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投資科技賽道「和而不同」

東方財富
昨天

隨着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完畢,科技賽道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面對這一熱門投資方向,不同的基金經理作出了差異化的選擇:有人重倉算力產業鏈收穫超額收益,有人轉向半導體細分領域挖掘機會,還有人佈局港股科技尋找新增長點。整體來看,基金經理投資理念呈現「和而不同」。

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科技行情中,算力產業鏈無疑是最大看點之一,也是令部分基金產品業績爆發的源動力。以永贏科技智選A為例,其憑藉對算力方向的精準佈局,以前三季度實現194.49%的淨值增長暫居全市場公募基金業績首位,規模也從二季度末的11.66億元飆升至三季度末的115.21億元,增長近9倍。

永贏科技智選基金經理任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三季度,產品維持高倉位運作。基於第二季度作出的‘全球模型/應用—算力投入閉環形成,中國光通信、PCB(印刷電路板)廠商分享全球AI發展紅利’的判斷,該產品持續聚焦全球雲計算產業鏈投資。」截至三季度末,永贏科技智選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包括CPO(光通信)、PCB等重點領域企業,行業集中度高。

此外,PCB龍頭東山精密也獲得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的青睞。傅鵬博和朱璘共同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基金、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基金在第三季度新進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不過,並非所有基金經理都扎堆算力主線,部分管理者選擇另闢蹊徑,在科技賽道的其他細分領域尋找機會。

萬家臻選基金經理莫海波的操作尤為典型,其三季度果斷減倉新易盛等光模塊龍頭,轉而在半導體板塊增持恆玄科技,通過調整持倉結構捕捉新的成長機會。銀河創新成長基金經理鄭巍山則聚焦半導體產業鏈的內部優化,持續押注國產半導體產業的復甦趨勢。其在產品三季報中表示,第三季度主要投資方向為「硬科技」領域,主要是半導體產業鏈,報告期內對半導體產業鏈細分結構進行了適當調整。

港股市場也成為科技投資的重要延伸。第三季度,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趙詣增持了科技AI及新能源鋰電產業相關個股,天賜材料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成為新晉前十大重倉股,美團-W新泉股份等則退出該行列。

面對科技賽道的火熱行情,多數基金經理保持樂觀態度。鄭巍山表示,後續仍然會延續「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注重產業趨勢和公司基本面研究,繼續看好AI帶來的新需求以及半導體產業週期的復甦,對國產化前景繼續保持樂觀。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