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放寬數字資產相關規則,並推出代幣化試點計劃

環球市場播報
昨天

  香港政府官員於週一表示,將放寬數字資產相關規則,並推出代幣化試點計劃,以推動數字資產交易與投資。目前,香港正致力於打造全球主要金融科技及數字資產中心。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簡稱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Julia Leung)在香港金融科技週會議上透露,證監會將於週一放寬規則,允許本地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與海外關聯公司共享全球訂單簿。

  此舉將放寬現行規定。此前規則要求,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訂單簿(即虛擬資產買賣訂單清單)必須在香港本地 「隔離運作」;而新規旨在讓平臺運營能夠接入全球流動性。

  此外,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現可向專業投資者分銷虛擬資產及受香港監管的穩定幣,且不再要求這些穩定幣需具備至少 12 個月的運營記錄 —— 此前規則明確要求穩定幣需滿足 「運營滿 1 年」 的最低門檻。

  當前,全球市場對數字投資的需求大幅上升,香港正加大力度與新加坡、美國展開競爭,以鞏固其金融科技中心地位,此次監管調整正是在此背景下推出。

  與此同時,香港事實上的中央銀行(即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香港整個金融業有望從數字轉型及代幣化領域的投資增長中獲益。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簡稱 「香港金管局」)於週一公佈 「金融科技 2030」 路線圖,重點聚焦數據、人工智能、抗風險能力及代幣化四大領域。

  香港金管局表示,作為該路線圖的一部分,將升級其 「金融科技沙盒 Ensemble」,允許在代幣化存款及數字資產領域開展實際價值交易。

  「我們現已着手培育成熟的實際價值應用場景,在這些場景中,代幣化存款可發揮顯著優勢,首個切入點將是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Eddie Yue)在同一論壇上表示。不過,金管局尚未披露這些實際價值應用場景的具體細節。

  餘偉文補充道:「數字轉型的發展勢頭,體現在大量的技術投資上。未來三年,預計每年的相關總支出將超過 1000 億港元(約合 129 億美元)。」

  今年以來,香港已湧現多隻港元及美元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這一現象反映出全球範圍內,原生數字資本正積極尋求能產生收益的投資標的。

  兩家全球大型銀行的高管於週一表示,隨着數字貨幣逐漸成為主流,代幣化產品正日益受歡迎,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

  滙豐銀行(HSBC)行政總裁紀勤(Georges Elhedery)在小組討論中指出,該行在香港推出的代幣化黃金產品,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同類產品,且 「獲得零售客戶的廣泛採用」。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也在同一小組討論中表示:「我們認為,未來幾乎所有交易最終都將在區塊鏈上結算,所有貨幣也都將實現數字化 —— 我相信香港的領導層也認同這一觀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明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