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昆尼克斯(EQIX.US)Q3業績會:計劃到2029年將產能翻倍 生態體系持續在AI等多個行業擴張

智通財經網
11/03

智通財經APP獲悉,易昆尼克斯(EQIX.US)召開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公司25Q3實現營業收入23.16億美元,YoY+5.23%;實現淨利潤為3.74億美元,YoY+25.93%;實現基本EPS為3.82美元,YoY+22.83%。高管表示,公司交出了一份非常強勁的第三季度業績,這充分展示了在實現重大擴張投資的同時,依然能夠保持營收增長並提升盈利能力。

這份表現主要得益於三大亮點:

第一,營收增長。持續看到收入加速增長,MRR(每月經常性收入)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8%。此外,還實現了 創紀錄的年度化毛預訂額 3.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環比第二季度增長 14%。更重要的是,這一加速增長來自地域、行業與客戶類型高度多元化的客戶羣體。

第二,盈利能力。本季度再次實現了強勁的 調整後 EBITDA 利潤率,AFFO(調整後運營資金)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12%。這超出預期,反映出良好的經營結果傳導效應、較低的淨利息支出,以及經常性資本支出時間點的有利影響。因此,上調了全年調整後 EBITDA、AFFO 以及每股 AFFO 指引。

第三,擴張。鑑於強勁的市場需求,正積極推進 「Build Bolder」(大膽建設)戰略,計劃到 2029 年將產能翻倍。近期,在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約翰內斯堡、倫敦和多倫多等主要城市完成了大量土地收購,這將支撐超過 900 兆瓦的零售和 xScale 產能。這些成果表明,戰略正日益得到客戶認可,持續交付差異化的基礎設施、產品與服務水準。

在客戶層面,公司在第三季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共簽署了超過 4,400 份交易,覆蓋 3,400 多家客戶。這些交易反映出客戶對各種低延遲 AI 與非 AI 工作負載的持續需求,支持更高的數據本地化與數據主權要求,並實現與分佈式數據源的無縫連接。生態體系持續在多個行業擴張,包括汽車、金融服務、網絡、雲計算與 AI 服務提供商等關鍵垂直領域。

鑑於第三季度的強勁盈利表現,公司將 2025 年全年調整後 EBITDA 指引上調 2,100 萬美元,預計全年 EBITDA 利潤率介於 49%–50%。同時,上調 2025 年AFFO 指引 3,100 萬美元。預計 AFFO 同比增長 11%–13%,每股 AFFO 增長 8%–10%,較上一年顯著提升。最後,預計 2025 年資本支出為 38–43 億美元,其中約 2.9 億美元 為經常性資本支出。

Q&A

Q:你們在雲接入點(cloud on-ramps)方面擁有非常強的市場地位,這顯然在長期內幫助吸引了大量企業客戶。最近你們也開始落地一些新的雲接入點和網絡節點。Adaire,我注意到你在發言中提到了 Nebius 和 Groq。我想問的是,相比傳統的雲接入點,這類部署的戰略意義有多大?

你們又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主動吸引像這些 AI 磁力客戶(AI magnets) 呢?

A:非常感謝你的提問。是的,你說得沒錯。我們在原生雲接入點方面擁有市場領先地位,我認為這是我們為客戶提供連接價值敘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季度,我們又新增了兩個新的接入點,加入現有的部署體系。同時,正如你提到的,我們在 Equinix 生態系統內也擁有大量 AI 磁力客戶。我在發言中提到的公司包括:Zetaris、Lyceum(德國的 GPU 即服務提供商)、Block、Groq(拼寫為 G-R-O-Q)、Outrider、Nebius、CoreWeave 等等。許多這類 新型雲(Neocloud) 企業都將 Equinix 作為連接點與節點部署中心。此外,我們的 10,000 多家企業客戶 也在使用這些 Neocloud 平臺進行數據存儲與連接,因此形成了自然的吸引力。我們的團隊——尤其是美洲團隊——重點關注這一客戶羣體,通過妥善管理和維護這些關係,確保我們的生態系統中持續擁有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的「AI 磁力」客戶。

Q:關於預售活動的強勁表現,我記得你們不久前調整了銷售策略,允許銷售團隊更早地銷售尚未交付的產能。這是否是推動預售增長的部分原因?另外,與此相關的是,你們在一些重點市場將有大量新產能即將上線,這些項目目前的預租(pre-leasing) 活動情況如何?

