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汽車行業,智能座艙作為人車交互的核心載體,正在成為國內外車企競相佈局、角逐的戰略高地。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442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29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0.7%。
在此背景下,深耕智能座艙領域多年的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泰車聯」)於9月30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資本市場令人矚目的「智能座艙第一股」。
博泰車聯發行價為102.23港元,全球發售1043.69萬股,募資總額為10.67億港元,扣除費用後募資淨額9.19億港元。上市首日,其開盤價為135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了32%。
中國智能座艙市場發展迅猛,吸引衆多玩家入局,競爭異常激烈。「智能座艙第一股」的光環,既把博泰車聯推向聚光燈,也將它「增收不增利」的現狀放大鏡般呈現在市場面前。
盈利是企業必須要跨越的現實挑戰。博泰車聯招股文件顯示,2022年—202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18億元、14.96億元、25.57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為4.52億元、2.84億元、5.41億元。此外,博泰車聯2025年前5個月營收為7.53億元,淨虧損2.20億元。
針對企業虧損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等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並致函博泰車聯投資者聯絡部門,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相關問題的回覆。
「第一股」光環下強敵環伺
博泰車聯前身為2009年10月成立的上海博泰悅臻電子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注於車聯網系統研發的企業之一,並於2010年推出中國首個3G車聯網系統。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2013年,公司研發出中國首個私營企業車規級操作系統,於2014年啓動商業化;2018年,其業務重心正式轉向集成軟件、硬件與雲端服務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其是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第三大供應商,市場份額7.3%。
記者瞭解到,在客戶方面,截至2025年5月31日,博泰車聯已經通過29家汽車OEM對智能座艙供應商的資格審查,包括20家中國OEM、6家合資OEM及3家國際OEM。
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使博泰車聯的市場份額迅速增長,並贏得更多的定點。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博泰車聯是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第二大供應商。截至2025年5月31日,博泰車聯已累計為超過50個汽車品牌的逾200款車型提供服務。
除了深耕國內市場外,博泰車聯也是首批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其抓住海外市場機遇,通過協助中國OEM和合資OEM在全球成功推出乘用車。此外,其利用在海外與中國及合資汽車製造商合作的經驗,在全球汽車市場為國際OEM提供服務。
記者注意到,2023年,博泰車聯成為歐洲一家全球豪華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為其若干款車型提供搭載高通8155處理器智能座艙的售後安裝,為已售予消費者的汽車進行升級。
博泰車聯方面在招股文件中稱:「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自主擁有軟件、硬件和雲端服務整體能力的企業之一,我們已成為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的中堅力量。我們的一體化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得到中國領先OEM的廣泛認可。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中國搭載高通驍龍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定點數量計算,我們在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我們在技術和解決方案方面不斷取得‘同類首創’里程碑。」
不過,智能座艙行業正處於多方勢力圍獵的激烈戰局中,不少傳統的Tier1供應商、科技巨頭、初創企業乃至整車廠自身紛紛湧入賽道,競爭已從單一產品比拼升級為全維度博弈。
「除現有競爭對手外,我們可能面臨來自市場新進入者的挑戰,包括成熟的OEM與其附屬公司以及其他技術公司。該等新競爭對手可能以激進的定價策略及嶄新技術進入市場,使其產品獲得比我們更高的客戶或消費者接受程度,這可能對我們的市場地位及增長前景造成重大影響。」在招股文件中,博泰車聯方面也就行業競爭提到:「來自具規模的企業和新進入者的激烈競爭會導致巨大的定價壓力,迫使我們降低價格以保持競爭力。該定價壓力會壓縮我們的利潤空間,影響我們的整體盈利能力。此外,競爭對手激進的定價策略及不斷的產品創新,可能會使我們保持或提高銷量的能力面臨挑戰。如果我們未能在市場上成功競爭,我們的市場份額可能下降,且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前景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深陷虧損沼澤
博泰車聯的營收展現出強勁動能。2022年—2024年,博泰車聯營收從12.18億元增至25.57億元,三年實現翻倍增長。2025年前五個月營收為7.54億元,同比增幅亦達34.4%。
拆解博泰車聯的營收增長,與其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出貨量提升及高端化轉型息息相關。招股文件顯示,2022年—2024年,博泰車聯域控制器出貨量從48.8萬臺增長至91.5萬臺。更為關鍵的是,產品單價在經歷2023年因市場競爭和低端產品佔比提升導致的短暫回落後,於2024年大幅反彈至2141元,並在2025年前五個月進一步增至2257元。
然而,收入高增長並未轉化為盈利,博泰車聯虧損陰影始終未散。2022年—2024年,公司期內虧損分別約為4.52億元、2.84億元、5.41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仍虧損2.2億元。
據悉,博泰車聯的持續虧損根源也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行業特性與發展階段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行業共性看,智能座艙作為技術密集型領域,前期研發投入巨大,博泰車聯 2022 年—2024年累計研發投入約7.19億元,持續的技術迭代要求企業保持高強度資金投入。
博泰車聯方面也提到:「智能座艙及網聯服務解決方案市場競爭激烈且複雜,需要在技術創新與人才招募方面進行大量前期投資。我們已成功開發並不斷完善整合軟件、硬件及雲端網聯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內部能力。我們相信,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對改善我們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建立並維持市場領導地位,以及增加收入及實現獲利能力至關重要。為了抓住產業機遇並維持市場領導地位,我們已制定並致力於持續技術創新的策略,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廣泛的研發工作,旨在促進解決方案及產品的不斷迭代。為吸引並留住研發人才,以推動我們的技術創新及產品演進,我們為研發人員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福利與激勵。」
從企業自身看,規模效應不足也影響了其盈利水平。按2024年出貨量計,博泰車聯以 7.3%的市佔率位列國內智能座艙域控制器供應商第三,前兩位市佔率分別達21.7%和10.4%。
值得注意的是,博泰車聯毛利率水平偏低且波動較大,也凸顯了其商業模式面臨的成本壓力。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博泰車聯的毛利率分別為14.1%、15.4%和11.8%。
「規模經濟仍在實現中。儘管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實現快速增長,但我們的業務規模尚未達到所需水平,以充分享受規模經濟帶來的成本優勢。我們的毛利及毛利率於往績記錄期間出現波動。」在招股文件中,博泰車聯方面對此也解釋道,「我們的毛利率低於智能座艙領域內具有成熟生產及經營的若干行業參與者,主要由於我們仍處於擴大業務規模的階段。」
對於虧損,博泰車聯方面也從提高業績、提高毛利率、強化經營槓桿等角度闡述如何實現盈虧平衡和盈利。以提高業績為例,博泰車聯方面稱:「我們認為強大的客戶羣、紮實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以及可靠的量產能力為長期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計劃主要通過把握市場機遇;加強現有合作並吸引新客戶;擴張海外市場,實現盈虧平衡和盈利。」
「我們相信,收入規模的擴大、毛利率的提高及運營槓桿的增強將推動我們實現盈利。我們的董事認為我們的業務是可持續的。考慮到我們目前可動用的財務資源,包括手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內部產生的資金,但不計及全球發售估計所得款項淨額,我們的董事認為,我們有充足的營運資金來滿足我們目前直至2026年12月31日的需求。」博泰車聯方面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