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去中心化的發展現狀

鏈捕手
11/01

前段時間(大概美東時間10月20日)亞馬遜的雲服務出現了大面積的宕機事故,這嚴重影響了加密生態中的很多區塊鏈系統,就連以太坊也不例外。

相關數據顯示,以太坊主網大概37%的節點都架設在亞馬遜雲上,因此這部分節點也成為了此次宕機事件的犧牲品。這部分節點下線也拖累了以太坊主網的性能。

於是網上很多人開始附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關於這樣的事件及其可能導致的後果在早期的加密生態是經常討論的話題。我記得我剛進入加密生態時就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當時的前輩們早就對這樣的問題有過很清晰地解釋,所以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問題不會引起這樣的附和。

時過境遷,或許當年的前輩們已經離開了這個生態又或許他們已經不再願意為這類話題費口舌(就像中本聰說的,懂就懂,不懂他沒有時間去說服他人懂),現在當這樣的狀況出現時,我基本上沒有看到網上有比較詳細地對這類附和的反饋和回應。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生態中已經進入了很多新生力量。他們沒有我當年的幸運,無法瞭解當年的那些先驅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我不希望這些新生力量被這樣的附和所誤導,所以在這篇文章裏我就盡我的能力來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看法。

先說總的觀點:

- 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它們的偉大在於設計出了一種顛覆性的機制。這種機制可以避免傳統中心化系統中致命的單點故障,同時這種機制還保證了即使系統中的節點被大面積攻擊,系統只會性能下降,而不會宕機

- 我們討論的「去中心化」不是保證節點本身不被中心化綁架或者被中心化控制,而是關注即使節點被中心化綁架和控制,乃至用來攻擊系統時,系統都不會宕機,這樣的系統就可以被稱為是擺脫了中心化的控制,能夠做到技術中立、可信中立。

- 要做到儘量理想的去中心化,節點就需要儘量避免被中心化控制、受中心化干擾。但這樣的去中心化不是天上自動掉下來的,它永遠都不完善,永遠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參與者前仆後繼地改進和努力

比特幣要走這樣的路,以太坊同樣也要走這樣的路。

在某種程度上以太坊更需要在這方面努力和精進,因為比特幣在這方面已經很難再改進了。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加密生態的去中心化重任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以太坊來維繫和推進。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先從比特幣的歷史講起。

2009年,比特幣在上線不久,後來被視為比特幣先驅之一的芬蘭大學生馬迪便迫不及待地問中本聰:他能為比特幣做什麼?

中本聰的回覆乾脆利落(大意是):運行比特幣。

中本聰是什麼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作為初生的比特幣,最重要的是要活下來,而要活下來就需要儘量多的人運行比特幣的客戶端。越多人運行比特幣的客戶端,比特幣就越去中心化。比特幣越去中心化就越強大。

在那個時候,比特幣的節點太少了、太容易被劫持,如果突然有某種力量把比特幣當時僅有的幾臺客戶端黑掉,把比特幣的源代碼刪掉,比特幣就會被立刻扼殺。看笑話的人完全有理由說「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但是,比特幣的誕生讓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機制,這個機制使得去中心化成為可能,這是從0到1的顛覆性變革。

只不過這種「去中心化的可能」還岌岌可危。所以中本聰迫切地希望更多人來運行比特幣,讓它儘快開花結果。

2010年,在維基解密曝光美國外交事件發生後,比特幣社區呼籲用比特幣捐款打破金融封鎖,中本聰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他的理由很簡單:依舊還在襁褓中的比特幣節點數還是很少,整個系統還是有可能被完全劫持。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一旦被捲入政治衝突,很可能命運多舛。

如果這時候美國政府動用國家力量攻擊比特幣,比特幣完全可能覆滅。看笑話的人也完全可以說「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但是,這個時候的比特幣已經比2009年強大了很多。即使美國政府動用國家力量,要攻擊它也會變得比較喫力。比特幣已經從1漸漸地向10發展,去中心化已經開始變得強大起來。

但這個「強大起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在比特幣天才機制的激勵下一個個社區中的參與者努力構建出來的,更是一大批比特幣先驅們無私奉獻、努力奮鬥的結果。

2017年,Blockstream在太空中,在人造衛星上運行了比特幣。比特幣從地球走向了太空。不誇張地說,即使地球上的互聯網被毀滅,比特幣仍然可以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上運行。

這個時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力量想徹底摧毀比特幣,在實踐上的難度已經相當大了。

而到了今天,比特幣的健壯性就更不用說了。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一代代社區人不斷努力、不斷創新取得的成就。沒有這些人前仆後繼的努力,在前面的任何一個節點,比特幣都可能被輕易地毀掉,看笑話的人都可以說「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比特幣是這樣,以太坊同樣是這樣。

以太坊努力的方向是不斷改進和完善它的機制,使得它能在部分節點即使被中心化機構控制時也能正常運行(這本身就是共識機制定義的一部分),而不能保證節點本身不會被中心化所控制

回到這次以太坊碰到的問題。

我會把這個問題這麼看:

亞馬遜控制了以太坊37%的節點,並以此對以太坊發起了攻擊(癱瘓這些節點)。在這個攻擊下,以太坊有沒有宕機?

如果以太坊宕機,那就真的有問題了,那去中心化就是假的。如果沒有,那就證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是有效的,當然這個效果還不夠理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反倒是在這個攻擊中宕機的其它系統充分暴露了它們自身存在的「中心化」問題---------它們被中心化控制了,一旦出問題,後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更加證明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在這個事件中37%的以太坊節點被「中心化機構」控制了,這說明以太坊節點的運維還不夠去中心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比特幣社區已經有了經典的榜樣:馬迪為比特幣貢獻多一個節點、Blockstream為比特幣在太空中運行節點。他們都在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添磚加瓦。沒有他們,比特幣不會有今天的精彩和成就。

同樣,以太坊節點的去中心化也需要社區來努力。比如:不要單一依賴某個雲服務,甚至應該儘量嘗試用私有的服務器系統來運行節點。儘管以目下的條件來看,很多節點運營商出於商業利益還是不想離開亞馬遜,因為亞馬遜提供的服務和體驗肯定是性價比最好的。但我相信經過這次事件後,一定會有節點運營商提高警惕、大力改進。

當然,最好的方案還是期待有朝一日,加密生態有超越亞馬遜的去中心化雲。其實,這也是加密生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絕不是假的。

它有效抗住了亞馬遜的「攻擊」,但它還不完善,還需要繼續改進。這需要整個社區的努力,需要我們真的相信「去中心化」這個價值基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