A1:好的,非常感謝你的問題,也謝謝你重複了一遍。我想你在第三季度的業績中已經看到了,除了我們實現的 3.94 億美元年度化毛預訂額外,我們還披露了 1.85 億美元年度化預售餘額,這些收入將在未來季度確認。這種「預售模式」對於我們的核心零售業務而言是相對較新的做法。我們最近將銷售團隊可銷售的「未來交付期」窗口延長至 12 個月,此前的窗口僅為 3–6 個月。這一調整為銷售團隊提供了可銷售的關鍵產能,同時也為客戶帶來了信心——他們能提前知道未來部署的具體位置與時間。從宏觀層面看,需求持續高於供給,因此我們確實看到自 2025 年以來直至第三季度,預售速度明顯加快。正如 Keith 在發言中提到的,我們 40% 的預售餘額是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簽署的。因此,這些數據的披露有助於為投資者提供更高的業務透明度。從結構上看,預售活動在即將上線的各產能項目間分佈相對均衡,但我們在法蘭克福、倫敦、紐約等產能緊張地區看到了特別活躍的預售。所以我們決定將這一數據點分享給大家。

A2:Aryeh,我想補充一點 Adaire 的說明。我們之所以引入新的銷售模式,部分原因在於供需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我們目前處於需求旺盛的市場,正盡全力加快產能投放。我們希望銷售團隊能夠擁有前瞻性的銷售視野,同時也讓 Raouf 及其全球設計與建設部門(Global Design & Construction)儘可能加快項目建設節奏,將原計劃的交付期提前一個季度甚至兩個季度。這正是我們實施預售策略的根本原因:在需求充沛的環境下,我們需要同步加快供應節奏。因此,正如 Adaire 所說,3.94 億美元 + 1.85 億美元 的組合,

充分體現了業務動能之強勁——不僅比兩季度前顯著提升,也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A3:我想再補充一點說明:這裏所說的預售(presale) 僅指我們的零售業務部分,並不包括整個公司業務範圍。對於 xScale 業務,我們使用的指標是預租(pre-leasing),兩者是不同概念。因此,本次披露的預售完全對應零售業務板塊。

Q:我想問一下當前的定價環境。你們提到正在開展更多的預售業務,那麼在當前市場產能緊張的情況下,你們是否看到價格保持堅挺,甚至有所改善?另外我想再補充一個問題:我知道你們此前預告了明年(2026 財年)AFFO 約 5% 的增長率。雖然我們都知道明年存在很多變量——例如利率、孖展成本目前看來比之前的指引要更有利——但能否請你們分享一下在這些變化因素下,你們對 2026 年財務模型的初步看法?

A1:好的,也許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然後再談一下定價。展望 2026 年,我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落實第四季度的執行計劃。收入增長 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確保從第四季度實現強勁收官。目前我們對市場需求仍然充滿信心。事實上,第三季度的預售表現與毛預訂額 都很好地印證了這種需求。正如 Pete 提到的,我們的設計與建設團隊具備卓越能力,能夠提前交付(RFS,Ready For Service)日期。我們對 RFS 的監控與預測的重視程度,與對收入指標的管理是同等嚴格的。第三季度,我們在正在建設的 58 個項目中有 20% 的進度實現了提前交付。因此,關於 2026 年的前瞻信息,前兩個重點就是 收入增長 與 RFS 提前交付。與此同時,我們還將繼續關注成本管理與運營效率,確保公司整體保持強勁的經營表現。在這方面,我們已經看到非常積極的趨勢。當然,還包括資本結構與資本支出管理,這方面 Keith 也許可以補充一下?

