生物製劑以及不斷革新的未來管線,將共同形成覆蓋輕、中、重度呼吸疾病的全病程治療方案。預計到2030年,阿斯利康還將給中國市場帶來2款重磅呼吸生物製劑,1款吸入製劑,為患者的臨牀需求帶來多元化的治療選擇。
這種成熟產品打底築基,創新藥物拓界,覆蓋呼吸全病程管理的思路,讓阿斯利康形成了從靶點到適應症的全面佈局,夯實了其在呼吸領域的科學領導力。
促進診療變革與共同健康
構建新診療生態
然而,對於中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診療而言,僅有藥物還遠遠不夠。深耕中國市場數十年,阿斯利康深知革新疾病診療格局需要集合多方力量打造新生態,方能滿足患者多元的健康需求。
當前,以慢阻肺病為例,我國僅有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病[4]。僅14.2%的哮喘患者達到良好控制[5]。並且多數患者生活在基層,22.92%的誤診率和22.09%的漏診率[6]意味着從最初的疾病篩查和防治就困難重重。若這一堵點未能解決,後續的健康管理更無從談起。
然而,攻堅此痛點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基層市場對各大藥企而言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既值得挖掘,卻也是公認難突破的「硬骨頭」。這樣的特性,深刻考驗着藥企的商業智慧。阿斯利康幾乎是最早佈局中國基層業務的MNC之一,深知社區醫院、縣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是中國慢阻肺病、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的前沿陣地,基層渠道業務以「廣覆蓋,深滲透」的組合拳,推動創新療法、先進的診療理念下沉基層,覆蓋基層患者臨牀需求,賦能基層呼吸疾病規範化診療路徑變革。
在慢阻肺病領域,藉助慢阻肺病納入國家基本公衛服務項目的政策東風,阿斯利康錨定基層痛點,積極助力國家政策的落地,支持基層診療能力提升和學科建設,正依託強大的全渠道團隊,將創新療法及規範化診療理念下沉,支持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慢阻肺病的篩查診療和患者管理能力,幫助廣大基層的慢阻肺病患者均有機會獲益於優質的診療服務,改善治療結局,實現共同健康。
而對於重度哮喘「診斷率低」「檢測率低」和「控制率低」的困境,阿斯利康攜手全國專家學者,聚焦精準分型、規範診斷和生物製劑的啓用策略等,積極推動重度哮喘規範化診療路徑(CoE)理念落地,持續支持重度哮喘患者實現「臨牀治癒」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以科學創新和診療變革,突破當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管理瓶頸。最終期待幫助每一位呼吸慢病患者獲益於創新藥物和規範化的診療服務,實現共同健康。」林驍如此說道。
戰略聚焦+擁抱創新
重倉中國市場
伴隨着中國創新不斷崛起,中國也從「全球醫藥市場」升級為了「全球創新樞紐」。呼吸市場早競爭已「不止於藥」,正邁向「生態系統競爭」新的競爭階段,阿斯利康的戰略制定致力於重塑呼吸疾病的診療格局。
基於對中國創新力量的前瞻性認知,阿斯利康近些年不斷有在華佈局的「大動作」。今年,阿斯利康全球研發北京戰略中心的啓用便是一個註腳。至此,阿斯利康已在中國形成上海、北京兩大超高規格的全球戰略研發中心。縱觀當下跨國藥企,少有如此重倉的魄力與決心。
在商業化領域,近期阿斯利康成立了呼吸生物製劑及自體免疫、呼吸吸入兩大事業部,不僅使得不同條線的呼吸業務高度戰略聚焦,其更以「左右開弓」之勢,共同築造起更為牢固的商業化護城河。
其中,呼吸生物吸入事業部的戰略聚焦呼吸業務基本盤,夯實呼吸疾病標準化治療方案基石地位,並聯動渠道力量着力推動創新療法下沉,覆蓋廣域基層;呼吸生物製劑及自體免疫事業部戰略聚焦生物製劑領域,持續支持推動重度和難治性呼吸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理念落地,惠及更多患者。
近年來,伴隨中國醫藥健康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與巨大潛力釋放,阿斯利康亦持續加碼中國。如累計投資7.5億美元的青島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就是阿斯利康重倉中國呼吸疾病領域、推動本土化戰略的一個重要體現。據悉,該基地啓用後,將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產能最大的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同時也是智慧化、可持續的「零碳工廠」標杆。可以說,這一生產基地在推動本土供應鏈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將成為阿斯利康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可持續發展」是阿斯利康除「科學與創新」、「診療變革與共同健康」之外的在華第三大戰略舉措,具體體現在綠色生產、綠色研發、綠色運營等諸多方面的行動。據瞭解,其用於慢阻肺病治療的三聯吸入製劑已在英國獲批採用全球變暖潛能值(GWP)近乎為0的新一代推進劑,大幅減少三聯吸入製劑的使用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林驍表示,「這一方案也即將在中國獲批,這意味着我們的三聯吸入藥物將真正實現‘治病’和‘環保’的同頻共振。」
林驍補充道:「中國是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在阿斯利康全球研發、生產供應及創新網絡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我們希望能作為紐帶和橋樑,以中國產業優勢鏈接全球機遇,為中國及全球患者創造更大價值。未來,我們將持續圍繞‘生產+創新+資本’的呼吸領域全鏈條佈局推動呼吸健康產業生態構建,助力中國呼吸健康產業發展邁向新階段。」
可以預見,隨着更多創新藥物可及和診療生態的重塑與完善,中國呼吸慢病患者的健康將迎來更堅實的保障。阿斯利康也將繼續以「呼吸領域引領者」的姿態,為呼吸診療新生態的升級築牢根基。
- 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 -
[1]Huang K, Yang T, Xu J,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2]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The Lancet, 2018,391(10131):1706-1717.DOI:10.1016/S0140-6736(18)30841-9.
[3]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慢性氣道疾病專業委員會, 中國哮喘聯盟. 重度哮喘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J]. 中華醫學雜誌, 2024, 104(20): 1759-1789.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1117-01120.
[4]Wang C, et al. The Lancet, 2018, 391(10131): 1706-1717.
[5]Ding B, Small M. Disease burden of mild asthma in China. Respirology. 2018 Apr;23(4):369-377.
[6]許揚,張曼菱,陳汀,等。基層醫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延誤現狀研究。中國全科醫學,2016, 19 (34):4153-4158.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宋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