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高盛對美國消費者健康狀況發出「紅色」警告,稱消費疲軟已從低收入羣體蔓延至中產階級,多家企業高管表示當前消費者信心創下「數十年來最差」水平。
11月1日,高盛消費品專家Scott Feiler發文稱,市場對消費者健康狀況的討論正在發生轉變。
此前企業將消費疲軟歸咎於個別公司因素或低收入羣體問題,但目前更多公司報告消費放緩,且疲軟已擴散至中等收入羣體,尤其是25-35歲消費者。
過去兩週,消費類股票遭遇大幅拋售,非必需消費品板塊跑輸大盤500個基點。
卡夫亨氏CEO Carlos Abrams-Rivera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現在面臨數十年來最糟糕的消費者信心之一。「
該公司大幅下調全年銷售指引,預計下降3%至3.5%,較此前預期大幅惡化。管理層將持續疲軟歸因於通脹推高的價格和食品券削減帶來的壓力。
高盛Delta One部門負責人Rich Privorotsky指出,這種分化在最新財報季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蘋果強勁的假期展望凸顯高端消費者實力,但餐飲和中端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價暴跌,零售ETF XRT已回落至10月中旬低點。


企業財報揭示消費分化加劇
最新財報季顯示,多家面向中產階級的企業遭遇業績重挫。墨西哥捲餅連鎖店Chipotle股價暴跌17%,該公司表示「差距已經擴大,中低收入顧客減少了消費頻率,這一羣體面臨失業、學生貸款償付和實際工資增長放緩的壓力。」地中海快餐連鎖CAVA下跌11%,家居用品零售商SG下跌9.6%,SFM暴跌26%。
Chipotle特別指出,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年齡在25-34歲之間的核心客戶羣正在縮減開支,他們正在將消費轉向超市而非競爭對手餐廳。連鎖餐廳Sprinkles Foods同樣報告三季度和四季度業績遠低於預期,強調消費疲軟正在衝擊中等收入和年輕消費羣體。
即便是傳統防禦性板塊也未能倖免。零食巨頭億滋國際CEO Dirk Van De Put警告稱:
「政府關門將無助於提振消費者信心。」好時公司在萬聖節前進行打折促銷,因為「美國消費者因經濟不確定性和可可價格上漲而收緊開支。」

疲軟擴散至中等收入羣體
高盛消費品專家Scott Feiler在報告中指出,市場討論已發生實質性轉變。此前企業主要將消費疲軟解釋為公司特定問題、天氣影響或僅限於低收入消費者,但目前三大變化引發警覺:
更多公司報告消費放緩,企業明確指出疲軟已蔓延至中等收入羣體並特別提及25-35歲消費者,以及股價表現在過去兩週急轉直下。
汽車零部件零售商O‘Reilly表示,三季度中期開始遭遇DIY交易數量的適度壓力,這反映出DIY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短期反應。
疲軟主要體現在大額消費延遲,維護性支出仍保持強勁。露營世界稱,由於價格上漲、就業市場不確定性和通脹,消費者抵制情緒持續,近期新房車銷售同比繼續下降。
連鎖餐廳Cheesecake Factory指出:
「9月份出現了一些波動,但10月份出現了更大的轉變。我翻查了2019年上次政府關門期間的舊數據,當時行業似乎出現了一個月1%至2%的下滑。」
Monroe也注意到近期消費需求出現疲軟,10月初步可比銷售額下降2%,而啱啱報告的季度增長1.1%。

消費股遭遇大幅拋售
股價表現印證了基本面惡化。
消費非必需品板塊本週跑輸大盤400個基點,過去兩週跑輸500個基點。消費必需品板塊本週跑輸500個基點,過去兩週跑輸750個基點。市場對業績未達預期的公司嚴厲懲罰,即便超出預期也未能獲得正面反應。
高盛分析指出,雖然本輪財報季預期本就不高——必需品、酒店、拉斯維加斯和餐飲板塊設定了較低門檻,但仍出現了一些意外的消費放緩信號。PayPal、O‘Reilly、Chipotle對25-35歲消費者的評論,以及皇家加勒比郵輪的淨收益低於預期,都超出了市場預期。
Booking Holdings雖然股價表現尚可,但管理層注意到平均日房價略有下降,住宿天數較去年縮短,這可能表明部分美國消費者在非必需消費上繼續保持謹慎。億滋國際CEO表示:
「上季度我們看到品類增長較上半年放緩,這顯然不是好消息。這是由消費者對經濟普遍擔憂、對價格上漲感到沮喪所驅動的。」

高端消費仍顯韌性
儘管中產階級面臨壓力,部分面向高端市場或擁有規模優勢的企業仍保持穩健。Visa在財報中表示:
「當我們查看美國季度支出分類數據時,我們看到了廣泛的強勁表現,包括零售服務和商品、旅行和燃料的改善。非必需和必需消費支出均較三季度上升。各消費支出區間的增長與三季度保持相對一致,最高支出區間繼續增長最快。」
星巴克指出9月份交易量轉為正增長,大學和校園業務在本季度表現良好。管理層稱:「當我們觀察每個年齡段時,在最近這個季度,我們在交易量和銷售額方面都看到了非常好的反應。」
連鎖餐廳Brinker International旗下Chili‘s品牌表現強勁:
「Chili‘s繼續在所有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實現銷售增長。雖然餐飲行業其他企業看到低收入家庭縮減開支,但我們看到的恰恰相反。我們的客戶羣非常能代表各收入層級的美國消費者,但我們增長最快的羣體實際上是年收入低於6萬美元的家庭。」
責任編輯:張恆星