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京津新聞網)
借力京津優勢,加速動能轉換,「十四五」期間,我市發揮得天獨厚的交通和區位優勢,將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確立為全市「一號工程」,不斷提升物流產業集聚效應,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賦能千行百業發展,一座世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正在這裏拔節生長,湧動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記者 王陽:這裏是中通快遞北方總部的進貨港,通過鏡頭,您可以看到快遞包裹正從貨車源源不斷地進入傳送帶,經過五面掃的照相機進行身份覈驗後,再通過擺輪分揀,小件會進入三樓進行自動化分揀,大件將會下到一樓進行末端裝車。

10月18日,中通快遞北方總部正式投運,上下三層的進貨港裏,10套雙層交叉帶自動分揀設備和58條大件分揀線正高速運轉,來自全國各地的包裹經一次掃碼後,便被精準導向對應出貨口。中通快遞北方總部進、出港每小時50萬件的分揀效率,讓每個包裹從卸車到裝車最快僅需5分鐘,差錯率低至萬分之一。

中通快遞北方總部操作部組長 王成波:我們這裏採用「三樓進港分揀、二樓到件卸車、一樓末端發件」的垂直佈局,實現全程單向流轉不折返。相比傳統模式,處理同樣數量快件能節省40%以上人力,常態日處理量500萬件,旺季期間可達到1200萬件。

中通快遞北方總部項目2023年落戶我市,廣陽區第一時間成立項目服務專班,「一對一」全程提供高效服務保障,幫助企業解決各種難題,項目從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僅用時62天。

廣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李小寧:項目建設期間,實時瞭解並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投資6280萬元新建道路、完善管網,為項目落地掃清障礙。

中通快遞北方總部負責人 李宜輝:籤約當年拿地,拿地當月開工,這樣的效率讓我們堅定了投資信心。廣陽區的服務專班全程代辦手續,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各類難題,讓我們得以提前投運。

作為投資11億元打造的智慧供應鏈樞紐,這座建築面積44.8萬平方米的總部基地,不僅是中通對接京津冀、輻射北方的核心節點,更集成了智慧雲倉、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多元功能,年處理快遞量可達35億件,年營收預計突破32億元。

中通快遞北方總部項目只是我市商貿物流產業招商引資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組建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招商專班,制定招商圖譜,積極開展小團組招商、國際化招商,僅2025年以來,全市洽談5000萬元以上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項目300個,計劃總投資679.98億元;簽約5000萬元以上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項目231個,計劃總投資576.68億元。

中通快遞北方總部的正式投運,也標誌着中國郵政、順豐、京東、「三通一達」、極兔等8家快遞頭部企業齊聚廊坊,「南有上海青浦、北有河北廊坊」的全國快遞總部新格局已然形成。如今,在廊坊,日中轉處理能力已超3700萬件,每天有590多萬個包裹從這裏發往全國甚至全球,業務規模和服務效率穩居全省「第一方陣」。隨着產業集羣的虹吸效應持續釋放,截至10月19日,全市今年郵政快遞行業快遞業務量達到17.21億件,提前73天超過2024年全年快遞業務量。

在加快商貿物流產業項目落地的同時,我市還推動「物流+」融合發展。近日,隨着氣溫持續走低,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迎來銷售旺季,各類冬季服飾全面上市,採購商穿梭在各個店鋪間忙着採購。在三號廣場的一家女裝店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按照訂單配貨。商戶負責人邸彥傑表示,今年他們冬裝的銷售上升趨勢明顯。

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商戶 邸彥傑:比起去年的同期增長30%到50%。來自內蒙、太原、山東(客戶)會比較多。
做優服務,讓銷售更火,商貿城開通了300多條採購專線大巴,覆蓋全國500多個縣(市、區),每日滿載客商往返,並長期推行交通、住宿等優惠服務。啱啱過去的10月份,商貿城的日均客流量較上月增長了30%以上。

北京採購商 孟海燕:一般禮拜一來一次,禮拜五來一次,一週來兩次。有班車,專門坐班車,服務可到位了,直接從我家小區裏來接的我,送到這兒,中午坐班車回西單了。
同時,商貿城還通過開展專項培訓、引入創新營銷模式,幫助商戶利用數字化工具開拓市場,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運營總監 宋健:我們也是在請行業內的專業團隊來給我們的商家做賦能,提升我們商家的專業能力,在審美上、產品上、營銷上、管理上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除了「物流+商貿」,我市還加力推動物流和其他產業協同發展,深化上下游鏈接、一二三產融合,一批「物流+農業」「物流+製造業」「物流+商貿服務」「物流+文旅」「物流+科技」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物流賦能各行各業的發展,得益於我市深入推進商貿物流樞紐建設的舉措,通過打造「多點支撐」的京津冀核心區鐵路物流樞紐,加快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持續提升公路交通承載能力,全市物流運輸能力顯著提升。1至9月份,全市10個鐵路貨場實現貨運量651.74萬噸,發送量39.3萬噸,到達量612.44萬噸;全市公路貨物週轉量59.9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16%,居全省第3位;今年5月9日開通北京大興機場至巴黎瓦特里機場的全貨機包機業務,截至10月27日,該航線共計執飛59班,帶動貨運量2817噸,帶動進出口值7.19億元,其中冀貨出口貨值佔比27%。

商貿物流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強有力政策的支持。今年以來,我市先後印發《廊坊市推進「物流+」產業融合發展各專項方案》《廊坊市提升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十條措施》等文件,為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優先配置用地計劃指標、盤活存量閒置土地資源等方式,統籌保障商貿物流項目用地,今年保障商貿物流項目18個、配置計劃指標1429畝;供應物流倉儲用地5宗,面積達到860多畝。同時,加強現代商貿物流領域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育,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壯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從「產業賦能」到「未來可期」,眼下,我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正加速邁進新時代,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集聚效應加速顯現。目前,已形成快遞區域總部產業集羣、供應鏈物流產業集羣、冷鏈物流產業集羣、管道物流產業集羣、環京津商貿產業集散中心等五大產業集羣,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2025年上半年,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225.2億元,佔GDP比重13.2%,低於全國0.8個百分點,低於全省0.7個百分點。2025年1至9月份,全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增加值707.3億元,同比增長9.5%,佔GDP比重25.1%,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全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實現稅收65.3億元,同比增收7.4億元,增長12.8%,佔全市稅收的21.4%。
來源:《廊坊新聞》
編輯:董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