A2:好的,Eric。在資產負債表方面,除了 Adaire 剛提到的積極進展之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與我們在分析師日(Analyst Day)上分享的情況相比,當前以及未來的孖展成本 均低於此前預期——這顯然是個好消息。此外,我們在全球不同市場孖展的能力很強,可以實現較低的借貸成本。展望未來,正如我在之前的電話會上提到的,我們會繼續在加拿大、歐洲等市場(包括合成結構性孖展或其他形式)開展多元化孖展,以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另外,我們的業務是全球化運營的。當我們將海外資金迴流至美國時,可以獲得更高的資本回報。這讓我們能夠在資產負債表管理和利潤表成本控制上都非常高效。最後一點,隨着我們在建工程(construction in progress)規模的增加,我們也在持續評估如何資本化與建設相關的利息支出——無論是前期土地採購還是項目開發。從本季度以及未來幾個季度來看,我們在土地及電力配套土地上的投資將持續增加,並會將相關利息資本化,以匹配業務增長節奏。

A3:好的,那我再回到定價問題。目前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價格下降的跡象——價格依然非常穩健(very firm)。

Q:你們提到在 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約翰內斯堡、倫敦和多倫多

完成了共計 900 兆瓦 的土地收購。能否分享一下更具體的細節?例如,是否有某一兩個項目的規模明顯更大?以及在這些市場中,你們計劃如何在零售業務與 xScale 業務之間分配建設規模?

A:好的,非常感謝你的問題。我們對這些土地收購感到非常興奮,認為它們意義重大,並與客戶需求最旺盛的**重點城市羣(metros)**緊密相關。正如你所知道的,這些新收購的土地讓我們受控土地儲備大幅提升——與上季度相比,我們的可控土地規模增加了近 50%。從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這與我們在分析師日上所闡述的長期資本投資計劃高度一致:我們計劃到 2029 年將整體產能(包括零售與 xScale)翻倍。雖然我們暫時不會披露這批新增土地在零售與 xScale 之間的具體兆瓦分佈,但我們預計其中倫敦和芝加哥的土地收購將有相當比例分配給 xScale 業務,並將注入合資企業(JV),我們也將因此獲得相應的補償。此外,我們的全球設計與建設團隊仍高度專注於在整個資產組合中交付關鍵產能。在一定程度上,零售與 xScale 之間的兆瓦分配是靈活可調的(fungible),因為 Equinix 提供的是完整的產品譜系——從傳統零售型數據中心到大型零售,再到超大規模 xScale。因此,我們的總體目標是最大化每個土地項目的潛在價值,並根據具體市場機會做出最優配置。

Q:好的,謝謝。我想再冒險多問一點。我在查看 [Manuka] 園區 的市政文件時,從會議記錄中看到一些信息,提到該芝加哥園區 可能會在 xScale 與零售業務之間進行分區(split)。能否請你們分享一下,對這個園區在零售與 xScale 之間的規劃傾向?另外,作為延伸問題,你們在本季度提到簽署了一筆銀行相關的交易。目前我們在市場上看到一些大型銀行項目,我想請問,你們在 xScale 業務 上是否仍然計劃只服務 超大規模雲客戶(hyperscale customers)?還是說現在也會考慮接納一些大型企業客戶(large enterprise customers)進入這個領域?

A1:好的,這裏其實是兩個問題,我分別回答。首先,關於大型園區(mega campus) 的概念,我們確實在規劃中考慮了在同一園區內同時部署 xScale 與零售業務的可能性。這是我們正在積極評估和規劃的方向,我們認為這種混合佈局能夠為所有參與方創造額外價值,無論是屬於 xScale 生態系統 的客戶,還是更廣泛 Equinix 生態系統的客戶。至於你提到的銀行類交易,我們確實注意到金融服務行業在第三季度的表現非常突出。尤其是在 EMEA(歐洲、中東與非洲) 地區,新的監管要求(例如 DORA 法規,即《數字運營韌性法案》)正在推動金融機構對更高彈性與合規性的基礎設施需求增加。這也是促進我們金融服務板塊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總體而言,我們認為 xScale 與零售業務的產能是具有一定可互換性(fungible) 的。如果出現一個大型客戶項目,我們可以通過現有的 xScale 產能為其提供服務,我們也會與合作伙伴協商,確保能靈活地滿足這類客戶的需求。

A2:Mike,我補充一點。你剛纔提到的 [Manuka] 園區,在該市場確實擁有數百兆瓦的潛在產能。正如 Adaire 提到的,我們會通過測試規劃(test fits)來判斷:在這些園區中,什麼樣的結構最適合合資夥伴關係(JV)與零售業務發展。因為我們非常明確地希望,在部分大型市場中,有一部分產能能夠納入零售業務組合,以滿足那裏的強勁需求。因此,在這類大型園區項目中,我們的團隊會評估如何合理分割土地(bifurcate the land),確保其中一部分劃歸 xScale 架構,而另一部分則由 Equinix 直接持有。當然,正如你理解的那樣,這不僅適用於倫敦和芝加哥這樣的重點城市,我們還在阿姆斯特丹大都會區(Greater Amsterdam area)投入了大量關注和資源。希望這些說明能讓你更清楚地瞭解我們面前的大型增長機會(large-sized opportunities)。

