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家醫保局迎來成立後的第八次醫保目錄調整,其中頭次在基本醫保目錄之外增設商保創新藥目錄的舉措。這一突破性變革,不僅打破了過往支付端的單一格局,更以 「基本醫保保基本、商業健康險保創新」 的協同模式,為創新藥臨牀應用打通了關鍵堵點,尤其讓曾因 「天價」 屢屢無緣醫保的 CAR-T療法,迎來了落地患者身邊的新曙光。
據悉,11月2日,2025國家醫保談判進行的第四天。合源生物談判代表結束價格協商後表示「談得很順利」,但最終結果還將以醫保局最終公佈為準。這意味着包括合源藥業納基奧侖賽注射液在內的CAR-T藥物有望在今年的商保創新藥目錄價格協商中實現突破。
資料顯示,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於2023年獲批上市,該產品是我國自主研發的CAR-T細胞產品,依託於其獨特的CD19 scFv彈頭、CAR-T結構和工藝設計,可精準識別靶向腫瘤細胞,具備高效低毒、一次輸注,持續有效的特點,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提供了突破性的治療手段。數據顯示,合源生物的CAR-T藥物此前定價為99.9萬元/支。
長期以來,創新藥的支付問題始終是制約其惠及患者的核心瓶頸。基本醫保作為保障民生的 「安全網」,側重複蓋基礎醫療需求,面對定價高昂的創新藥往往難以全面承載。而此次商保創新藥目錄的設立,恰好補了這一空白。從申報數據來看,此次商保創新藥目錄共收到 141 份申報信息,涉及 141 個藥品通用名,121 個通過形式審查,其中 79 個藥品同時申報了基本醫保目錄與商保創新藥目錄,涉及74家藥企。這組數據背後,既體現了藥企對這一創新支付渠道的高度認可,也折射出市場對多元化支付體系的迫切需求。在價格維度上,這些申報藥品呈現出顯著差異,既有定價高達百萬的明星抗癌藥,也有日均費用僅幾元的常見病用藥,充分說明商保創新藥目錄能夠靈活覆蓋不同價位、不同治療需求的創新藥品,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
在衆多申報藥品中,天價 CAR-T 療法成為重大看點。作為一種突破性的腫瘤治療手段,CAR-T 療法為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但百萬元級別的定價卻讓絕大多數患者望而卻步。此前,受限於國談中 「五十萬不談,三十萬不進」 的隱形門檻,CAR-T 療法已連續多年無緣醫保談判桌,過去幾年多次嘗試進入基本醫保目錄均以失敗告終。即便疊加各種優惠,每針價格仍在 50 萬元左右,這樣的費用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如今,商保創新藥目錄的設立為 CAR-T 療法打開了新的支付通道。截至目前,國內已有 7 款 CAR-T 療法獲批上市,此次有 5 款通過了商保目錄的形式審查,其中 3 款還同時申報了基本醫保目錄,這 5 款產品除了上述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外,還有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復星凱瑞的阿基侖賽注射液、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以及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
此次醫保目錄調整的創新,背後蘊含着深刻的政策邏輯。有業內表示,對於基本醫保暫時無法覆蓋的創新藥品,「先商保後醫保」 的梯度准入閉環正在形成。新藥上市後先納入商保目錄,既能借助商業保險的力量讓患者儘早用上創新藥,又能在臨牀應用中積累真實世界數據。當藥品的臨牀價值證據充分、價格經過市場檢驗趨於合理後,再通過醫保談判納入基本醫保目錄,這一模式不僅保障了創新藥的研發積極性,也確保了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實現了患者、藥企與醫保體系的多方共贏。
從患者角度來看,商保創新藥目錄的設立有效緩解了高價創新藥的支付壓力,讓更多突破性療法觸達需求羣體。以 CAR-T 療法為例,此前許多患者即便符合治療條件,也因無力承擔費用而不得不放棄治療,如今商業健康險的介入,為他們點亮了生命的希望。從藥企角度而言,這一舉措為其在定價策略與市場覆蓋之間提供了更靈活的平衡支點。藥企無需再為追求進入基本醫保而過度壓低價格,可通過商保渠道實現創新藥的合理定價與市場推廣,進而激勵更多資源投入到創新藥研發中,形成良性循環。此次醫保目錄調整中增設商保創新藥目錄的舉措,是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向精細化、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它不僅為 CAR-T 療法等高價創新藥找到了落地路徑,更構建了基本醫保與商業健康險協同發展的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