Q:我有幾個問題。首先,Adaire,你剛纔提到了 大面積零售部署(larger footprint retail)。在你們的分析師日上,這被列為 Equinix 未來的新增資本投入方向之一。我想了解,目前在這一領域的市場需求情況如何?此外,隨着這類項目逐漸接近商業上線階段,我們是否也會看到類似於你們其他業務那樣的顯著預租(pre-leasing)活動?第二個問題是想澄清一下:Keith,你之前提到收入指引區間的範圍比過去更寬。今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指引區間大約是 1.2 億美元,而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時,區間僅為 4,000 萬美元。能否請你具體說明一下,如果出現兩種情況:① xScale 的大型交易順利在 2025 年 Q4 完成;② 或者交易推遲到 2026 年確認收入,這兩種情況下收入的非經常性部分會有什麼差異?

A1:謝謝,Mike。關於「大面積零售」這一塊,我們在第三季度的收入構成中看到非常健康的組合:既有大面積租賃交易的貢獻,也有零售業務與互聯業務的顯著增長。至於這些大面積項目與預售銷售模式(presale sales motion) 的關係,確實,我們看到許多客戶在預售階段就要求連續可用的物理空間(contiguous capacity)。這是一種確保他們在未來能長期獲得連續機櫃資源的方式,尤其是在高需求市場中,這類需求十分突出。

A2:針對你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在財報演示文稿第 15 頁做了詳細說明,雖然有些人可能還沒看到那一頁。從數據上看,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收入環比提升約 7%,對應的 EBITDA 利潤也環比增長 7%。在這個環比增長中,我們提到有超過 6,000 萬美元 來自經常性收入部分,這反映出 Adaire 剛纔提到的——我們強勁的預訂活動(booking activity)正快速轉化為實際計費(billing)。但如果你把整個季度區間放大來看:從第三季度的基準點到第四季度指引區間中位數,收入總提升約 1.53 億美元。這意味着其中約有 9,000 萬美元 屬於非經常性收入(nonrecurring revenue)。在這 9,000 萬美元中,大約 1/3 來自常規的非經常性業務,2/3 來自一筆我們已經籌備數月的大型潛在交易。正因為這筆交易的規模和時間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我們擴大了第四季度收入指引區間。我們目前假設該交易在本季度完成,我們對按時完成高度有信心。但我們也考慮了另一種情況——若該交易延至明年第一季度(Q1)確認,那麼收入區間的上限和下限差距會相應反映這一可能性。從管理角度來看,

我們認為這是對大型非經常性業務最合理的處理方式。最後再補充一點:正如 Adaire 先前提到的,這筆潛在交易是針對一個完整的建設項目(full build-out),總容量約 240 兆瓦,分為 4 棟建築,每棟 60 兆瓦。在當前第四季度的數字中,我們只計入了其中大約一半。這意味着,如果整個項目全部在本季度簽約,我們的收入表現將處於指引區間的高端甚至更好的位置。希望這些解釋能幫你理解我們收入指引範圍擴大的原因。如果你需要進一步追問,我們非常樂意回答。

Q:我看了你們的財報幻燈片第 8 頁和第 9 頁,在比較不同地區(區域)收入增長與 EBITDA 增長時,我注意到美洲(Americas)地區的利潤率明顯上升,而 EMEA 地區增長較慢,APAC 則居中。能否請你解釋一下,這種區域間差異背後有什麼特殊因素?或者說,投資者該如何理解這種**區域性經營槓桿(operating leverage)**變化?未來利潤率擴張的趨勢是否還會延續?

A:謝謝你的好問題,Mike。這是個很關鍵的點,也正是我們希望澄清的內容。正如 Adaire 之前提到的,除了強勁的營收增長(如創紀錄的毛預訂額與預售額),我們也在積極控制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將公司業務劃分為 三個區域(Americas、EMEA、APAC)。其中,美洲區域的數據中包含了所有公司層面的 SG&A(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也就是說,大部分總部費用都歸入美洲財務報表。因此,當我們削減 SG&A 時,其成效首先體現在美洲地區的利潤提升上。其次,還有一些一次性因素(one-offs)。例如在 EMEA 地區,去年有一些 xScale 相關的大額交易未在今年重複,導致今年的盈利相對下降。具體而言,今年 EMEA 的利潤減少了 約 1,000 萬美元,而去年同期曾有 1,000 萬美元的正向收益,

合計形成了 2,000 萬美元的同比波動,這足以在利潤率上造成明顯影響。總體而言,如果排除這些一次性項目和季節性因素(如電力成本),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區域的基礎盈利能力均在提升。這也得益於 Adaire 的推動,確保我們在各市場及公司層面都儘可能審慎、高效地使用資金。

Q:我想問一個稍微「偏題」的問題。你們目前正在推進 12 個 xScale 項目,能否談談你們對這些項目的電力供應與計劃進度的信心程度?我假設你們整體比較有把握,但希望瞭解更多細節,包括項目規劃的時間框架,以及在電力來源方面是否看到變化——例如電網供電與替代能源的使用比例。

A:好的,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的內容其實相當廣泛,因為在數據中心行業中,「電力與能源」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而且複雜性日益增加的議題。在這一點上,我認為 Equinix 擁有明顯的結構性優勢,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中的供電約束問題。首先,憑藉我們 27 年的運營歷史,公司在如何使用電力、如何優化能效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在長期合作中與全球主要公用事業公司建立了深厚的關係。這些夥伴為我們供電、並在電網層面保持密切合作,這使我們能以系統性視角來管理能源問題,並在行業中處於有利位置。其次,從更宏觀的層面看,我們注意到數據中心與電力公司的關係也在結構性變化。對於許多新購土地項目,我們通常需要簽訂負載上升(load ramp)協議,以確保未來電力供應,而這通常需要額外的資本性支出(CapEx) 來鎖定供電承諾。正如 Keith 之前提到的,我們非常幸運擁有極為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這讓我們能夠以更靈活的方式滿足這些前期電力投資需求。就我們近期收購的土地而言,這些地塊的電力供應要麼已經全部落實,要麼已進入與供電方的最終談判階段。如你所知,我們不會進行投機性購地,所有土地收購都基於實際項目規劃。至於你提到的 12 個在建 xScale 項目:我可以確認,所有 12 個項目的電力都已完全鎖定(power secured)。因此,目前這些在建項目不存在電力供應瓶頸。希望這能讓你更清楚地瞭解,我們在 12 個 xScale 項目及更廣泛的能源策略方面所處的位置。

Q:我想問一下關於你們提到的年度化毛預訂額(annualized gross bookings)以及新增指標「預售毛預訂額(presold gross bookings)」。我還在嘗試理解每季度的「正常運行水平(normal run rate)」應該是什麼樣的。所以我想問,這個季度是否是一次性異常表現?還是說這是未來可以持續的常態水平?另外再確認一下,Adaire,你之前提到客戶現在可以提前 12 個月鎖定產能,那這些客戶相比當下簽約的客戶,價格上沒有區別,對嗎?

A1:好的,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首先,從歷史數據來看——雖然這個指標是我們在分析師日(Analyst Day)首次披露的,但我們也提供了一些歷史對比數據。可以看到,這一指標總體上展現了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不過,公平地說,這個指標在短期內也可能存在波動性,取決於每個季度的簽約節奏。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四季度執行階段,截至目前已完成 Q4 預算與目標的 40%。從銷售管線(pipeline)來看,我們擁有非常強勁的儲備量。按照以往的**轉化率(conversion rate)**計算,我們有信心完成第四季度目標。綜上,雖然長期趨勢是穩定增長,但單季度預訂額仍會存在自然波動。因此我們並不認為毛預訂額會每個季度都線性上升,儘管從整體市場需求與動能來看,趨勢確實是持續向上的(up and to the right)。

A2:David,我補充一點 Adaire 的回答。需要注意的是,預售訂單(presale) 並未包含在我們提到的 3.94 億美元年度化毛預訂額 內。也就是說,在一些產能緊缺的重點市場,我們可能會看到客戶轉向提前預定(presale)模式。過去我們確實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波動,但由於當前供需格局的變化,這種波動已經明顯減弱。不過,這也意味着在未來的某些季度中,預售活動可能超過常規毛預訂額,而這些預售將更晚轉化為收入。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會存在這種「動態平衡」:有時毛預訂額增長更快,有時預售更強。我們會在出現明顯趨勢時提前引導市場預期。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發現在五個關鍵市場產能已售罄,我們就會提示市場,預計這些地區的預售活動將強於正常的毛預訂額,而後者(毛預訂額)往往更快轉化為實際收入。

Q:非常好。請談談你們本季度交叉連接(cross-connect)收入與 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的增長。是什麼驅動了這一提升?是因為功率密度(power densities)提高,還是客戶結構變化?另外,這種增長主要來自美洲地區,是否有可能在其他地區或全球範圍內複製這種強勁表現?是否可以說,美洲的成功可以作為其他地區的「樣板」?

A:謝謝你的問題。確實,美洲目前是我們互聯產品組合(interconnection portfolio)需求最強的地區。我們在本季度新增了 7,100 個物理與虛擬互聯連接,這推動我們的互聯收入同比增長 8%。從客戶羣體來看,技術與基礎設施服務商、雲服務提供商(clouds)是主要驅動力,尤其集中在美洲業務中。隨着這些客戶羣體和行業進一步拓展到其他區域市場,我們預計這類增長勢頭將在其他地區逐步複製和擴散。但你判斷得沒錯——本季度的強勁表現主要由美洲地區推動。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客戶結構。

Q:首先,想請 Keith 回答一個問題。你在電話會上提到正在加速部分建設項目,同時也資本化了一部分相關費用。這是否會改變你們對 AFFO 水平或增長曲線(growth shape) 的看法?也就是說,與分析師日上公佈的中期 AFFO 增長路徑相比,是否有調整?其次,Adaire,請從技術角度出發談談:關於 分佈式 AI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distributed AI infrastructure solution)以及其他正在興起的產品,你能否為我們估算其潛在市場規模(addressable market)?你又是如何看待這類機會的?

A1:好的,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然後交給 Adaire。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公司目前的**孖展成本(cost to borrow)**比原先計劃的更低,雖然我們在 2026、2027 和 2028 年還會有多筆再孖展(refinancing)操作。底層假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過,我不想在今天的電話會上提前修改指引,因為我們會在 2026 年 2 月的財報電話會中詳細闡述下一年度的規劃。但可以肯定地說,借款成本更低,現金回報率良好,同時我們資本化的支出有所增加,主要因為在建工程規模擴大。例如,在第二季度,我們資本化利息約 1,400 萬美元;第三季度,這一數字升至 2,700 萬美元;預計第四季度將在 2,000 萬至 3,000 萬美元之間。也就是說,資本化利息較過去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我們加快了建設節奏(spending faster / accelerating faster)。我們確實要求 Raouf 及其團隊 儘可能加快施工進度。因此,隨着資本開支的提速,你會看到更多的利息資本化進入資產負債表。

A2:關於產品組合方面:正如你看到的,我們的互聯收入本季度達到 4.22 億美元,同比增長顯著。其中 Fabric 產品 增長尤為突出,同比增長 57%,並繼續以創紀錄速度進行帶寬配置(provisioning),目前已達到 110 Tbps(太比特每秒) 的 Fabric 總帶寬。這些都印證了 Equinix 的連接優勢(connectivity narrative) 與市場機會,也展示了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服務範圍——

涵蓋 AI 與非 AI 工作負載(AI and non-AI workloads) 的部署需求。可以說,連接能力 是 Equinix 的「祕密武器(secret sauce)」。

但我認為它並不是客戶選擇 Equinix 的唯一維度。對於那些在 Equinix 上部署推理類工作負載(inferencing workloads)的客戶,

他們考慮的不僅是低延遲(latency),還包括:

1)模型供應商靈活性(model provider flexibility);

2)邊緣處理能力(edge processing)——以降低數據回傳中心的成本;

3)數據駐留與合規(data residency & compliance)——確保敏感數據在本地處理(in situ);

4)知識產權保護(IP protection)。

所有這些要素,都體現了 Platform Equinix 平臺在工作負載部署與佈局方面的綜合優勢。因此,我認為這部分業務代表着一個非常可觀的增長機遇,我們將繼續在此領域不斷演進與擴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